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六 (9)

1. 杖傷

(分症三十條。)

張子和治一男子被杖,瘡痛焮發,毒氣入里,驚涎堵塞,牙噤不開,粥藥不下,前後月餘,百治無功,甘分於死。先以三聖散,吐青痰驚涎,約半大缶。次以利膈丸百餘粒,下臭惡燥糞又一大缶。復煎通聖散數錢,熱服之,更以酸辣蔥醋湯發其汗。斯須,汗吐交出,其人活矣。此法可以救冤人。

鄭金曜有杖丹一方,用水蛭為末,和朴硝少許,以水調敷瘡上,屢施於人,良驗。(《志雅堂雜抄》)

崇禎庚辰,黃公石齋,解公石帆,葉公潤山被杖,士夫皆謀蚺蛇膽。愚謂此大寒,令人絕嗣,不如三七、無名異、地龍蠟丸,酒服,則杖不知痛。如不即得,則白蠟一兩,䗪蟲一枚,酒服亦妙。壬午,則熊公魚山,姜公卿墅,復以直言受杖,遣人急白,如須用之。《中州集》曰:貞祐中,高琪柄國,士夫被棰辱,醫家以酒下地龍散,投以蠟丸,則受杖失痛。範中歌曰:嚼蠟誰知味最長,一杯卯酒地龍香,年來紙價長安貴,不重新詩重藥方。

偶書及此,為之一嘆。痕痏青腫,用萊菔搗爛敷之即消,或用綠豆粉調敷。(《客中間集》)

薛立齋治文刑部用晦,伏闕諫南巡,受杖,瘀血已散,壞肉不潰,用托裡之藥,稍潰而膿清,此血氣虛也,非大劑參、耆不能補。文君亦善醫,以為恐腹滿,強之飲食稍思,遂加大補劑,飲食日進,肉潰膿稠而愈。嘗治江翰林姚、王、鄭三吏部,李、薑、陳三禮部,南、吳二刑部,皆與文同事者,先散其瘀血,漸用排膿托裡之藥俱愈。夫叫號則傷氣,忍痛則傷血,此氣血之虛明矣。

況脾主肌肉,脾氣受傷,飲食必減,血一冰,則肌肉不旺,故必理脾,脾健肉自生。若非參、朮、歸、耆之類,培養脾土,則肌肉何由而生?然又須分病人虛實,及有無瘀血停積。蓋打撲墜墮,皮肉不破,肚腹作痛者,必有瘀血在內,宜以復元活血湯攻之。老弱者,四物湯加紅花、桃仁、穿山甲補而行之。

若血去多而煩躁,此血虛也,名曰亡血,以獨參湯補之。有損傷稍輕,別無瘀血等症,但瘀痛不止者,惟和血氣,調經脈,其痛自止。更以養血氣,健脾胃,無有不效。亦有傷痛胃氣作嘔,或不飲食者,以四君子湯加藿香、砂仁、當歸治之。若有瘀血,不先消散,而加補劑,則成實實之禍。

設無瘀血,而妄行攻利,則致虛虛之禍。

夏鳳北京人,因杖瘡,臀膝通潰,膿瘀未出,時發昏憒,此膿毒內作而然也。急與開之,昏憒愈盛,此虛也。以八珍湯,一服少可。數服,死肉自腐,頓取之。令用豬蹄湯洗淨,以神效當歸膏塗貼,再以十全大補湯,兩月而愈。若更投破血之帖則危矣。大抵杖瘡一症,皆瘀血為患,治療淺者砭之,深者針之,更以活血流氣藥和之,內潰者開之,有腐肉取之,以壯胃生血藥托之,可保無虞。有傷筋骨而作痛者,以沒藥降聖丹治之。

白話文:

杖傷

古人治療杖傷的方法有很多種,案例如下:

一個男子被杖打,傷口疼痛紅腫,毒氣入內,驚嚇流涎,牙關緊閉,無法進食,一個多月醫治無效,幾乎死亡。醫生先用三聖散讓他吐出綠色痰涎,約半大缸之多。然後服用利膈丸一百多粒,排出臭穢乾燥的糞便,也約半大缸。接著服用少量煎好的通聖散,並用熱的酸辣蔥醋湯發汗。不久,汗液和嘔吐物一起排出,病人就活了過來。這種方法可以救治冤枉被打的人。

