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08)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08)

1. 瀉心湯之注釋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就此「不足」二字,諸說紛紜。東洞翁《類聚方》本方條下按「不足」,《外臺》作「不定」,今從之。

自此論後,歷代醫家,多左袒之,故余亦從之,「不足」當作「不定」解。若心氣不足,當和之,而無以大黃劑瀉下之理。夫心氣者,即精神之意。不定者,變動無常之義也。故心氣不定者,精神不安之謂。吐血、衄血,讀如字義。故全文之意,精神不安,吐血、衄血者,以本方為主治之義也。

白話文:

從這篇論述之後,歷代醫家大多支持這個觀點,所以我(作者)也同意,把「不足」理解為「不定」。如果心氣不足,就應該用和解之法,沒有理由用大黃劑瀉下。這個心氣,就是精神的意思。不定,就是指變化無常。所以,心氣不定,就是精神不安。吐血、衄血,就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即可。所以,全文的意思是,精神不安,吐血、衄血的人,可以用這個方劑作為主治藥方。

本方何以主治精神不安,吐血、衄血,此為頗重要之問題,茲詳說之。由余之經驗,有本方證病者,如在大黃黃連瀉心湯證之心下痞,按之濡,而心悸動亢盛。若按觸心尖部,則有煩悸之狀。因血壓升騰,故脈呈數、疾,及皮膚黏膜,尤其於顏面口唇現充血之候,而神經過敏者,往往致諸種出血為常。由此事實考之,其心氣不定,即神經過敏者。

白話文:

這個湯方為什麼主要能治療精神不安、吐血、出血,這個問題很重要,現在詳細說明。以我的經驗來說,有符合這個湯方症狀的病人,比如有大黃黃連瀉心湯裡面的症狀,就有心臟下面堵塞緊悶,壓下去就會發現潮濕,而心悸動得很快。如果再按壓心尖部位,就會出現煩躁和心悸。由於血壓上升,所以脈搏表現得又快又急,皮膚和黏膜,特別是臉部和嘴脣出現充血的現象,於是神經過敏的人,通常會出現各種出血。由此可見,他們的心氣不穩定,也就是神經過敏。

由顏面充血而推知腦充血之故。致大腦皮質被刺激,其必然之結果,惹起吐血、衄血,及其他諸種之出血者,不外因血壓升騰,與血管係支配下之臟器組織有充血或炎性機轉也(有本方證之病者,常有充血或熱狀,且屢因發熱而往往伴以出血。有此機轉可知矣),故仲景用有健胃、收斂、消炎性之黃連黃芩,配以健胃、消炎且有誘導作用之大黃,如本方者乎。

白話文:

由顏面充血可以推斷出腦部充血是由於大腦皮質受到刺激,必然會引起吐血、流鼻血以及其他各種出血的症狀。這都是因為血壓升高,血管支配下的臟器組織充血或發炎所引起的(患有這種病症的人,通常會有充血或發熱的症狀,而且經常因為發熱而伴有出血。由此可知,病症的機轉是這樣的)。因此,仲景使用了具有健胃、收斂、消炎作用的黃連、黃芩,並配以具有健胃、消炎且有誘導作用的大黃,就像本方一樣。

瀉心湯方

大黃4.8克,黃芩、黃連各2.4克。

煎法用法同前。

本方為丸,名三黃丸,又名三黃圓。

《千金方》曰:「巴郡太守奏,以三黃丸治男子五勞、七傷,消渴,肌肉不生,婦人帶下,手足寒熱。」

求真按:「五勞、七傷者,雖為後世醫之妄語,但含有結核性疾患之意味。消渴者,糖尿病也。帶下者,為子宮出血及白帶下之總稱也。手足寒熱,為手足煩熱之誤。」

白話文:

求真按:「五勞、七傷這些說法,雖然是後世醫生的胡言亂語,但含有結核性疾病的意思。消渴就是糖尿病。帶下就是子宮出血和白帶下流出的總稱。手足寒熱是手足煩熱的說錯了。」

三黃湯,治下焦結熱,不得大便。

《千金翼》曰:「三黃湯,主解散腹痛脹滿之發於卒急者。」

《外臺秘要》曰:「集驗大黃散(求真按:『即本方』),療黃疸,身體、面目皆黃。」

白話文:

《外臺祕要》說:「集驗大黃散(求真按:『即本方』),治療黃疸,身體、臉色都發黃。」

《肘後百一方》曰:「惡瘡三十年不愈者,大黃、黃芩、黃連各三兩為散,洗瘡淨,粉之,日三次,無不瘥者。」

白話文:

