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400)
別論 (400)
1. 茯芩四逆湯之注釋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註】
本條由下說可解。
《金鑒》曰:「大青龍證,為不汗出之煩躁,乃未經汗下之煩躁,而屬於實也。此條為病不解之煩躁,乃汗下後之煩躁,而屬於虛也。然脈之浮緊與沉微,自當有別。」
山田氏曰:「發汗或下之後,仍不復常,反生煩躁者,為亡陽假熱(求真按:『亡陽假熱,作陰虛為佳』)之煩躁,與乾薑附子湯之煩躁同(求真按:『宜作與乾薑附子湯之煩躁相似』),而與乾薑附子湯相比,則其證稍異。大青龍湯條所謂汗多亡陽,遂虛而惡風煩躁者是也,非實熱之煩躁也,宜與茯苓四逆湯而回復其陽氣。
按乾薑附子湯條,是汗下俱犯證,此則或汗,或下,僅犯其一耳,觀『若』字可知,成無己作汗下兩犯解,非也。此蓋四逆湯證(求真按:『宜作四逆加人參湯證』)而兼煩躁耳,何謂四逆湯證乎?曰:『下利清穀,或下利腹脹滿,或自利不渴,或大汗出,腹內拘急,四肢厥逆而惡寒,或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或膈下有寒飲乾嘔,或大汗大下利而厥冷之類是也。若夫言脈,則或浮而遲,或弱,或沉,或脈微欲絕之類是也。
』」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4.8克,人參1.2克,甘草2.4克,乾薑7.8克,附子12克。
上細銼,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頓服。
《聖濟總錄》曰:「平胃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霍亂,臍上築悸者。」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四逆加人參湯證而悸者。」
求真按:「宜作治四逆加人參湯證而有茯苓證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手足厥冷而煩躁者。肉瞤筋惕,手足厥冷者。心下悸,而惡寒,腹拘急,下利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四逆加人參湯證,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身瞤動,煩躁者。」
求真按:「此說較東洞翁之定義,則更具體矣。」
霍亂重證,吐瀉後,厥冷筋惕,煩躁,無熱,不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脈微細者,宜用此方。服後小便利者,得救。治諸久病,精氣衰憊,乾嘔不食,腹痛溏泄而惡寒,面部四肢微腫者,產後失調,多有此證。治慢驚風,搐搦上竄,下利不止,煩躁怵惕,小便不利,脈微數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以茯苓為君者,以煩躁為目的也。《本草》云:『茯苓,主煩躁也。』四逆湯證(求真按:『宜作四逆加人參湯證』),汗出,煩躁不止者,若非此方則不能救。」
《橘窗書影》曰:「一女子患疫八九日,汗大漏,煩躁不得眠,脈虛數,四肢微冷,眾醫束手。余診,投以茯苓四逆湯,服一二日,汗止,煩悶去,足微溫。」
白話文:
如果病人發汗或使用瀉藥後,病情仍然沒有好轉,反而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這時候就可以使用茯苓四逆湯來治療。
這個條文可以透過下面的解釋來理解。《金鑒》說:「大青龍湯證的煩躁,是因為沒有發汗或使用瀉藥而引起的,這種煩躁是屬於實證。這裡說的煩躁是發汗或使用瀉藥後仍然沒有改善而引起的,是屬於虛證。脈象如果是浮而緊或沉而微弱,這兩者之間一定是有區別的。」
山田氏說:「發汗或使用瀉藥後,病情沒有恢復正常,反而出現煩躁,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呈現假熱的現象(依求真的看法,應理解為陰虛的狀況比較好),這種煩躁和乾薑附子湯證的煩躁相似(依求真的看法,應理解為與乾薑附子湯的煩躁相似),但兩者還是有些不同。就像大青龍湯條文所說的,大量出汗導致陽氣虛弱,進而出現怕冷和煩躁,這種煩躁並不是因為實熱引起的,所以要用茯苓四逆湯來恢復陽氣。」
比較乾薑附子湯的條文,可以發現乾薑附子湯證是發汗和瀉藥都犯了,而這裡的狀況可能是發汗或瀉藥只犯了一種,從『若』這個字就可以知道,成無己把它解釋為發汗和瀉藥都犯了是錯誤的。這裡的證型應該是四逆湯證(依求真的看法,應理解為四逆加人參湯證)加上煩躁。什麼是四逆湯證呢?是指腹瀉排出未消化食物、或者腹瀉腹脹、或者腹瀉但不口渴、或者大量出汗、腹部絞痛、四肢冰冷且怕冷、或者吐瀉出汗、發熱怕冷、四肢拘攣、手腳冰冷、或者膈下有寒氣而乾嘔、或者大量出汗、腹瀉導致四肢冰冷等狀況。至於脈象,則可能是浮而遲緩、虛弱、沉、或者脈象非常微弱接近消失。
茯苓四逆湯的藥方組成如下:
茯苓4.8克、人參1.2克、甘草2.4克、乾薑7.8克、附子12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煎煮,取藥汁,一次性頓服。
《聖濟總錄》說:「平胃湯(求真認為就是本方),可以治療霍亂,並伴有肚臍上方跳動的症狀。」
東洞翁對這個方子的定義是:「治療四逆加人參湯證並且有心悸的患者。」
求真認為:「應該理解為治療四逆加人參湯證,同時有茯苓適應症的患者。」
《方機》對本方的主治說明是:「手腳冰冷並且煩躁不安、肌肉抽動、手腳冰冷、心悸、怕冷、腹部絞痛、腹瀉。」
《類聚方廣義》對本方的說明是:「治療四逆加人參湯證,並且伴有心悸、小便不利、身體抽動、煩躁等症狀。」
求真認為:「這個說法比起東洞翁的定義,更加具體。」
對於霍亂重症,在吐瀉後出現四肢冰冷、肌肉抽動、煩躁不安、沒有發熱、不口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脈象微弱細小的情況,可以使用此方。服用後如果小便順暢,病情就能夠好轉。此方也可以用來治療各種久病,導致精氣衰退、乾嘔不想吃東西、腹痛腹瀉並且怕冷、臉部和四肢輕微腫脹等症狀,產後失調也經常出現這些情況。此方還可以治療慢性驚風,出現抽搐、向上竄動、腹瀉不止、煩躁不安、小便不利、脈象微弱急促等情況。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提到:「這個方子以茯苓為君藥,是因為要解決煩躁的問題。《本草》記載:『茯苓,可以治療煩躁。』四逆湯證(依求真認為,應理解為四逆加人參湯證),如果出汗後煩躁不止,如果沒有這個方子,病情就無法挽救。」
《橘窗書影》記載:「有一個女子得了瘟疫八九天,大量出汗,煩躁難以入眠,脈象虛弱而急促,四肢稍微冰冷,醫生們都束手無策。我診斷後,給她服用茯苓四逆湯,服用一兩天後,汗就止住了,煩悶也消失了,腳也變得溫暖。」
還記載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月經不順,有一天,排出一些血塊,精神昏亂、四肢冰冷、脈象沉微、冷汗直流,醫生們都束手無策。我給她服用茯苓四逆湯,手腳冰冷的情況好轉了,精神也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