曹穎甫

《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中卷 (26)

回本書目錄

第一集中卷 (26)

1. 第六一案,黃耆建中湯證,(佐景醫案)

佐景又按,本案拙見意謂肺癆病者確有時屬建中湯證,而譚次仲先生之卓識則更進一步,確定建中湯為治虛癆之主方,且闡述其義,無不與西醫學相吻合。其言曰:「蓋治肺癆,近世尚未有特效藥。最重要的對症療法為健胃與營養,以使體重增加,肺之局部症狀因而輕快之一法。考《金匱·虛勞篇》,首立小建中湯。本湯以桂枝、生薑為君,此即西藥中所謂芳香辛辣之健胃劑也。方中配以飴糖,即西藥中之滋養品也。三味均西醫所同備者。而證以中醫之解釋,亦無絲毫違異焉。陳修園云:建中者,建立其中氣也。尤在涇云:治虛勞而必以建中者,何也?蓋中者,脾胃也(脾乃消化機關之胰,而非造血臟器之脾。詳證拙著《中醫與科學》一書,書本此字俱誤)。蓋虛勞不足,納穀者昌,故必立其中氣,中氣之立,必以建中也。余謂古人以建中湯謂健胃劑,此非其明證歟?且桂枝之芳香,能緩解氣管支神經之痙攣,有排痰鎮咳之效,已於《痰飲篇》之苓桂朮甘湯開其端,所以仲景立小建中湯為治虛勞之主方也(但痰多者嫌其太甜,燥多者嫌其太熱,可用他藥代之,而師其健胃營養之法可也)。其餘若發熱盜汗、失精夢交,則有二加龍牡湯及桂枝加龍牡湯,失眠則有酸棗仁湯,腰痛有腎氣丸,補虛有黃耆建中湯,此皆仲聖治虛勞之正法,俱載《金匱·虛勞篇》中。考科學醫對肺結核之藥物療法,皆完全若合符節者焉。」(錄《中西醫藥》二卷二期,譚著《論國醫非科學化則必亡及略舉科學整理之方法》)。高瞻遠矚,彌足欽也!

白話文:

佐景接著說,我個人認為肺結核患者的確有時適用建中湯,而譚次仲先生的見解更進一步,肯定建中湯是治療虛勞的主要方劑,並且闡述它的道理,完全與西醫學的觀點相符。譚先生說:「治療肺結核,近代還沒有特效藥。最重要的對症療法是健胃和營養,以增加體重,使肺部的局部症狀因此減輕。考察《金匱要略·虛勞篇》,首先提出小建中湯。這個方子以桂枝、生薑為主要藥物,這就是西藥中所謂的芳香辛辣的健胃劑。方中配以飴糖,就是西藥中的滋養品。這三種藥物都是西醫所認可的。用中醫的理論來解釋,也完全沒有任何矛盾。陳修園說:建中,就是建立中焦的氣機。尤在涇說:治療虛勞必須用建中湯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中焦指的是脾胃(脾指的是消化器官的胰臟,而不是造血器官的脾臟。詳細說明請參考我的著作《中醫與科學》,書中將此字誤用)。虛勞是因為身體虛弱、營養不足,能吃東西的人身體就會強壯,所以必須建立中焦的氣機,而建立中焦氣機,就必須用建中湯。我認為古人把建中湯當作健胃劑,這難道不是明確的證據嗎?而且桂枝的芳香,能夠緩解氣管支的神經痙攣,有排痰鎮咳的效果,這在《痰飲篇》的苓桂朮甘湯中已經有所體現,所以張仲景才把小建中湯作為治療虛勞的主要方劑(但是痰多的患者覺得它太甜,燥熱的患者覺得它太熱,可以用其他藥物代替,但是可以學習它健胃營養的方法)。至於發熱盜汗、遺精夢遺,則有二加龍牡湯和桂枝加龍牡湯;失眠則有酸棗仁湯;腰痛則有腎氣丸;補虛則有黃耆建中湯,這些都是張仲景治療虛勞的正確方法,都記載在《金匱要略·虛勞篇》中。研究現代醫學對肺結核的藥物治療,完全與之相符。」(摘錄自《中西醫藥》第二卷第二期,譚先生的著作《論國醫非科學化則必亡及略舉科學整理之方法》)。這樣的遠見卓識,實在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