《肘後百一方》中記載:有位患有惡瘡三十年,一直無法治癒的病人,使用了大黃、黃芩、黃連各三兩,研磨成粉末,將瘡口清洗乾淨後,將粉末敷在患處,每天三次,沒有不痊癒的。

《醫林集要》曰:「瀉心湯,治咳逆,大便軟利者。」

《和劑局方》曰:「三黃圓,治丈夫、婦人之三焦積熱。上焦有熱,則攻衝眼目而赤腫,頭項脹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則心膈煩躁,飲食不美;下焦有熱,,則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藏俱熱,即生癰癤瘡痍。及治五體之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小兒之積熱,亦宜服之。」

白話文:

《和劑局方》中記載:「三黃圓」能夠治療男女三焦積熱。上焦有熱,則會影響眼睛和頭部,出現眼睛充血、腫脹發紅、頭項脹痛,以及口腔生瘡等症狀;中焦有熱,則會引起心胸煩躁、食慾不振;下焦有熱,則會造成小便赤澀、大便祕結;五臟俱熱,則會產生瘡癤等皮膚病。此外,三黃圓還能治療五體痔疾,減緩肛門腫痛,或者鮮血下痢的症狀。…小孩子有積熱,也適合服用三黃圓。」

求真按:「以上諸證,皆炎性充血使然,故本方能治之。而本方證之出血,如此說以鮮赤色為常,非如瘀血性出血而帶暗紫黑色者,宜注意分別之。」

白話文:

求真按:以上這些證狀,都是由於炎症充血引起的,所以這個方子能治療。而這個方子的證狀中出現出血,像鮮紅色的是常見的,不像瘀血性出血那樣帶有暗紫黑色,要注意區分它們。

《三因方》曰:「三黃圓治骨實極熱,耳鳴,面色焦枯,隱曲而膀胱不通,牙齒、腦髓苦痛,手足酸疼,大小便閉。」

白話文:

《三因方》中記載:「三黃圓方劑可以治療骨髓中極熱引起的耳鳴、面色焦枯、身體彎曲和膀胱不通等症狀,也能治療牙齒、腦髓劇烈疼痛、手腳痠痛、大小便閉塞等症狀。」

求真按:「骨實極熱,隱曲而膀胱不通者,是古之病理說,雖意義不明,但其他之由於炎性機轉者,不難察知。」

白話文:

求真按語:「骨實極熱,隱曲而膀胱不通者」,是古代病理學上的說法,雖然意義不明確,但其他的由炎症引起的疾病,則不難察知。

《聖濟總錄》曰:「金花丸(求真按:『即本方之丸方』),急勞,煩躁羸瘦,面色萎黃,頭痛眼澀,多困少力者,三味等分為末,煉蜜丸,服之。」

白話文:

《聖濟總錄》中記載:「金花丸(求真註解:『即本方之丸方』),適用於突然的勞累,煩躁不安,身體瘦弱,面色萎黃,頭痛眼花,多睏倦無力的人。取三味藥材等分研製成細末,煉製成蜜丸服下。」

《衛生寶鑒補遺》曰:「煩躁發熱,胸中煩悶,已經汗解而內耗,胸中煩滿,其證不虛不實,用活人三黃瀉心湯(求真按:『亦即本方』)。」

白話文:

《衛生寶鑒補遺》中說:「煩躁發熱,胸中煩悶,出汗後仍然感到內心煩悶,胸中煩滿,這種病症既不是虛症也不是實症,可以使用活人三黃瀉心湯(求真按:『也就是本方』)。」

《古今醫統》曰:「三黃丸,治遺精有熱者。」

《名醫方考》曰:「三黃瀉心湯,治心膈實熱,狂躁面赤者。」

《活人書》曰:「三黃湯,治婦人傷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難,煩躁,譫語,面赤,毒氣閉塞,不得流通者。」

白話文:

《活人書》上說:「三黃湯,用以治療那些傷寒已經六七日且胃中有乾硬大便、大便祕結、煩躁、胡言亂語、面赤、毒氣閉塞、無法通暢的婦人。」

《幼科發揮》曰:「三黃瀉心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一名三黃五色丸,利諸驚熱。」

白話文:

