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7)

1. 婦人胎產論第二十九(帶下附)

治婦人惡物不下。

當歸(炒),芫花(炒)

上細末。酒調三錢。又好墨醋碎末之。小便酒調下妙。

又治胎衣不下。蛇退皮(炒焦)細末二錢。酒調下。

諸見血無寒。衄血下血吐血溺血。皆屬於熱。但血家證。皆宜服此藥。生地黃散。

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子,地骨皮,天門冬,黃耆,芍藥,甘草,黃芩

上各等分同剉。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脈微身涼惡風。每一兩加桂半錢。吐血者多有此證。

治衄血不止。麥門冬飲子。

麥門冬,生地黃

上等分剉。每服一兩。煎服。又衄血先硃砂蛤粉。次木香黃連。大便結下之。大黃芒硝甘草生地黃。溏軟。梔子黃芩黃連。可選用。

帶下附

論曰。赤者熱入小腸。白者熱入大腸。原其本也。皆濕熱結於脈。故津液湧溢。是為赤白帶下。本不病。緣五脈經虛。結熱屈滯於帶。故女子臍下㾓痛而綿綿。陰器中時下也。故經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王注曰。任脈自胞上過帶脈。貫於臍上。故男子內結七疝。

女子帶下。帶脈起於季脅章門。如束帶狀。今濕熱冤結不散。故為病也。經曰。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所以為帶下冤屈也。冤結也。屈滯而病熱不散。先以十棗湯下之。後服苦楝丸大玄胡散調下之。熱去濕除。病自愈也。如女子不月。先瀉心火。

血自下也。內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故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王注曰。大腸胃發病也。心脾受之。心主血。心病則血不流。脾主味。脾病則味不化。味不化則精不足。精血不足。故其證不能已。虧則風邪勝而真氣愈消也。又經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屬於心。

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先服降心火之劑。後服局方中五補丸。後以衛生湯。治脾養血氣也。

苦楝丸,治婦人赤白帶下。

苦楝(碎酒浸),茴香(炒),當歸

上等分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酒下。腰腿痛疼。四物四兩。加羌活防風各一兩。

衛生湯

當歸,白芍藥(各三兩),黃耆(三兩),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如虛者。加人參一兩。

白話文:

婦人胎產論第二十九(帶下附)

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下

用炒過的當歸和炒過的芫花,磨成細末。用酒調服三錢。另外,也可以用好的墨和醋磨碎成末,用小便和酒調服,效果很好。

又治療胎盤不下

用炒焦的蛇蛻皮,磨成細末,服用二錢,用酒調服。

各種出血症狀,只要沒有寒象,如流鼻血、便血、吐血、尿血,都屬於熱證。只要是血症,都適合服用這個藥方:生地黃散。

生地黃散

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子、地骨皮、天門冬、黃耆、芍藥、甘草、黃芩,以上藥材各取等份,一起切碎。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去渣後溫服。如果脈象微弱、身體發涼怕風,每服用一兩藥,可加入桂枝半錢。吐血的病人多有這種情況。

治療流鼻血不止

可用麥門冬飲子。

麥門冬飲子

麥門冬、生地黃,以上藥材各取等份切碎,每次服用一兩,煎煮後服用。流鼻血的,先用硃砂和蛤粉,接著用木香黃連,如果大便乾結,可以用大黃、芒硝、甘草、生地黃;如果大便溏軟,可以用梔子、黃芩、黃連,可自行選擇使用。

帶下(白帶)

論述

赤帶(紅帶)是熱邪進入小腸,白帶是熱邪進入大腸。追溯根本原因,都是濕熱積聚在脈絡裡,導致津液湧溢,形成赤白帶下。本來不是病,而是因為五脈經絡虛弱,熱邪積聚在帶脈,所以婦女肚臍下方會隱隱作痛,陰道會時常有分泌物排出。所以說,任脈發生疾病,男子會出現七種疝氣,女子會出現帶下和腫塊。註解說,任脈從子宮上行,經過帶脈,貫穿到肚臍上方,所以男子會出現七種疝氣,女子則出現帶下。帶脈起於季肋部的章門穴,形狀像束腰帶,現在濕熱積聚不散,所以導致疾病。經書說,脾臟的濕氣傳到腎臟,就會出現疝氣和腫塊,小腹發熱疼痛,排出白色分泌物,又稱為蠱病。這就是帶下之所以出現的原因,是濕熱積聚,使經絡阻塞不暢,導致熱邪無法消散。

先用十棗湯瀉下,再服用苦楝丸,或者用大玄胡散調服,等熱邪散去、濕氣清除,疾病自然就會痊癒。如果婦女月經不來,先要瀉心火,血自然就會下來。《內經》說,二陽經發生疾病會影響心脾,造成隱秘的疾病,所以女子月經不來,病情發展下去會形成風邪消瘦。註解說,這是大腸和胃發病,影響到心脾。心主管血,心生病則血不暢通;脾主管消化,脾生病則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則精氣不足,精血不足,所以無法痊癒。虧虛時則風邪勝過正氣,導致真氣更加衰弱。《內經》又說,月經不來,是胞脈閉塞。胞脈屬於心,聯絡子宮。現在氣上逆,心氣無法下行,所以月經不來。先服用降心火的藥劑,再服用局方中的五補丸,最後用衛生湯調理脾胃,養氣血。

苦楝丸

治療婦女赤白帶下。

將苦楝(搗碎用酒浸泡)、茴香(炒過)、當歸,以上藥材等份磨成細末,用酒調和成糊狀,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時用酒送服。如果腰腿疼痛,可用四物湯四兩,加上羌活、防風各一兩。

衛生湯

當歸、白芍藥(各三兩)、黃耆(三兩)、甘草(一兩),以上藥材切成粗末。每次服用半兩,用水兩碗煎煮至一碗,去渣後溫服。如果體質虛弱,可加入人參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