鄭金曜有一種治療杖傷的藥方,是用水蛭磨成粉末,再加少量朴硝,用水調和後敷在傷口上,屢試不爽。

崇禎庚辰年,黃公石齋、解公石帆、葉公潤山三人因言事受杖,當時士大夫都建議用蚺蛇膽治療。但認為蚺蛇膽性寒,會導致不育,不如服用三七、無名異、地龍等製成的蠟丸,用酒送服,就能減輕疼痛。如果沒有這些藥材,也可以用白蠟一兩,和一種名叫䗪蟲的蟲子,用酒送服,效果也很好。壬午年,熊公魚山、姜公卿墅也因直言受杖,也使用了這種方法。據《中州集》記載:貞祐年間,高琪執政時,士大夫們常因言事受杖責,醫生們常用酒送服地龍散和蠟丸來緩解疼痛。範中歌曾作詩云:「嚼蠟誰知味最長,一杯卯酒地龍香,年來紙價長安貴,不重新詩重藥方。」

此外,一些經驗如下:皮膚青腫,可用蘿蔔搗爛敷在傷處,或用綠豆粉調和敷用,就能消腫。

薛立齋治療文刑部用晦時,用晦因上書諫阻南巡而受杖,瘀血已散,壞死肌肉卻未潰爛。薛立齋使用了托裡之藥,使壞死組織逐漸潰爛,膿液變清。他判斷是血氣虛弱,需要大量人參、黃耆等藥物補益。文君也善於醫術,擔心用晦腹脹,強迫他少量進食,於是增加了補益藥物的劑量。之後,用晦的飲食日漸增多,壞死組織潰爛,膿液變稠,最終痊癒。薛立齋也曾治療江翰林、姚、王、鄭三位吏部官員,以及李、姜、陳三位禮部官員,還有南、吳二位刑部官員,他們都與文用晦同時受杖,薛立齋先為他們散瘀血,然後逐步使用排膿托裡的藥物,都治癒了。叫喊會傷氣,忍痛會傷血,這說明氣血虛弱。

脾主肌肉,脾氣受損,食慾就會減退,血液凝滯,肌肉就會萎縮。因此,必須調理脾臟,脾臟強健,肌肉自然會再生。如果不用人參、白朮、當歸、黃耆等藥物來滋補脾土,肌肉怎麼能再生呢?但是,還需要區分病人的虛實狀況,以及是否有瘀血停積。如果是被打傷或跌倒,皮膚沒有破損,但腹部疼痛,一定是體內有瘀血,應當用復元活血湯攻之。年老體弱者,可用四物湯加紅花、桃仁、穿山甲來補血和活血。

如果失血過多而煩躁不安,這是血虛,稱為亡血,可用獨參湯補益。如果損傷較輕,沒有瘀血等症狀,只是瘀痛不止,那就應該和血氣,調經脈,疼痛自然會停止。再用養血氣,健脾胃的方法,療效一定很好。如果傷痛導致胃氣不適、嘔吐或拒食,可以用四君子湯加藿香、砂仁、當歸來治療。如果有瘀血,不先消散就服用補藥,就會適得其反。

如果沒有瘀血,卻妄用攻利之法,就會造成虛虛之禍。

北京人夏鳳因受杖傷,臀部和膝蓋都潰爛,膿血未排出,經常昏迷,這是膿毒內侵造成的。醫生急忙為他切開排膿,結果昏迷更加嚴重,這是因為身體虛弱。於是給他服用八珍湯,服用少量就好轉。服藥多次後,壞死組織自然脫落,醫生將其去除。並用豬蹄湯清洗傷口,塗抹神效當歸膏,再服用十全大補湯,兩個月後痊癒。如果再用破血的藥物,就會很危險。總而言之,杖傷都是因為瘀血,治療方法是:淺的用砭石刮,深的用針刺,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內部潰爛的要切開排膿,有壞死組織要清除,再用健脾胃、生血的藥物來托裡,就能保證安全。如果傷及筋骨而疼痛,可用沒藥降聖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