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經方實驗錄》~

回本書目錄

1. 第一集上卷

2. 第一案,桂枝湯證

(其一,穎師醫案)

湯(左,二月十八日),太陽中風,發熱有汗,惡風,頭痛,鼻塞,脈浮而緩,桂枝湯主之。

川桂枝(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錢半),生薑(三片),紅棗(六枚)

佐景按,明窗淨几,焚香盥手,恭展《傷寒論》,凝神細讀,恍然見標題曰:「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數大字。竊謂在此寥寥數字中,仲聖垂教之精義,彷彿盡之矣。何謂脈,人誰而知之。何謂證,人誰而勿知之。何者,證其所謂證,非仲聖之所謂證也。人以發熱為一證,有汗為一證,惡風為一證,頭痛為一證,等而推之。仲聖則統發熱、有汗、惡風、頭痛等等,合稱曰證。是猶合桂、芍、薑、甘、棗五味為一方,而不可稱獨桂也,獨芍也,皆方也。是為證之真義。何謂治,與病人以方,去其邪,助其正,一劑知,二劑已,不待其傳,必免其危之謂也。故仲聖之學,可以簡稱曰「脈證治法」。仲聖在千百年前之昔日,以此法治病,「既至京師,為名醫,於當時稱上手。」吾人在千百年後之今日,以此法治病,亦「用之多驗」,與昔幾無以異。推而廣之,後人在千百年後之他日,以此法治病,亦必效如桴鼓,與今日無殊。夫醫,求其效而已矣,孰能效者,是即為新,故竊謂仲聖之書歷萬古而常新者,義在此也。若眩於機械之新奇繁縟,震於解剖之精微細緻,惑於提煉之纖巧玲瓏,而治效卻渺如者,猶曰此新醫藥也,竊有疑焉!

大論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又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觀此二條,知桂枝湯證又名曰中風。所謂「名曰」者,知前人本有此名,仲聖不過沿而用之。惟嚴格言之,「桂枝湯證」四字,其義較廣;「中風」二字,其義較狹。

易言之,中風特桂枝湯證之一耳。又此中風非雜病中之中風,即非西醫所謂腦溢血、腦充血之中風。中醫病證名稱每多重複,有待整理,此其一斑耳。至考此所以異證同名之理,蓋為其均屬風也。中之者淺,則僅在肌肉,此為傷寒論之中風;中之者深,則內及經絡,甚至內及五臟,此為雜病之中風,所謂「風為百病之長」也。

仲聖方之藥量,以斤兩計,驟觀之,似甚重。實則古今權衡不同,未許齊觀。歷來學者考證達數十家,比例各異,莫知適從。且古今煎法服法懸殊。古者若桂枝湯但取初煎之汁,分之為三,日一服、二服、三服。今則取初煎為一服,次煎為二服,是其間不無徑庭。姑摒此種種勿論,簡言之,吾師之用量,大抵為原方之什一,例如桂枝,芍藥原作三兩者,師常用三錢是也。佐景視證之較輕者,病之可疑者,更減半用之,例如桂、芍各用錢半是也。

以此為準,利多弊少。

曹穎甫曰,桂枝湯一方,予用之而取效者屢矣。嘗於高長順先生家,治其子女,一方治三人,皆愈。大約夏令汗液大泄,毛孔大開,開窗而臥,外風中其毛孔,即病中風,於是有發熱自汗之證。故近日桂枝湯方獨於夏令為宜也。

又按,近世章太炎以漢五銖錢考證,每兩約當今三錢,則原方三兩,一劑當得九錢,再以分溫三服折之,每服亦僅得三錢耳。由是觀之,原方三兩,今用三錢,於古法正無不合也。

白話文:

(第一案,桂枝湯證)

(其一,穎師醫案)

