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中 (8)

回本書目錄

卷中 (8)

1. 伏暑條辨第二十三

伏暑痢赤轉白,漸變為瀉,此臟邪轉腑。宜用真人養臟湯,溫澀止痢也。痢赤轉白,又變為瀉,此由臟轉腑,從重轉輕,將愈之兆,並無積滯,故用真人養臟湯,澀腸止瀉,斯為的當。

白話文:

伏暑引起的痢疾,一開始大便赤色,後來轉為白色,漸漸變成腹瀉,這是臟腑病邪轉移的現象。應該服用真人養臟湯,溫和收斂以止瀉。痢疾由赤色轉為白色,又變成腹瀉,這是病邪由臟器轉移到腑臟,由重症轉為輕症,是快要痊癒的徵兆,並沒有積滯的情況,所以用真人養臟湯收斂腸道止瀉是恰當的。

2. 伏暑條辨第二十四

伏暑痢久不止,肛脫腹垂,腰痠足痿,食入作脹,此脾腎兩傷,氣虛下陷。宜用景岳補陰益氣煎,加杜仲、菟絲等味,升陽攝陰也。

痢雖脾病,久必傷腎,今肛垂腰痠足痿,食入作脹,系腎虛不攝,脾虧不運。若不兩顧,病難向愈。故用景岳補陰益氣煎之,參蓍術甘以健脾,熟地、山藥、歸身、杜仲以補腎,兼升麻、柴胡以升清陽之氣,俾陽升陰攝,而痢自止矣。

白話文:

夏天中暑導致的痢疾久治不癒,還出現肛門脫垂、腹部下垂、腰痠腿軟、吃了東西就脹的情況,這是脾臟和腎臟都受損了,導致氣虛下陷。應該服用景岳補陰益氣湯,再加入杜仲、菟絲子等藥材,以提升陽氣、收攝陰氣。

雖然痢疾是脾臟的疾病,但久病必傷腎臟。現在出現肛門下垂、腰痠腿軟、吃了東西就脹這些症狀,都是因為腎虛不能收攝,脾虛不能運化造成的。如果不同時調理脾腎,疾病就難以痊癒。所以要用景岳補陰益氣湯,其中人參、白朮、茯苓能健脾,熟地黃、山藥、當歸、杜仲能補腎,再加升麻、柴胡能提升清陽之氣,使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這樣痢疾就能自然痊癒了。

3. 伏暑條辨第二十五

伏暑痢久,或止或作,色雜不一,面黃腹脹,此名休息痢。宜用繆仲淳脾腎雙補丸,兼補二天也。

痢久面黃腹脹,已見脾虛之象。若仍或作或止,不特脾虛氣陷,腎臟亦少攝納之權,非用仲淳之脾腎雙補丸,兼補先後二天,則脾腎日虧,痢無已時也。

白話文:

夏天中暑導致的痢疾,時好時壞,大便顏色混雜不一,臉色發黃,肚子脹,這叫做休息痢。應該服用繆仲淳脾腎雙補丸,同時還要補益脾胃和腎臟。

長期痢疾導致臉色發黃、肚子脹,已經顯示出脾臟虛弱的症狀。如果痢疾仍然時好時壞,不只是脾虛氣弱,腎臟的吸收功能也減弱了。如果不服用仲淳的脾腎雙補丸,同時調理脾胃和腎臟,那麼脾腎就會越來越虛弱,痢疾就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