《幼科發揮》一書中說:「三黃瀉心丸(求真注:『這個就是本方的丸劑』),又名三黃五色丸,可以治療各種驚嚇發熱的症狀。」

《痘證寶箋》曰:「痘瘡,有胃實聲啞者,必口渴熱盛,大便秘結,其瘡不起發,宜三黃湯。」

又大便閉結,脹悶,痘發不齊,並不起脹,形色赤紫,三黃湯以通之,則痘易起而色轉順。

《保赤全書》曰:「三黃丸,治麻後赤白痢,裡急後重,身實者。」

《松原家藏方》曰:「瀉心湯,治卒倒人事不知,心下痞堅,痰喘急迫者。」

瀉心湯,卒倒瘛瘲,口噤,不知人事,手足逆冷,脈沉遲者,或狂癇,癲癇,癡癇,皆主之。

《芳翁醫談》曰:「凡癇家雖有數百千證,然治之莫如三黃瀉心湯。其眼泡惰而數瞬,呼吸促迫如唏之類,用之則最效。欲使其長服,宜為丸與之,但效稍緩耳。癇家衝突(卒然衝膈,似衝心而非者),甚有見異證者,宜辰砂丸。其自汗甚者,亦因衝突而然,宜三黃瀉心湯,甚者加牡蠣主之。」

白話文:

《芳翁醫談》中說:「凡是癲癇病人,雖然有多達數百上千種症狀,但是治療的方法沒有比三黃瀉心湯更好的了。如果病人眼皮浮腫發懶,而且頻繁眨眼,呼吸急促迫切,像是嘆氣一樣,服用三黃瀉心湯的效果最好。如果想要長期服用,可以製成丸劑給病人服用,但是效果會稍微緩慢一些。癲癇病人如果突然感到胸悶,像是心臟被衝撞的感覺,但又不是真的心臟出問題,這種情況適合服用辰砂丸。如果癲癇病人自汗特別嚴重,也是因為胸悶引起的,可以使用三黃瀉心湯治療,症狀嚴重的可以加牡蠣來治療。」

一男子患失精,數年。與人並坐,自不知其漏泄,諸醫盡力,不得治,故延師,師至,將診之,問曰:「余之病可治乎?」曰:「可治。」病者乃屈一指。尋又問如初。師曰:「可治。」又如是不已,至十指,抱劍去。師曰:「癇也。」以三黃瀉心湯而痊愈。

白話文:

一位男子患有失禁的症狀,已經好幾年了。他與人坐在一起時,自己都不知道已經尿失禁了。他看過了很多醫生,都無法治好。

有一天,他請來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醫生到了以後,準備為他診斷。醫生問他:「你的病能治好嗎?」男子回答:「能治。」

醫生又問:「你要屈多少手指?」男子屈起一根手指。醫生又問:「再屈多少手指?」男子依舊屈起一根手指。醫生一直問到十根手指都屈起來,然後就抱著劍離開了。

醫生說:「這是癲癇引起的。」於是用三黃瀉心湯治療,男子的病就痊癒了。

一婦人嘗患哮喘,平居多忘,而嫌師診。師亦知其癇,與同方,至五年,痊愈。今其夫亦有疾,屬癇,近更吐血久不止,自作三黃加地黃湯(求真按:「即本方加地黃」)服,然無效,終至於招余。余至曰:「此方實適宜於病,豈有他邪耶,但去地黃加芒硝則益佳。然尚有方略,請作劑。

白話文:

有一位婦人曾經患有哮喘,平日裡經常健忘,而且每次都埋怨醫師的診斷。醫師也知道她的毛病,給她開了同一個處方,五年後,她的哮喘痊癒了。現在她的丈夫也有疾病,屬於癇病,最近還經常吐血不止,他自行服用三黃加地黃湯(求真按:「即本方加地黃」),但是沒有效果,最終請我診治。我到他家後說:「這個方子確實適合你的病情,難道還有其他邪氣嗎?只要去除地黃加入芒硝,就會更好。另外,我還有一些方略,請讓我開個方子。」

」以芩、連各六分,大黃一錢二分,芒硝一錢,為一劑。以水一合半,小便半合,合煎一沸,日服二三劑,三日全止。

白話文:

使用黃芩、連翹各 6 分,大黃 1 錢 2 分,芒硝 1 錢,為一劑藥。以 1.5 杯水和 0.5 杯小便,一起煎煮至沸騰,每天服用 2-3 劑,3 天即可完全治癒。

求真按:「雖處適當之劑,若藥量不得其宜,難期奏效。此學者最宜留心處也,豈獨本方為然哉?」

發狂,莫如三黃瀉心湯。若兼用瀑布泉,則更妙。

小兒多驚搐,宜三黃瀉心湯。如有表證者,宜葛根湯。痘家,宜甘連湯

白話文:

