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五·產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產後 (9)

1. 感症

季冬,孫晝三仲媳,因兒女過多,不欲產乳,胎前屢用下胎藥,不應。娩後三朝,亦發寒熱,兼以痛瀉無溺,瀉出者皆黑色,醫視為瘀,予回生丹等藥,已漸愈。惟寒熱間作未已,至八朝,延余診之,右寸關大而乏韻,且有靜中一躍之象,及視其神氣頗安,胎色薄黃,略思粥食。診視甫畢,前醫適來,余謂脈甚不佳,恐有猝變。

彼診之云:較昨已大和矣,必無害也。余唯唯而退,主人似訝余之太無能也,勉強送余出門。余復謂曰:元氣太傷,不可再服峻藥也。聞夜間寒熱復來,腹痛又作,仍以回生丹下之,越日而殞。)

來天培治潘氏婦,季夏,產後二十餘日,患寒熱便血,惡露未淨。而專科與香薷飲四劑,服後反嘔吐頭眩,腹痛自汗,噁心發熱,氣促發斑,色微紅,兩頰淡紅。診之,左脈如絲,右脈沉細,此虛而兼感,嘔吐傷胃,肝木乘相火刑金,肺氣受傷,上下拒格之症也。治宜活血滋陰,行氣舒脾,散氣降逆,托裡化斑之劑。

用牛膝、茯苓、杞子、當歸、紅花、黃耆、川芎、木香、香附、廣皮、半夏曲、生薑,一劑諸症大減,六脈和緩。但微嗽眩暈,心跳,胸膈不舒,此邪去正虛所致也。前方去川芎、木香、牛膝,加茯神、丹參、杏仁、貝母,二劑前症盡除。惟心跳頭暈,改用歸脾湯去人參、木香,加防黨參、杞子、白芍,調理而愈。

白話文:

[感症]

冬天,孫家三房的媳婦,因為孩子太多,不想哺乳,懷孕期間多次服用墮胎藥,但沒有成功。生產後三天,也出現寒熱,並伴隨腹痛、腹瀉和尿少,排出的糞便都是黑色的。醫生診斷為瘀血,給她服用回生丹等藥物,病情已漸漸好轉。但是寒熱反覆發作沒有停止,到第八天,家人請我診治。我診脈發現,右手寸關脈很大但無力,而且脈象在靜止中突然跳動一下,但病人精神狀態還算不錯,臉色略黃,能吃點粥。診脈結束後,之前的醫生剛好過來,我說脈象很不好,擔心會有突然的危險。

那位醫生診脈後說:比起昨天已經好多了,一定沒事的。我只好點頭離開,主人家好像很懷疑我的能力,勉強把我送出門。我又說:元氣受損太厲害了,不能再服用峻猛的藥物。聽說晚上寒熱再次發作,腹痛也加重,還是服用回生丹,第二天就去世了。

潘氏婦女,夏天,生產後二十多天,患有寒熱、便血,惡露未淨。專科醫生給她用香薷飲四劑,服用後反而嘔吐、頭暈、腹痛、自汗、噁心、發熱、氣促、身上出現紫斑,顏色略紅,兩頰也略紅。我診脈,發現左脈像細線一樣,右脈沉細,這是虛弱又兼受外邪的症狀,嘔吐傷了胃,肝木乘克心火,心火又克肺金,肺氣受損,導致氣機上下不通暢。治療應該以活血滋陰、行氣舒脾、散氣降逆、托裡化斑為原則。

我用了牛膝、茯苓、枸杞子、當歸、紅花、黃耆、川芎、木香、香附、廣皮、半夏曲、生薑,一劑藥後,各種症狀明顯減輕,六脈也變得平和。但是病人還略有咳嗽、頭暈、心悸、胸悶,這是邪氣去除後正氣虛弱造成的。於是在之前的藥方中去掉川芎、木香、牛膝,加入茯神、丹參、杏仁、貝母,兩劑藥後,之前的症狀全部消除。只是還剩心悸和頭暈,於是改用歸脾湯,去掉人參、木香,加入黨參、枸杞子、白芍,調理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