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本
《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二十三·右邊白滑舌
第二十三·右邊白滑舌
1. 第二十三·右邊白滑舌
舌右有白苔滑。病在肌肉。為邪在半里半表。必往來寒熱。宜小柴胡湯和解之。
【介按】凡風寒之入。由皮毛而腠理。為陽明少陽之界。作表症看。非邪已入陽明之裡。而復傳於少陽也。如外證身熱微寒。或往來寒熱。舌苔中白邊紅、或根白尖紅。脈象弦滑者。此邪在於肌肉腠理之間,陽明少陽之界。治宜解肌為主。以取肌表之汗。則寒熱自退。因少陽在太陽陽明之間。
是以少陽之症。有兼太陽者。有兼陽明者。茲以陽明兼少陽為病。舌右白滑而往來寒熱。治法宗仲景《傷寒論》「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之意。故用小柴胡湯治之。俾上焦之痰飲化而津液行。
胃氣一和。濈然汗出。則寒熱自解矣。
白話文:
舌頭右側有白而濕潤的苔,病症在肌肉層,邪氣位於半表半里之間,患者會出現寒熱往來交替的症狀,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調理。
風寒之邪侵入肌膚和肌理之間,這是陽明和少陽經絡交界處,應從表證來觀察,並非邪氣已經深入陽明經的裡層,又傳到少陽經。例如,患者出現輕微發熱、畏寒,或寒熱往來交替,舌苔中間發白,邊緣發紅,或舌根發白舌尖發紅,脈象弦滑,這表示邪氣存在於肌肉肌理之間,也就是陽明和少陽經的交界處。治療應該以解肌散寒為主,讓肌表微微出汗,則寒熱自然退去。因為少陽經位於太陽經和陽明經之間,所以少陽經的病症,可能兼有太陽經或陽明經的症狀。此例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受邪,舌頭右側白滑且寒熱往來,治療方法參考張仲景《傷寒論》中關於陽明病的論述:「陽明經的病症,脅肋下脹滿,大便不通暢且嘔吐,舌苔發白,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上焦通暢,津液下降,胃氣調和,身體微微出汗而痊癒。」因此,使用小柴胡湯治療,使上焦的痰飲化解,津液運行,胃氣調和,微微出汗,寒熱自然就會消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