小兒容易受到驚嚇而引起抽搐,適宜使用三黃瀉心湯治療。如果孩子出現表證,比如發燒、頭痛等,則宜使用葛根湯治療。如果是痘痘患者,適宜使用甘連湯治療。

求真按:「宜小柴胡、小柴胡加石膏湯者反多,當注意。」

白話文:

求真認為:「宜小柴胡、小柴胡加石膏湯的人反而更多,這個需要引起注意。」

一男子患齒齦出血,每旦起則出,頃刻而止,雖午眠、寤後亦必出。檢無他證,但舌上少有褐色,而勞思則更甚云。醫治無效,年餘,請治。此癇也,若不怕下則可治。乃與三黃加芒硝湯,三十日許痊愈。

白話文:

有一位男性患者患有牙齦出血的毛病,每天早上起牀就會出血,但一會兒就會停止。即使是中午午睡或醒來後也會出血。檢查後沒有其他症狀,只有舌頭上有一點褐色,勞累或思考過多時出血會更加嚴重。醫生治療後沒有效果,一年多後,患者再次前來求診。醫師診斷這是癇疾所引起的,如果患者不怕瀉下,就可以治療。於是給患者開了三黃加芒硝湯,服用三十天後,患者的病情痊癒了。

《建殊錄》曰:「有一人年二十餘,積年患吐血,每旬必一發。丙午秋,大吐,吐已,氣息頓絕。迎眾醫救之,皆以為不可為矣。於是家人環泣,謀葬事。先生後至,視之,似未定為死者,因以纊著鼻間,猶能蠕蠕而動,乃按其腹,有微動,蓋氣未盡也。急作三黃瀉心湯飲之(每帖重十五錢),須臾,腹中雷鳴,下利數十行,即醒。

白話文:

《建殊錄》中記載:「有一位二十多歲的男子,積年患有吐血癥,每隔十天就發作一次。丙午年的秋天,他大吐血,吐完後,呼吸停止了。家人急忙找來眾多醫生救治,但他們都認為已經迴天乏術了。於是,家人們開始環繞著他哭泣,並商量著辦理喪事。一位醫生後來趕到,檢查了病人的情況後,發現他似乎還沒有完全死亡,於是用線塞住他的鼻孔,病人還有蠕動的反應。醫生又按壓病人的腹部,發現還有微弱的動靜,說明病人還有氣息。醫生當即開了三黃瀉心湯給病人喝(每帖重十五錢),沒過多久,病人的肚子裡響起了雷鳴般的聲音,腹瀉了幾十次,病人隨即醒過來。」

出入二十日許,痊愈。十餘年不復發。」

《漫游雜記》曰:「一男子患下疳,修治不順,如愈如不愈。經數月,秋間浴於溫泉,二十日,毒氣大發,骨節刺痛,遍身腫脹,不能起作。過十餘旬,經治三醫,不愈。其兄與余相商,往診之,不出室者已百餘日,脈數氣促,夜不安眠,目光瑩然,常依悲愁,髮亂面腫,潰爛如新發之桃花。診其腹,膿汁粘手。

白話文:

《漫遊雜記》中記載:有一位男子得了下疳,治療了很長時間,但一直反反覆復,時好時壞。幾個月過去了,秋天時他去溫泉洗澡,二十天後,毒氣大發作,骨頭關節劇烈疼痛,全身腫脹,不能起來活動。十幾周過去了,他找了三位醫生診治,但都沒有治癒。他的哥哥與我商量,請我去給他診治。我到他家時,他已經一百多天沒出過房間了。他脈搏快速,呼吸急促,晚上睡不好覺,目光炯炯,經常悲傷憂愁,頭髮凌亂,面部腫脹,潰爛處像新發的桃花一樣。我診斷他的腹部,膿汁粘在我的手上。

乃作再造散六十錢、三黃湯二十帖與之。曰:『十日間服盡。』十日後,一人來乞藥,且曰:『穢物已下六七行。』又十日,往再診,病形減半,寤寐安靜。乃作五寶丹,使如法服之,二劑而愈。余曰:『子毋太喜,五寶丹可散毒而不能盡毒。今得愈者,非痊愈也,惟散遍身耳,不日將再發也。

白話文:

