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二 (30)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30)

1. 針灸

東方之民,多病癰瘍,其治宜砭石。砭石之來,始自於此。扁鵲有云:病在脈血者,治之以砭石。是故一切腫疾,悉宜鐮割足小指下橫紋間。腫在左則割左,在右則割右,血少出則瘥。以至疔腫、癰瘍、丹毒、瘭疽、代指耑病、氣痛流腫之類,皆須出血者,急以砭石砭之。大抵砭石之用,其法必瀉。

若在冬時,人氣閉塞,則用藥而少針石。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苟緩於針石,則毒氣內攻,腐壞筋骨,穿通臟腑矣。治石疔瘡,則忌瓦礫磚石之類。治刀鐮疔瘡,則忌鐵刀傷割。若是者,可以藥治也。《素問》又曰:人病頸癰,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此蓋同病異治也。

夫癰疽之氣弱者,宜針開除去之,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若然,則砭石九針之用,各有所利。善治血脈之變,癰疽之病者,當審輕重而制之。(並《聖濟總錄》,自王執中下。)

白話文:

針灸

古代東方人,許多患有癰疽等疾病,治療方法常用砭石。砭石療法由此而來。扁鵲說過:脈絡血液有病,就用砭石治療。所以,各種腫脹疾病,都適合在小指下方橫紋之間進行刮割。腫脹在左側就割左側,在右側就割右側,少量出血就能痊癒。像疔腫、癰疽、丹毒、瘭疽、手指末端疾病、氣痛腫脹等,都需要放血的,就趕緊用砭石刮治。總之,砭石的使用方法,一定是瀉法。

如果在冬天,人體氣機閉塞,就應該用藥物治療,而少用針灸和砭石。所謂少用針灸和砭石,並不是指癰疽不用治療。癰疽不能及時治療,如果延緩針灸和砭石治療,毒氣就會內攻,腐蝕筋骨,穿透臟腑。治療石頭引起的疔瘡,忌用瓦礫磚石之類的東西。治療刀鐮引起的疔瘡,忌用鐵刀傷割。如果是這樣,可以用藥物治療。《素問》也說:人患頸部癰腫,可以用砭石治療,也可以用針灸治療都能治癒,這說明同種疾病可以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癰疽的毒氣較弱的,宜用針灸疏通去除;毒氣較盛,血液瘀積的,宜用砭石瀉血。這樣,砭石和九針的使用,各有其優勢。善於治療血脈異常和癰疽疾病的人,應該根據病情輕重來決定治療方法。(摘自《聖濟總錄》,王執中以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