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1)

1.

徐仲光治一兒痘後,目黑睛初起細白點,大便順,而日晡潮熱。有用雞䏶胵、花粉、威靈仙煮食,其瞳神即高腫突出,白睛紅腫。徐用瀉青丸煎服,兼用羽皇散,五六劑而愈。

一兒白睛生翳,漸掩黑睛,連用去風去翳、涼血清熱等藥不效,即用瀉青丸及羽皇散,間服數劑而安。鵝不食草鹽酒炒乾、白蒺藜各二兩,穀精草、石決明各二兩,旋覆花、蟬蛻、川芎、龍膽草各五分,羊膽三個,蜜丸,每服二錢,鹽湯下。(羽皇散。)

萬密齋治蕭別駕女,痘後不戒厚味。其俗有病者,必服附子,食雄雞,灸關元。戒之不聽,後兩目出浪若爛,此毒發於肝,肝火旺也。或曰:目上下胞屬脾,脾亦熱乎?曰:此因淚出不止,浸淫潰爛也。乃用瀉青丸去大黃,加柴胡、黃芩、密蒙花,蜜丸,服半年而愈。(雄按:蕭江西人,其俗至今猶然。)

雷邑巫孫痘,七日倒陷,已與發出,毒猶甚,欲解其毒,中氣素虛,又恐倒陷。欲補其中,恐助毒火,又傷其目。不如節飲食,適寒溫,以待自安。不聽,乃服參、耆溫補之劑,後兩目俱盲。

王司訓子,痘後兩目畏明,此肝火太旺,宜服瀉肝散加柴胡、蟬蛻、黃芩。初一劑用酒浸大黃,乃畏苦不肯服,果成內障目盲。

蕭氏子痘後目有白翳。曰:此痘瘢也,治之無功。果盲。

徐淑道痘不靨,用陳氏木香散一服。曰:誤也,必損目矣。果盲其一。

周氏女痘後目閉不開。曰:痘順無餘毒,必羞明症也。乃試之,向暗則開,嚮明則閉,不流淚,此肝經火邪未除耳。用羌、防、歸尾、川芎、柴胡、蔓荊、密蒙花、生甘草、淡竹葉,一服目開,遍身痘瘢腫凸。再用四物湯加荊、防、人參、連翹、甘草而愈。

周氏子九歲,痘後出外,忽頭腫,兩目不開,此非毒,乃風熱也。用羌、防、升、柴、芎、歸、藁本、蔓荊、細辛、甘菊、黃芩,治之愈。

王肯堂治從子懋鋙,痘後兩目生翳,羞明特甚,窗牖皆以衣被覆蔽。就明展兩眸視之,則白膜已遍覆黑睛,淚如泉湧。嬰科、眼科,投藥不效,束手告技窮矣。乃閉戶而思:目者,清陽之所越也。忽焉而有翳膜,是濁陰犯之也。濁陰惡敢與陽敵,故羞明特甚。乃以黃耆助清陽之氣為君,生地、當歸養目真血為臣,羌、獨、防、芎、芷、甘菊、薄荷升清陽,黃芩、豬膽汁、車前、茯苓降濁陰為佐,仍間服瀉青丸,八劑而目開翳已去矣。凡眼科點洗藥,概屏不用,惟以橄欖核磨汁,敷上皮而已。

蓋嬰幼柔脆,點洗之藥,必有所傷故也。

費建中治一女,三歲,痘稀而綻突紅潤,似可弗藥,但烈熱如炮,叫喊不絕,左目焮腫如桃,以大黃、生地、荊芥、甘菊、赤芍、黃連、木通、地丁、青皮,連進三朝,始身涼神靜,目亦無恙。(痘後目翳,用荔枝肉搗膏,貼囟門上即愈。但已過百日則不效。)

白話文:

[目]

徐仲光治療一個孩子痘症痊癒後,眼睛黑眼珠上剛開始出現細小的白色斑點,大便通暢,但午后卻發熱。他用雞內金、花粉、威靈仙煮食服用,結果瞳孔卻高高腫脹突出,眼白也紅腫。徐仲光於是使用瀉青丸煎服,同時服用羽皇散,五六劑藥後痊癒。