於是製做再造散六十錢、三黃湯二十帖給他,說:「十天內服用完。」十天後,一個人前來乞討藥物,並說:「污穢之物已經下六七次了。」又過了十天,去再次診斷,病狀減輕了一半,能夠安穩地睡覺和醒來。於是製做五寶丹,讓他在服藥時按照方法服用,服用二劑而痊癒了。我說:「你不用太過高興,五寶丹可以散去毒藥,但不能完全清除毒藥。現在你痊癒了,並不是完全痊癒,只是毒藥散佈到全身各處,不久就會再次發作。」

』不信,修養有間,三十日,果再發,於是遽服前方。自秋至冬,更越春夏,漸漸平復,惟瘡根堅凝未散。余曰:『餘毒猶未盡也,宜益服前方。』又一年以上,三十餘月而痊愈。嗚呼,濕毒浸潤,急急難除,有如此者!」

白話文:

「我不相信,於是更加積極地調理治療。果然,三個月後,濕毒又一次發作,於是急忙服用之前開的方子。從秋季到冬季,再到整個春季和夏季,病情漸漸地平緩下來,只是瘡根還堅硬凝結,沒有消散。我說:「殘餘的毒素還沒有完全清除,應該繼續服用之前的方子。」又過了一年以上,三十多個月後,終於痊癒了。唉,濕毒浸潤,難以快速清除,竟然有如此情況!」

一女子患腫毒,左肘腫起如饅頭,遍身無肉,脈數氣急,咳嗽潮熱,一如傳尸。審問其病狀,近年骨節疼痛,腰背冷,月事不下。蓋因濕毒壅於經脈,乾血得攻其中也。乃與濕漆丸一錢。十餘日,大便下臭穢物,遍身發赤疹,陰門突出,痛癢難堪,而脈數氣急減半。於是作瀉心湯與濕漆丸併進。三十日,覺肌膚生肉,咳嗽潮熱,徐徐而退。約二月許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女子患了腫毒,左肘部腫起像饅頭一樣大,全身消瘦。脈搏快速,呼吸急促,咳嗽,潮熱,像鬼上身一樣。詢問她的病情,她說近幾年骨節疼痛,腰背發冷,月經不來了。這是由於濕毒壅滯在經脈中,乾血攻入其中所致。於是給她服用濕漆丸一錢。十幾天後,大便排出臭穢物,全身發出紅疹,陰門突出,疼痛難忍,而脈搏快速,呼吸急促的症狀減半。於是用瀉心湯和濕漆丸一起服用。三十天後,感覺皮膚長出了肉,咳嗽,潮熱的症狀逐漸消失。大約兩個月左右就痊癒了。

求真按:「濕漆丸,由生漆、大黃二味而成。雖為驅瘀血的殺蟲殺菌劑,但其作用峻烈,故余以起廢丸代之。」

白話文:

求真按:「濕漆丸,由生漆、大黃兩味藥組成。雖然它是驅除瘀血的殺蟲劑,但它的作用強烈,所以我用起廢丸代替它。」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一男子三十餘,患熱病不愈。三十日許,背惡寒殊甚,皮膚燥熱,飲食不進。余診之,腹內濡,唯心下滿,按之不痞,與此方。汗大出,諸證頓退,十五六日痊愈。」

白話文:

《古方便覽》的本方條款說:「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患了熱病,一直沒好。三十天左右,後背極度怕冷,皮膚乾燥發熱,飲食不下。我診斷後,他的腹部潮濕,只有心臟以下滿滿的,按壓卻不硬,便給他服用了這個方劑。他大量出汗,各種症狀立即退散,十五六天後痊癒了。」

求真按:「不痞者,不痞硬之誤也。」

《方輿輗》曰:「瀉心湯,治子癇,若發則目吊口噤,痰涎壅盛,昏暈不省,時醒時作者。」

子癇者,孕婦卒發癇也,治方宜瀉心湯,或使間服參連、熊膽汁等,折其大勢,然後視證轉方可也。此證往時世醫通用羚羊角散,但不如瀉心湯之單捷。

白話文:

子癇,就是孕婦突然發生的痙攣,治療方法適宜使用「瀉心湯」,或者讓孕婦間斷服用「參連」和「熊膽汁」等,以緩解主要病情,之後再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方。這個病症,過去的醫生通常使用羚羊角散,但效果不如瀉心湯來的直接迅速。

