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難經》~ 二十四難
二十四難
1. 二十四難
二十四難曰:手足三隂三陽氣已絕,何以為候,可知其吉凶不?
然,足少隂氣絕,即骨枯,少隂者,腎或作「冬」。脈也,伏行而温於骨髓。故骨髓不温,即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齒長而枯,髮無潤澤,無潤澤者,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
足太隂氣絕,則脈不榮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滿,肉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
足厥隂氣絕,即筋縮引卵與舌卷。厥隂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隂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榮,則筋縮急,筋縮急即引卵與舌,故舌捲卵縮,此筋先死。庚日篤,辛日死。
手太隂氣絕,即皮毛焦。太隂者,肺也,行氣温於皮毛者也。氣弗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即皮節傷,皮節傷則皮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篤,丁日死。
手少隂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黑如梨或作「黧」。此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三隂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六陽氣俱絕者,則隂與陽相離。隂陽相離則腠理泄或作「腠理發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白話文:
二十四難
手腳三陰三陽經的氣血衰竭時,會出現哪些徵兆?如何判斷吉凶?
足少陰經氣血衰竭時,骨骼會枯槁。少陰經屬腎脈(或稱「冬脈」),其氣血深藏並溫養骨髓。若骨髓失去溫養,肌肉便無法附著於骨,骨肉分離,導致肌肉鬆軟萎縮。此時牙齒顯得變長且乾枯,頭髮失去光澤。頭髮無光,表示骨骼已先衰敗。病情在戊日加重,己日死亡。
足太陰經氣血衰竭時,脈氣無法滋潤口唇。口唇是肌肉的根本,若脈氣不榮,肌肉便失去潤澤而腫脹,導致嘴唇外翻。嘴唇外翻表示肌肉已先衰敗。病情在甲日加重,乙日死亡。
足厥陰經氣血衰竭時,筋脈會收縮,牽引陰囊與舌頭捲曲。厥陰經屬肝脈,肝主筋,筋絡匯聚於陰部並連接舌根。若脈氣不榮,筋脈便緊縮,牽引陰囊與舌頭,導致舌捲縮、陰囊收縮。此現象表示筋脈已先衰敗。病情在庚日加重,辛日死亡。
手太陰經氣血衰竭時,皮毛會枯焦。太陰經屬肺脈,肺氣溫養皮毛。若氣血不榮,皮毛便枯焦,津液流失,皮膚關節受損,導致皮膚乾枯、毛髮斷折。毛髮斷折表示皮毛已先衰敗。病情在丙日加重,丁日死亡。
手少陰經氣血衰竭時,脈氣不通,血液不流,面色失去光澤,呈現暗黑如梨(或作「黧」)色。此現象表示血液已先衰敗。病情在壬日加重,癸日死亡。
若三陰經氣血全部衰竭,會出現頭暈目眩、眼睛閉合;眼睛閉合表示神志喪失,神志喪失則心神先衰敗,隨即死亡。
若六陽經氣血全部衰竭,陰陽之氣分離,皮膚腠理開洩,冷汗如串珠般大顆流出且不流動,表示陽氣已先衰敗。早晨出現此症則當晚死亡,傍晚出現則隔日早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