另一個孩子眼白長了翳膜,逐漸遮蓋黑眼珠,連續服用去風去翳、涼血清熱等藥物都沒效,於是使用瀉青丸和羽皇散,間歇服用幾劑就痊癒了。羽皇散的組成是:鵝不食草鹽水炒乾、白蒺藜各二兩,穀精草、石決明各二兩,旋覆花、蟬蛻、川芎、龍膽草各五分,羊膽三個,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二錢,用鹽湯送服。

萬密齋治療蕭別駕的女兒,痘症痊癒後不忌口吃肥膩的食物。當地風俗,人生病必服用附子,吃公雞肉,灸關元穴。勸阻她不聽,後來雙眼出現如同潰爛般的病變,這是毒素發於肝臟,肝火旺盛所致。有人說:眼睛上下眼瞼屬於脾臟,脾臟也熱嗎?萬密齋說:這是因為淚水不斷流出,浸淫導致潰爛。於是使用去除了大黃的瀉青丸,加入柴胡、黃芩、密蒙花,製成蜜丸,服用半年痊癒。(蕭氏為江西人,此風俗至今依然存在。)

雷邑巫孫得了痘症,七天後痘疹凹陷,雖然痘疹已經冒出來,但毒性仍然很重。想要解毒,但病人本身中氣虛弱,又擔心痘疹凹陷;想要補益中氣,又怕助長毒火,進而傷害眼睛。不如節制飲食,注意寒溫,等待自行痊癒。他不聽勸,服用人參、黃耆溫補的藥物,結果雙目失明。

王司訓的兒子,痘症痊癒後雙眼怕光,這是肝火太旺盛,應該服用瀉肝散,再加入柴胡、蟬蛻、黃芩。第一次服用時用酒浸泡大黃,孩子嫌苦不肯服用,結果真的患上內障而失明。

蕭氏的兒子痘症痊癒後,眼睛長了白色翳膜。醫生說:這是痘疤,治療無效。結果真的失明了。

徐淑道得了痘症沒有出疹,服用陳氏木香散一劑。醫生說:這是錯誤的,一定會損傷眼睛。結果一隻眼睛失明了。

周氏的女兒痘症痊癒後,眼睛閉合睜不開。醫生說:痘症痊癒沒有餘毒,一定是羞明症。於是試驗,在黑暗的地方眼睛就能睜開,向著明亮的地方就閉合,而且不流淚,這是肝經火邪未除。於是使用羌活、防風、當歸尾、川芎、柴胡、蔓荊子、密蒙花、生甘草、淡竹葉,一劑藥後眼睛就睜開了,全身痘疤腫脹凸起。再次服用四物湯,加入荊芥、防風、人參、連翹、甘草而痊癒。

周氏的兒子九歲,痘症痊癒後外出,突然頭腫,雙眼睜不開,這不是毒素,而是風熱。於是使用羌活、防風、升麻、柴胡、川芎、當歸、藁本、蔓荊子、細辛、甘菊、黃芩治療,痊癒了。

王肯堂治療他的兒子懋鋙,痘症痊癒後雙眼長了翳膜,特別怕光,窗戶都用衣被遮蓋。如果強行讓孩子在明亮處睜開眼睛,就會看到白色的膜已經完全覆蓋了黑眼珠,淚水像泉水一樣湧出。兒科、眼科醫生都束手無策,宣告治療無效。於是閉門思考:眼睛是清陽之氣經過的地方,突然出現翳膜,是濁陰之氣侵犯所致。濁陰之氣不敢與陽氣抗衡,所以特別怕光。於是用黃耆來幫助清陽之氣做君藥,生地、當歸滋養眼睛真血做臣藥,羌活、獨活、防風、川芎、白芷、甘菊、薄荷升清陽之氣,黃芩、豬膽汁、車前子、茯苓下降濁陰之氣做佐藥,同時間歇服用瀉青丸,八劑藥後眼睛就睜開了,翳膜也消失了。各種眼科點洗藥物全部不用,只用橄欖核磨成汁,敷在眼皮上。

因為嬰兒嬌嫩,點洗藥物必定會有損傷。

費建中治療一個三歲的女童,痘疹稀疏而突出紅潤,好像可以不用藥,但高熱像火燒一樣,哭喊不止,左眼腫脹得像桃子一樣大。於是使用大黃、生地、荊芥、甘菊、赤芍、黃連、木通、紫花地丁、青皮,連續服用三天,才身體涼爽,精神安靜,眼睛也痊癒了。(痘後眼翳,可用荔枝肉搗成膏,貼在囟門上即可痊癒。但超過一百天就無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