求真按:「參連,即參連湯也。」

經血錯出於口鼻,稱逆經,又謂錯經,先哲謂火載血上也。龔雲林用生地黃四物湯中,加大黃、童便,治驗載《萬病回春》,甚有理。往年一女子患此疾,起時吐衄,後至眼目、耳、十指頭皆血出,形體麻木,手足亦至於強直。余投瀉心湯,十日血止,後與回生湯調理復舊。此婦之病,為錯經中之最劇者也。

求真按:「回生湯,由當歸川芎、大黃、黃連、桂枝白朮、芍藥、黃芩、茯苓、地黃、甘草人參木香丁香、萍蓬十五味而成之方,但不外當歸芍藥散苓桂朮甘湯、瀉心湯合方之意。若合用此三方,不如合前二方,兼後一方(其丸方)已可,無須回生湯也。」

白話文:

求真先生說:「回生湯,是由當歸、川芎、大黃、黃連、桂枝、白朮、芍藥、黃芩、茯苓、地黃、甘草、人參、木香、丁香、萍蓬十五味藥材組成的方劑,但它的組成不外乎是當歸芍藥散、苓桂朮甘湯、瀉心湯這三種方劑的合方。如果要把這三種方劑同時使用,不如只合用前面兩種方劑,再加後一種方劑(它的丸劑),這樣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用回生湯。」

瀉心湯,此方不僅治吐血、衄血,即下血、尿血、齒衄、舌衄、耳衄等,一身九竅出備者,無不治之,誠為血證之玉液金丹也。

白話文:

瀉心湯,這個方劑不僅治療吐血、流鼻血,即使是大便帶血、小便帶血、牙齦出血、舌頭出血、耳朵出血等,全身九個孔竅出血的,沒有不治的,實在是治療血證的良藥。

瀉心湯,墜打損傷,昏眩不省人事者,及出血不已者,大宜此湯。金瘡亦唯用此湯可也。墜打者,自高處墜下,或被重物壓下,或被物擊等而致身體損傷時,氣逆昏眩者,急與瀉心湯為妙。血出不已者益佳。

白話文:

瀉心湯,適用於因墜落、打擊造成身體損傷,昏迷不醒,或出血不止的人。金瘡亦可用此湯醫治。墜打者,是指從高處摔下,或被重物壓住,或被物品擊打等而造成身體損傷,出現氣逆昏眩症狀的人,及時服用瀉心湯效果很好。出血不止者更佳。

求真按:「此證有當以桃核承氣湯治之者,不可不知。」

《腹證奇覽》曰:「三黃瀉心湯,治心氣不定,心下痞。」不定者,覺心中急無著落,跳動而塞於胸中,若以手按之,卻不似跳動,此氣血之熱也,故有吐血、衄血等證者,或成痔疾、下血、便血等證者,或致狂亂證者,是由心氣不定也。

白話文:

《腹證奇覽》一書中說:「三黃瀉心湯,用於治療心氣不寧、心下痞悶的疾病。」所謂「心氣不寧」,是指患者感覺心中煩躁不安,沒有著落感,心臟跳動得厲害,並且堵塞在胸中。如果用摁壓的方式,卻不會感到心臟跳動,這是由於氣血過熱所引起的。因此,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可能會出現吐血、流鼻血等症狀,或者形成痔瘡、大便出血等症狀,甚至導致神志錯亂等症狀。這些都是由心氣不寧所引起的。

或血氣上衝而眼目生赤翳,或頭項腫熱,口舌熱瘡,疔癤熱疼,或氣疾積聚之心悸驚煩,產後血崩,便秘,脈數,心下痞硬,衝熱面赤等證,或小兒丹毒積熱及一切之血熱,血氣上逆而心煩、心悸者,及天行下利膿血(求真按:「天行者,流行性或傳染性也」)等證。要之皆以心下痞、心中煩悸不定者為腹證之準據而可用之。

白話文:

  1. 氣血上衝,導致眼睛生長紅色翳膜,或者頭頸腫脹發熱,嘴破舌爛,疔瘡疼痛。

  2. 氣疾積聚導致的心悸、易怒,產後血崩,便祕,脈搏快,心下痞硬,衝熱面紅等症狀。

  3. 小兒丹毒、積熱以及所有血熱症狀,血氣上逆導致心煩、心悸的人,以及流行性或傳染性腹瀉膿血等症狀。

  4. 所有的病情都要以心下痞硬、心中煩悸不定為腹證的依據,才能使用這個方劑。

故證曰:「心氣不定,吐血、衄血者,瀉心湯主之。」

《金匱》「不定」作「不足」,非也,今從《千金方》。瀉心者,瀉心中之血熱也。心者,血之所注。血者,得陽氣而循環於一身,陽氣有餘時則血上逆而湧出,以致吐血、衄血也。以是心氣搖搖不定,常跳動而無著落,或驚悸憂慘,甚者發狂,此之謂「心氣不定」也。

