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實驗錄》~ 第一集下卷 (7)
第一集下卷 (7)
1. 第七九案,腸癰(其三,穎師醫案)
周小姐,(住小西門)
復發初診,大便不甚暢行,自以他藥下之,痛而不行,仲師所謂非其治也。今擬用承氣湯加桃仁主之。
生川軍(三錢,後入),枳實(四錢),川樸(二錢),桃仁(四錢),芒硝(二錢,沖)
佐景按,周小姐先於本年五月間病腸癰,經吾師暨俞哲生師兄後先治愈,體健回校肄業。至十二月間,因運動過度,飲食不節,前之盲腸患處又見隱痛,大便不行。乃市某西藥房所制之丸藥服之,冀其緩下。孰知僅服二丸,便不得下,痛反增劇,不能耐,自悔孟浪。無已,仍請吾師賜方,即本案復發初診方也。服後,便暢下,痛大除,惟有時按之還作小痛耳。越日,乃來二診。
二診,昨經下後,舊時患處按之尚痛。脈弦而數,用《千金》腸癰湯以和之。
粉丹皮(三錢),丹參(三錢),白芍(三錢),生地黃(五錢),生甘草(一錢),敗醬草(三錢),茯苓(三錢)生苡仁(八錢),大麥冬(五錢),桔梗(一錢)柏子仁(一兩),佛手(二錢),生薑(三片)
佐景按,周女士來二診時,余方恭侍師側。師令余按脈,得弦細而數。察其面色,似未甚榮潤。惟據述痛已大減,無任私慰。師令余擬方。余曰:《千金》腸癰湯差足以和之。承賜諾,即用焉。以其下經多次,故不加大黃;以其夜寐不安而性易躁怒,故加柏子仁;以其偶或氣鬱不舒,故加佛手;以其經欠調,故仍用丹參。藥味既多,竟不似吾師之方矣,相與一笑。
周女士服此二劑,大覺舒適,夜寐竟安。聞師將返江陰度歲,重來乞調理長方,余乃知之稔。
本案似無多大特色,不足錄,惟以其可以示覆發及調理之一格,故附焉。雖然周女士初病之經過,極曲折僥倖之奇觀,容續述之,以博一粲。
先是五月間,周女士病腹痛偏右,就診於中醫孫先生。孫先生與以理氣定痛之劑,續治二月有餘,不見效。改請西醫王先生診察究系何病,斷謂盲腸炎。欲求根治,當用手術。病家不敢從命,乞施別法。西醫乃用冰罩其患處,痛止,周女士得仍回校中攻讀。未逾十日,病又作,倍劇於前。
至是西醫堅決主張用手術,且謂時不可失,後將無及。相與議定手術費銀若干兩,但須家長簽字,即可實行。此時也適周女士之父因事在杭,接家報如此云云,急覆電謂待我返再議。而女士之痛已不可忍,且拒按,右足不能伸,證情岌岌,不可終日。周母無主,惶急異常。
會有戚祝先生至,曰:何不請中醫治?周母曰:中醫之方積疊成簿,惟其不能治,乃請教西醫耳!曰:我有友人或能治此,曷請一試?於是俞哲生師兄應運而出。晚七時許診之,灑淅惡寒,口渴,脈弦滑而數,苔抽心而絳,邊反白膩,急疏大黃牡丹湯加味,內用生大黃三錢。周母急令購藥煎服,待其服已,俞師兄乃返寓。
白話文:
周小姐(住在小西門)腸癰復發。初診時,大便不通暢,自行服用其他藥物想通便,結果疼痛加劇,說明之前的治療方法不對。因此,醫生開了承氣湯加桃仁的方子。
藥方包含生川軍、枳實、川樸、桃仁、芒硝等。
周小姐今年五月曾患腸癰,經由老師及俞哲生醫師先後治療痊癒,之後回到學校上課。十二月因運動過度、飲食不節,舊患處又隱隱作痛,大便不通。她自行服用某西藥房的丸藥想通便,結果只吃了兩丸就無法排便,疼痛加劇,非常痛苦,後悔不已。因此再次求診,醫生開了與初診相同的方子。服藥後,大便通暢,疼痛減輕很多,只是偶爾按壓患處仍會輕微疼痛。第二天複診。
複診時,之前的患處按壓仍有疼痛。脈象弦數,醫生開了《千金要方》裡的腸癰湯來調理。
藥方包含粉丹皮、丹參、白芍、生地黃、生甘草、敗醬草、茯苓、生苡仁、大麥冬、桔梗、柏子仁、佛手、生薑等。
我當時在老師身邊侍候,老師讓我診脈,脈象弦細而數,面色也不太紅潤。但根據周小姐的描述,疼痛已經大大減輕。老師讓我擬方,我說用《千金要方》裡的腸癰湯可以調理。老師同意了,我就用了這個方子。因為她已經多次服用瀉下藥,所以沒有加大黃;因為她夜裡睡不好,性情急躁易怒,所以加了柏子仁;因為她偶爾會有氣鬱不舒,所以加了佛手;因為她的經期不調,所以繼續用丹參。藥味很多,和老師的方子不太一樣,我們相視一笑。
周小姐服用此方兩劑後,感覺舒適多了,晚上也能睡個好覺。聽說老師要回江陰過年,她又來求調理的長期方子,我才了解事情的始末。
這個病例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值得記錄,但它可以說明腸癰復發和調理的方法,所以附錄於此。雖然周小姐初次患病的經過非常曲折離奇,我會繼續敘述,希望能引人發笑。
五月間,周小姐腹痛,疼痛位於右側,先去看中醫孫先生。孫先生用理氣止痛的藥方治療了兩個多月,沒有效果。後來又去看西醫王先生,診斷為闌尾炎,建議手術治療。病人家屬不敢同意手術,請求其他治療方法。西醫就用冰敷患處,疼痛減輕,周小姐得以回校繼續學習。不到十天,病情復發,比以前更嚴重。
這次西醫堅決主張手術,並說時間緊迫,不能拖延。雙方商定了手術費用,只要家長簽字就可以動手術。當時周小姐的父親因事在杭州,接到家裡這樣的電報後,急電回覆說等他回來再商量。但周小姐的疼痛難以忍受,拒絕他人觸碰,右腳不能伸直,病情危急,隨時可能出事。周母束手無策,非常著急。
這時,戚祝先生來了,說:為什麼不請中醫治療呢?周母說:中醫的藥方多如牛毛,既然治不好,才去求助西醫的啊!戚先生說:我有一個朋友或許能治好這個病,為什麼不試試呢?於是俞哲生醫師及時出現。晚上七點左右診治,周小姐惡寒,口渴,脈象弦滑而數,舌苔中間乾燥絳紅,邊緣卻是濕潤的白苔,俞醫師立即開了大黃牡丹湯加味,內服生大黃。周母急忙去買藥煎服,等服完藥後,俞醫師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