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本

《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回本書目錄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1.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惡寒。如飲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利者,解毒湯可。此亦危殆也。

【介按】白苔帶黑點。或帶黑紋而黏者。此屬太陰氣分之濕證。故有身痛惡寒。渴不多飲之候。治宜行濕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脫。濕之不潤。此時邪已化熱燥耗胃液。故見自汗、口渴之證狀。而用白虎湯清胃熱以治之。若熱邪從陽明而轉至太陰。

其熱愈深。其毒愈重。此時苔色轉見純黑而無芒刺矣。因其熱毒無處發泄。直奔大腸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湯。以解腸胃之熱毒為最要。然症勢至此。亦危極矣。

五苓散(方見前)

白虎湯

知母(一錢五分),甘草(炙一錢),石膏(四錢),糯米(一撮)

上㕮咀。每服一兩。用水一鍾半。入糯米。先煎。下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參亦可。

【介按】張仲景《傷寒論》內之白虎湯。有粳米而無糯米。蓋糯米甘溫。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除煩清熱以止渴也。柯韻伯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熱汗自出。熱灼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故兼浮也。蓋陽明屬胃。

外主肌肉,雖有大熱而未成實。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兩擅內外之能。故以為君。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以為臣。用甘草、粳米調和於中宮。且能土中瀉火。作甘稼穡。寒劑得之緩其寒。苦藥得之平其苦。

使沉降之性。皆得留連於味也。得二味為佐。庶大寒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協和甘草、粳米之補承製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

乃操萬全之術者也。

解毒湯

黃連(一兩),黃柏(五錢),山梔子(二十枚),黃芩(五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鍾半。煎至一鍾。去渣熱服。

【介按】汪昂曰。寒極曰陰毒。熱極曰陽毒。是方名曰黃連解毒。是君以黃連直解心經火毒。黃芩瀉肺經火毒。黃柏瀉腎經火毒。梔子通瀉三焦火毒。使諸火毒從膀胱而出也。

白話文:

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舌尖有白色苔,佔舌頭二分之一,舌根則有黑色苔,佔舌頭五分之一。這表示病人一定會感到身體疼痛、畏寒。如果只是想喝水,但喝不多,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如果自汗且口渴,則用白虎湯;如果腹瀉,則可以用解毒湯。這種情況很危險。

白苔帶有黑點或黑紋且黏膩,這是太陰氣分濕證的表現,所以病人會感到身體疼痛、畏寒,且口渴但不欲多飲。治療方法應以利濕健脾為主,因此用五苓散。如果舌根發黑,一直蔓延到舌尖,甚至刮也刮不掉,說明濕邪未能潤澤舌苔,此時邪氣已化熱,耗傷了胃液,所以會出現自汗、口渴的症狀,此時應用白虎湯清胃熱。如果熱邪從陽明經轉移到太陰經,熱邪越深,毒性越重,此時舌苔會變成純黑色,沒有舌苔的芒刺,因為熱毒無處發泄,直奔大腸而導致腹瀉,所以應立即使用解毒湯來解腸胃的熱毒,這是最重要的。然而,病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也極其危險了。

五苓散(方劑詳見前文)

白虎湯

知母(1.5克),甘草(炙1克),石膏(4克),糯米(少許)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10克,用150毫升水,先放入糯米煎煮,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去渣服用。可以加人參。

張仲景《傷寒論》中的白虎湯是用粳米而非糯米。因為糯米甘溫,可以止汗,不如粳米甘平,色白入肺,除煩清熱止渴。柯韻伯說,陽明經邪氣化熱,所以不惡寒而惡熱,熱邪外泄,所以自汗,熱邪灼傷胃中,所以口渴想喝水,邪氣盛而實,所以脈象滑數,但還在經絡之中,所以兼見浮脈。因為陽明經屬胃,外主肌肉,雖然有很大的熱邪,但還沒有成為實證,終究不是苦寒之味的藥物所能治療的。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表,兼具內外治療之效,所以是君藥。知母苦潤,苦能瀉火,潤能滋燥,所以是臣藥。用甘草、粳米調和中焦,而且能瀉火而不傷土,寒藥得以緩和其寒性,苦藥得以減輕其苦味,使沉降的藥性得以停留在體內。用這兩種藥材做佐藥,這樣大寒的藥物就不會損傷脾胃。藥湯入胃,輸布到脾臟和肺臟,水液精氣佈滿全身,大煩躁、大口渴都可以解除。白虎是西方金神,以此命名湯劑,秋季金氣當令,炎熱暑氣自然消退。加入人參以補中益氣,生津液,協同甘草、粳米補益,承載石膏、知母的寒性,瀉火而不傷脾胃,這是非常完善的治療方法。

解毒湯

黃連(10克),黃柏(5克),山梔子(20枚),黃芩(5克)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5克,用150毫升水煎煮至100毫升,去渣熱服。

汪昂說,寒邪極盛稱為陰毒,熱邪極盛稱為陽毒。這個方劑名為黃連解毒湯,以黃連為主藥,直接解心經的火毒;黃芩瀉肺經的火毒;黃柏瀉腎經的火毒;梔子通瀉三焦的火毒,使各種火毒從膀胱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