白話文:

《金匱》上將「不定」寫作「不足」,這是不正確的,現在採用《千金方》的說法。瀉心,就是瀉掉心中的血熱。心,是血液積聚的地方。血液,得到陽氣的推動而運行全身,陽氣過剩的時候,血液就會逆流而湧出,以致於吐血、流鼻血。因此,心氣搖晃不定,經常跳動而沒有著落,或者驚悸憂鬱,嚴重的甚至發狂,這就是所謂的「心氣不定」。

求真按:「此說之『心』字,可作『腦髓』與『心臟』二義看,因其所在、構造、機能不同故也。若以二臟混同立論者,為極不合理也。如能深思熟慮時,則能立知其不同。若心力強盛而悸動加疾速時,其動脈係之血量因而異常增加,致成全身之充血,故此時比他臟器組織之血管為豐富,而口徑亦增大,以致腦髓之充血亦比其他之充血程度為大,而起強度之充血,又因腦髓比其他弱度者更易受刺激,故先於他臟器發其強的機能障礙也明矣。況腦髓之感受性比其他為銳敏乎,是以心腦二者關係密接而不可分也。

白話文:

求真是這樣解釋的:「此處所說的『心』字,可以解釋為『腦髓』和『心臟』兩個含義,因為它們的位置、結構、功能不同。如果將兩個臟器混為一談來立論,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能夠深思熟慮,就會知道它們的不同。如果心臟力強勁而悸動加速時,動脈中的血量就會異常增加,導致全身充血。因此,此時,心臟和心臟組織的血管比其他臟器組織的血管更豐富,口徑也更大。因此,腦髓的充血程度也比其他臟器的充血程度大,並會引起強烈的充血。由於腦髓比其他弱度臟器更容易受到刺激,因此它比其他臟器更早地發揮強烈的功能障礙。此外,腦髓的感受性比其他臟器更敏銳,因此,心臟和腦髓這兩個器官的關係非常密切,不可分割。

故假令二者混同,於事實上亦無不可,但學者必須有此觀察法,不可堅執於文字之表面,而當探知其真相也。」

《用方經驗》曰:「瀉心湯,…按吐血、衄血、下血及氣逆血暈,或發狂,癇癖者,以此為的治,因能鎮心氣,理血脈之劑也(求真按:『“理血脈”九字實為本方之眼目』)。故心下鬱熱上衝而至眼之血膜攀睛,或胃火上逆,口臭,舌衄,牙疳,齒痔者,加羌活石膏則益妙。此證當與大黃黃連瀉心湯互參。」

白話文:

《用方經驗》中提到:「瀉心湯,……主要用於治療吐血、鼻血、便血以及頭暈目眩、神志昏亂、抽搐的患者。它的作用是鎮靜心氣,疏通血脈(求真按:『“疏通血脈”這九個字實際上是本方的重點』)。因此,當心下鬱熱上衝到眼睛時,眼膜會充血變紅,或者胃火上逆,導致口臭、舌衄、牙齦膿腫、齒痔等症狀,在瀉心湯中加入羌活、石膏,效果會更好。這種情況應該與大黃黃連瀉心湯相互參照使用。」

求真按:「加石膏已足,無加羌活之必要。」

《餐英館治療雜話》本方論曰:「此方以心下痞,大便秘而上氣者為目的,及一切上焦有蓄熱,或口舌生瘡,或逆上而眼目赤者,皆當以大便秘為目的。又痔瘡肛門腫痛,下鮮血者,亦必有效。見《局方》以鮮血之『鮮』字為眼目,鮮血者,真赤色之血也。凡血證色黯淡者,寒也;鮮者,熱也。

白話文:

《餐英館治療雜話》裡頭說:「這個方劑是以治療心下痞滿、大便祕結而上衝氣逆的人為目標,以及一切上焦有蓄積熱毒、或口舌生瘡、或逆上而眼目發紅的人,都應該以大便祕結為目標來治療。另外痔瘡肛門腫痛,向下流出鮮紅色血的人,也一定有效。在《局方》中,以鮮血的「鮮」字表示眼目,鮮血是指真正紅色的血。凡是血證顏色晦暗的,是寒證;鮮紅的,是熱證。

