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七 (1)
卷二十七 (1)
1. 發核
徐仲光治一兒痘,十朝外,早上齦潰爛,外頰紅腫,外治用抑陽散同蔥汁、酒漿搗敷,每日一換,不用紙封,內服紫花地丁、花粉、生地、丹皮、元參、山慈菇、貝母、翹、防、蒡、芎、桔、連、芩、歸、芍。先以銀花一兩煎汁服之,頰腫口疳漸平。
月餘,忽發夜熱,左腮下生一核,大如李,色白,按之而疼,外治硼砂一錢五分,膽礬五分,麝香半分,燒酒薄薄調勻,新筆蘸塗,內服芩、羌、翹、蒡、甘、芍、元參、前胡、貝母、膽草、山梔,亦以夏枯草一兩,煎汁服之,連進四五劑而愈。
白話文:
徐仲光治療一個患痘瘡的孩子,十天后,孩子的牙齦潰爛,臉頰紅腫。外用抑陽散加蔥汁、酒糟搗敷,每天換藥一次,不用紙包紮。內服紫花地丁、花粉、生地、丹皮、元參、山慈菇、貝母、翹搖、防風、蒼耳子、川芎、桔梗、連翹、黃芩、當歸、白芍藥。先用金銀花一兩煎水服用,臉頰腫脹和口腔潰爛的情況逐漸好轉。
一個多月後,孩子突然出現夜間發熱,左腮下長了一個核,像李子一樣大,顏色發白,按壓時疼痛。外用硼砂一錢五分、膽礬五分、麝香半分,用少許燒酒調勻,用新的毛筆塗抹患處。內服黃芩、羌活、翹搖、蒼耳子、甘草、白芍藥、元參、前胡、貝母、膽草、山梔子,也用夏枯草一兩煎水服用,連續服用四五劑後痊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