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三 (12)
卷三 (12)
1. 痙厥癲癇(奔豚)
推此以求治法,必須用辛溫,如細辛、羌活、藁本、威靈仙、生附子、吳茱萸、小茴香以通經脈之寒;而以牛膝抑之下行,更以破血,如虻蟲、䗪蟲、蠐螬、延胡索、五靈脂、當歸鬚、穿山甲、硇砂、雄黃、枯礬溫化之品,以通小腸膂脊血脈之瘀,而以二醜導之下出。作為丸散,緩服久服,庶可漸瘳。
又有寒濕自肺胃撲滅心陽,使心氣乍抑而熄,昏厥如死者,此寒濕傷於腦氣,所謂陽中霧露之邪也。與中寒相類,用辛溫發散,使水氣從上揚出,與寒濕從下上逆者不同。此多見於暴病,而痼疾亦間有之。其人常俯視不抑,目胞下垂如睡,面色自額至顴深黑者是也。夫天下病,有熱而不可清,虛而不可補者,其惟癲癇乎!
白話文:
治療痙厥癲癇(奔豚),必須使用辛溫藥物,例如細辛、羌活、藁本、威靈仙、生附子、吳茱萸、小茴香來疏通經脈的寒邪;再用牛膝使其向下運行,並加入破血藥物,如虻蟲、蜣螂、蠐螬、延胡索、五靈脂、當歸鬚、穿山甲、硇砂、雄黃、枯礬等溫化藥物,以疏通小腸、脊髓部位血脈的瘀滯,並用峻下藥物使其排出體外。製成丸散,緩慢服用,長期服用,慢慢就能痊癒。
另有一種情況是寒濕之邪從肺胃侵入,撲滅心陽,導致心氣突然受抑制而熄滅,昏厥如同死亡一般,這是寒濕之邪侵犯了腦部元氣,也就是所謂的「陽中霧露」之邪。這與中寒相似,需用辛溫藥物發散,使水氣從上向上排出,這與寒濕從下向上逆的症狀不同。這種情況多見於急性病,慢性病也偶爾會出現。患者常常低頭不抬,眼瞼下垂像睡著一樣,面色從額頭到顴骨呈現深黑色,就是這種情況。天下疾病,有的熱症不能清熱治療,有的虛症不能補益治療,大概只有癲癇症是這樣的吧!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