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十三·黃苔舌
第十三·黃苔舌
1. 第十三·黃苔舌
舌見尖白根黃。其表證未罷。須宜解表。然後方可攻之。如大便秘者。用涼膈散加硝黃泡服。小便澀者。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薑汁少許。以白滾湯不拘時調服。
【介按】凡表證如風熱暑燥。皆有黃舌。惟傷寒由表入里。傳至陽明之府。其舌必黃。由淺轉深。今見尖白根黃。此係太陽感寒。陽明內熱。或風熱之邪。客於陽明之表。均宜涼散為治。蓋以白苔主表。黃苔主裡。太陽主表。陽明主裡。故舌苔見尖白根黃。或見白中帶黃。如或微黃而薄者。
其舌必黃燥。此是表邪初入於裡之候也。外證必見惡寒身熱,治宜辛涼解表。若根黃尖白而不甚干,短縮不能伸出者。有宿食也。宜下之。若惡寒已罷。而惟身熱便秘者。此是邪熱入胃。故宜涼膈散治之。硝黃用泡者。取其藥力之專也。至若小便短澀。舌見黃膩。乃是濕熱未淨之候。
故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味。滲濕清熱以治之。
涼膈散(方見前)
五苓散(方見前)
益元散(從名醫方論新補)
滑石(六兩水飛),甘草(一兩),辰砂(三錢)
上為細末。新汲水一碗。調服三錢。
【介按】此方即六一散加辰砂也。取其益氣而不助邪。逐邪而不傷正。故有益元之名。柯韻伯曰。心為五臟主。暑熱擾中。神明不安。必得硃砂以鎮之。則神氣可以遽復。涼水以滋之。則邪熱可以急除。此清心之陽。熱可通行也。
白話文:
第十三·黃苔舌
舌尖白根部黃,表示表證尚未痊癒,必須先解表,才能再攻裡。如果大便秘結,就用涼膈散加硝石(泡服);若小便澀滯,則用五苓散加木通,再配合益元散,加少許薑汁,用白開水不拘時間服用。
凡是表證,例如風熱暑燥,都會出現黃苔舌。但傷寒由表入裡,傳到陽明經時,舌苔才會變黃,而且由淺變深。現在舌尖白根部黃,這是太陽經受寒,陽明經內有熱,或者風熱邪氣侵犯陽明經的表證,都應該用涼散的方法治療。因為白苔主表,黃苔主裡;太陽經主表,陽明經主裡,所以舌苔呈現尖白根黃,或白中帶黃,甚至微黃而薄,都屬於此類。
舌苔黃燥,這是表邪剛入裡之時,外證必見惡寒發熱,治療宜用辛涼解表藥。如果根部黃而尖部白,不太乾燥,舌頭短縮不能伸出,則有宿食,宜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如果惡寒已止,只有發熱便秘,這是邪熱入胃,所以應該用涼膈散治療。硝石泡服,是為了增強藥效。至於小便短澀,舌苔黃膩,這是濕熱未清的徵兆,所以要使用五苓散加木通,再配合益元散加味,以利滲濕清熱。
益元散(來源:名醫方論新補)
組成:滑石(六兩,水飛)、甘草(一兩)、辰砂(三錢)
用法:研成細末,用新汲水一碗調服,每次三錢。
此方是六一散加辰砂,取其益氣而不助邪,逐邪而不傷正,故名益元。柯韻伯說:心為五臟之主,暑熱擾亂心神,神志不安,必須用硃砂鎮心,才能使神氣迅速恢復;用涼水滋潤,就能迅速清除邪熱,這樣清心陽氣,熱邪就能通暢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