某日(二月十八日),病人得了太陽中風,症狀是發燒、有汗、怕風、頭痛、鼻塞,把脈發現脈象浮緩,判斷是桂枝湯證,所以開桂枝湯治療。

藥方是:川桂枝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一錢半、生薑三片、紅棗六枚。

_佐景按:_我整理書桌、焚香洗手後,恭敬地打開《傷寒論》,仔細閱讀,看到標題寫著:「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幾個大字,心想,仲景先生的醫學精髓都包含在這幾個字裡了。什麼是脈?一般人都不太了解。什麼是證?一般人都以為自己知道,但其實他們理解的證,並不是仲景先生所說的證。一般人會把發燒當一個證,有汗當一個證,怕風當一個證,頭痛當一個證,這樣分別看待。但仲景先生卻把發燒、有汗、怕風、頭痛等等,綜合起來稱為「證」。這就像桂枝、白芍、生薑、甘草、紅棗這五味藥,合起來才叫一個方子,不能只說單獨是桂枝,或單獨是白芍,它們都是一個整體。這才是「證」的真正含義。什麼是「治」?就是給病人藥方,去除病邪,扶助正氣,一劑藥見效,兩劑藥痊癒,不讓病情傳變,避免發生危險。所以,仲景先生的醫學,可以簡單概括為「脈證治法」。仲景先生在幾千年前,用這個方法治病,「到了京城,成為名醫,當時被稱為醫術高超的醫生。」我們在幾千年後的今天,用這個方法治病,也「大多有效」,和古時幾乎沒有差別。推廣開來說,後人在幾千年後的未來,用這個方法治病,也一定會像敲鼓一樣有效,和今天沒有不同。當醫生,最重要的是追求療效,誰的醫術有效,誰就是新的。所以我認為仲景先生的醫書能夠歷久彌新的原因,就在這裡。如果被機械的新奇和複雜所迷惑,被解剖的精細所震懾,被提煉的精巧所迷惑,而療效卻很差,還說這是新醫藥,我對此感到懷疑!

《傷寒論》說:「太陽病,發燒、出汗、怕風、脈緩的,叫做中風。」又說:「太陽病,頭痛、發燒、出汗、怕風的,用桂枝湯治療。」從這兩條條文來看,就知道桂枝湯證又可以叫做中風。所謂「叫做」,是說前人本來就有這個名稱,仲景先生不過是沿用而已。不過嚴格來說,「桂枝湯證」這四個字,意義比較廣泛;「中風」這兩個字,意義比較狹窄。

簡單來說,中風只是桂枝湯證的一種情況。而且這裡說的中風,不是雜病裡的中風,也不是西醫所說的腦溢血、腦充血的中風。中醫的病名常常有重複的情況,需要整理,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至於為什麼不同的病會用同一個名字,是因為它們都和「風」有關。風邪侵入人體淺層,只在肌肉,這就是《傷寒論》裡說的中風;風邪侵入人體深層,影響到經絡,甚至影響到五臟,這就是雜病裡的中風,所謂「風為百病之長」。

仲景先生藥方的用量,是以斤兩計算的,乍一看好像很重。但實際上,古代和現代的度量衡不同,不能等同看待。歷代學者考證有幾十家,比例各有不同,讓人不知道應該遵循哪一種。而且古代和現代的煎藥方法和服藥方法差異很大。古人煎桂枝湯,只取第一次煎煮的藥汁,分成三份,每天服用一次、兩次、三次。現在則取第一次煎煮的藥汁當一次服用,第二次煎煮的藥汁當第二次服用,這中間肯定有差異。姑且不論這些,簡單來說,我的老師用藥的劑量,大概是原方的十分之一,比如桂枝、白芍原方是三兩,老師常用三錢。我看病情比較輕或者不確定的,會再減半用藥,比如桂枝、白芍各用一錢半。

以此為標準,好處多於壞處。

_曹穎甫說:_我用桂枝湯這個方子,治好的病人很多。曾經在高長順先生家,給他的子女治病,一個方子治好了三個人。大概是夏天汗液大量排出,毛孔大開,開窗睡覺,外面的風邪侵入毛孔,就會得中風,所以會出現發燒自汗的症狀。因此,最近桂枝湯這個方子,特別適合夏天使用。

_又按:_近代學者章太炎用漢朝的五銖錢來考證,每一兩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三錢,那麼原方三兩,一劑藥應該有九錢,再分三次溫服,每次也只有三錢。由此看來,原方三兩,現在用三錢,和古法是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