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94)
別論 (94)
1. 葛根湯之注釋
第二,本方治惡寒作用有力,則有惡寒之證時,先決其非陰證,更否定其為大青龍湯證,然後可肯定為本方證也。第三,如本方之君藥葛根,治發疹及小瘡有特種之作用,故有此等病證之際,若見有發熱惡寒,或惡瘙癢等之表證,則亦可決定為本方證也。其他方法由此類推。
太陽病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口噤者,牙關緊急也。剛痙者,《金匱》云:「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又曰:「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如上所述,則剛痙者,即現今之破傷風也,本條即說其證治,且本條雖以破傷風為題目而立論,然仲景之真意,非僅為破傷風之證治而述,其實表示項背強几几達於高度時則遂呈破傷風類似之狀態,且現此狀態者,不問病證如何,悉以本方為主治也。蓋凡呈此狀態之諸病,即各種之腦膜炎、尿毒證及子癇等,若用本方,每奏奇效,此可得而證之也。
葛根湯方
葛根8.5克,麻黃、生薑、大棗各6.5克,桂枝、芍藥、甘草各4.5克。
上銼細,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白話文:
葛根湯之注釋
第二,這個方子治療怕冷的效果很強,所以當出現怕冷的症狀時,要先判斷是不是屬於陰證,並且排除是大青龍湯證的可能,之後才能確定是葛根湯的適應症。第三,像是這個方子裡的主藥葛根,對於治療出疹子和小瘡有特別的功效,所以當出現這類疾病,又伴隨著發燒怕冷,或是覺得皮膚癢等表證時,也可以判斷為葛根湯的適應症。其他情況可以依此類推。
太陽病沒有汗,小便反而變少,氣往上衝到胸口,嘴巴緊閉說不出話,快要變成僵硬痙攣,用葛根湯來治療。(《金匱要略》)
【註】
嘴巴緊閉,是指牙關咬得很緊。所謂「剛痙」,《金匱》中說:「太陽病,發燒沒汗,反而怕冷的,叫做剛痙。太陽病,發燒有汗,不怕冷的,叫做柔痙。」又說:「病人身體發熱腳冰冷,脖子僵硬,怕冷,時常頭熱,臉紅,眼睛紅,只有頭在晃動,突然嘴巴緊閉,背部反張的,就是痙病。」
像上面說的,所謂剛痙,就是現在的破傷風。這一條講的是這種症狀的治療,雖然這一條是以破傷風為題目來討論,但張仲景的真正意思,不只是在講破傷風的治療,其實是在說明當脖子僵硬的情況達到很嚴重的程度時,就會呈現像破傷風的狀態,而且出現這種情況的人,不論是什麼疾病,都以這個方子(葛根湯)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因為凡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各種疾病,像是各種腦膜炎、尿毒症和子癇等,如果用這個方子,常常會有很好的效果,這是有根據可以證明的。
葛根湯藥方
葛根8.5克,麻黃、生薑、大棗各6.5克,桂枝、芍藥、甘草各4.5克。
把這些藥切碎,用水三合(約540毫升)煎成一合(約180毫升)。去掉藥渣,一天分三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