吐血證,世醫雖知用此方,然不知用於下血證。又謙齊之訣,過食辛熱厚味而足脛痛者,有效。若不知者則不可用之。」

白話文:

吐血的證候,世上的醫師雖然知道用這個方劑,卻不知道用在下血的證候上。又謙齊的訣竅,過度食用辛熱厚味而導致足脛疼痛的人,有效。若不知道的人就不可使用它。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中風卒倒,人事不省,身熱,牙關緊急,脈洪大,或鼾睡大息,頻頻欠伸者,及省後偏枯,癱瘓不遂,緘默不語,或口眼喎斜,言語蹇澀,流涎泣笑,或神思恍惚,機轉如木偶人者,宜此方。」

白話文:

《類聚方廣義》記載,此方適用於以下症狀:中風突然倒地,失去知覺,身體發熱,牙齒緊閉,脈搏洪大,或打鼾、呼吸粗重,頻頻打哈欠;清醒後偏癱,癱瘓不能動彈,緘默不語,或口眼歪斜,說話困難,流口水、哭笑無常;或神思恍惚,動作遲緩,像木偶人一樣的人。

能解宿酲,甚妙。

酒客鬱熱下血者,腸痔腫痛下血者,痘瘡熱氣熾盛而七孔出血者,產前後血暈鬱冒或如狂者,眼目焮痛,赤脈怒張,面熱如醉者,齲齒疼痛,齒縫出血,口舌腐爛,唇風、走馬疳、喉痹焮熱腫痛而重舌痰胞,不能語言者。此二證,以鈹針橫割去其惡血取瘀液為佳。癰疔內攻,胸膈冤熱,心氣恍惚者。

白話文:

  1. 喝酒後鬱熱導致下血:腸痔腫痛下血、痘瘡熱氣熾盛而七孔出血、產前後血暈鬱冒或如狂等症狀。

  2. 眼目焮痛,赤脈怒張,面熱如醉:齲齒疼痛,齒縫出血,口舌腐爛,脣風、走馬疳、喉痹焮熱腫痛而重舌痰胞,不能語言等症狀。

  3. 這兩種症狀,可以用鈹針橫割去其惡血取瘀液來治療。

  4. 癰疔內攻,胸膈冤熱,心氣恍惚等症狀。

發狂,眼光瑩瑩,倨傲妄語,晝夜不眠者。以上諸證,若有心下痞,心中煩悸之證,用瀉心湯,其效如響。

《方伎雜志》曰:「一人下血,即請診治。周身面色青白,爪甲白,舌亦無血色而乾燥,脈沉弱,胸動亢,息強切,飲食不進,大便晝夜有數次,檢其大便,皆血也,且有數血塊,日日如是云。是因嚴冬之寒氣劇烈,日日餐風,不宿亭旅,寒氣難堪,血氣耗脫,故身體手足逆冷也。

白話文:

《方伎雜志》中記載:「有一個人得了便血的病,於是請我前去診治。他面色青白,指甲蒼白,舌頭也毫無血色而且十分乾燥,脈搏細弱,胸口劇烈起伏,呼吸急促有力,飲食不進,一天到晚大小便好幾次,查看他的大便中都是血,並且有幾塊血塊,每天都是如此。這是由於嚴冬寒氣太盛,每日在風中奔波,沒有在旅店中住宿,受寒難以忍受,血氣耗脫,所以身體手腳逆冷。」

余與瀉心湯合四逆加人參湯三帖,使交互服之。服藥後,血少減,身體手足亦溫。至春,血止,大快,但尚有虛熱之候,一身手足蒸熱。因轉柴物湯,通計三十餘日而復舊,此人已六十餘歲矣,若以其年齡與病證之脫血及嚴寒之氣候而論,當時預料其不能治愈,今得痊愈者,可謂大幸矣。」

白話文:

我用瀉心湯和四逆加人參湯,總共三帖藥方,讓他交替服用。服藥後,出血減少,手腳也溫暖起來。到了春天,血止住了,身體大為好轉,但是還有一些虛熱的跡象,全身發熱。於是,我改用柴物湯,總共服用了三十多天,病情恢復了正常。這個人已經六十多歲了,如果從他的年齡、疾病的脫血癥狀以及嚴寒的氣候來考慮,當時預料他不能痊癒,現在能夠痊癒,可以說是萬幸了。

求真按:「柴物湯者,即柴胡四物湯之變則的方劑也,已述於前,不可用之。」

白話文:

求真老師說:「柴物湯是柴胡四物湯的變通方劑,前面己經講過了,所以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