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4)

1. 咽喉

李王公主患喉癰數日,腫痛,飲食不下。才召到醫官,言須針刀開口,方得潰破。公主聞用針刀,哭不肯治,痛逼水穀不入。忽有一草澤醫曰:某不使刀針,只用筆頭蘸藥癰上,霎時便潰。公主喜,遂令召之。方兩次上藥,遂潰出膿血一盞余,便覺痛減,兩日瘡無事。今傳其方:醫云乃以針系筆心中,輕輕畫破腫處,乃潰散耳。

(《名醫錄》。此與舊案苑九思法同。凡喉病當用針者,此法甚妙,故首錄之。)

元祐五年,自春至秋,祁黃二郡人患急喉痹,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黃州推官潘昌言,得黑龍膏方,救活數千人。其方治九種喉痹,用大皂角四十梃,切,水三斗,浸一夜,煎至一斗半,入人參末半兩,甘草末一兩,煎至五升去渣,入無灰酒一升,釜煤二匙,煎如餳,入瓶封埋地中一夜。每用溫酒化下一匙,或掃入喉內。

取惡涎盡為度,後噙甘草數片。(《本草綱目》。)

孫兆治文潞公,一日喉腫,翰林咽喉科治之,經三日愈甚。上召孫治之,孫曰:須得相公判筆一管,去筆頭,水沾筆點入喉便愈。孫隨手便刺,相公昏僕,不省人事,左右皆驚愕流汗。孫曰:非我不救相公。須臾更嘔出膿升余,旬余乃平復如故。見上,上喜曰:孫兆良醫,甚有手段。(即前草澤醫針法。)

孫押班治都知潘元從喉閉,孫以藥半錢吹入喉中,少頃吐出膿血立愈。潘詣孫謝曰:大急之患,非公不能救,救人之急,非藥不能療。贈金百兩,願求方,以濟非常之急。孫曰:用豬牙皂角、白礬、黃連各等分,置新瓦上焙乾為末。即授以方,不受所贈。(《萬病回春》。其方已見舊案。)

竇材治一人患喉痹,痰氣上攻,咽喉腫塞,灸天突五十壯,即可進粥,服姜附湯一劑即愈。此治肺也。

一人患喉痹,頤頷粗腫,粥藥不下,四肢逆冷,六脈沉細,急灸關元穴二百壯,四肢方暖,六脈漸生。但咽喉尚腫,仍令服黃藥子散,吐出稠痰一合乃愈。此治腎也。

一人患喉痹,六脈細,為灸關元二百壯,六脈漸生。一醫曰:此乃熱症,復以火攻,是抱薪救火也。遂進涼藥一劑,六脈復沉,咽中更腫。醫計窮,用尖刀於腫處刺之,出血一杯而愈。蓋此症忌用涼藥,痰見寒則凝,故用刀出其肺血,而腫亦隨消也。

張子和治一婦人,病咽喉腫塞,漿粥不下,數日腫不退。藥既難下,針亦無效。以當歸、荊芥、甘草,煎使熱漱之,以冷水拔其兩手。不及五六日,痛減腫消,飲食如故。咽喉之病甚急,不可妄下針藥。

樓全善治一男子喉痹,於大溪(疑即太谿。)穴,刺出黑血半盞而愈。由是言之,喉痹以惡血不散故也。凡治此疾,暴者必先發散。發散不愈,次取痰。不愈,又次取汙血也。

白話文:

咽喉

李王公主患喉癰數日,腫痛難忍,無法進食。召來御醫,說必須用針刀切開膿腫才能治癒。公主聽到要用針刀,害怕哭泣拒絕治療,疼痛難當,飲食全無。突然,一位民間醫生說:「我不需要用刀針,只用筆尖沾藥塗抹在腫塊上,很快就能使膿腫潰破。」公主很高興,於是請他治療。只用了兩次藥,膿血便流出約一盞的量,疼痛也減輕許多,兩天後病就好了。現在將其方法傳下來:醫生說是用針扎在筆杆中間,輕輕劃破腫脹的地方,膿腫自然就會潰散。

元祐五年,春天到秋天,祁州和黃州的人患急喉痹的人很多,十之八九都死了,病情嚴重者甚至半天或一天就死去。黃州推官潘昌言得到黑龍膏的方子,救活了數千人。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九種喉痹,用大皂角四十根,切碎,加水三斗,浸泡一夜,煎至一斗半,加入人參末半兩,甘草末一兩,煎至五升,去渣,加入無灰酒一升,釜煤兩匙,煎成膏狀,裝入瓶中,埋在地下過夜。每次用溫酒化開一匙服用,或者用棉簽沾藥掃入喉嚨內。直到惡心的濃痰完全排出為止,之後含服幾片甘草。

孫兆醫治文潞公,有一天喉嚨腫脹,翰林院的咽喉科醫生治療了三天,病情反而加重。皇帝召孫兆來治療,孫兆說:需要相公的毛筆一支,去掉筆頭,用水沾濕筆尖點入喉嚨就能治癒。孫兆隨手就刺,文潞公當即昏倒,不省人事,周圍的人都驚慌失措,滿頭大汗。孫兆說:這不是我不救相公,片刻之後,文潞公吐出大量的膿液,十多天後才完全康復。文潞公向皇上稟報此事,皇上很高興地說:孫兆是位好醫生,醫術高明。

孫押班治療都知潘元從喉嚨阻塞,孫押班用半錢藥吹入喉嚨中,一會兒工夫,潘元從就吐出膿血,病就好了。潘元從去拜謝孫押班,說:這種危急的病情,只有您才能救治,救急治病,非藥物不可。潘元從贈送一百兩黃金,想求得藥方,以備不時之需。孫押班說:用豬牙皂角、白礬、黃連各等份,放在新的瓦片上焙乾研成粉末。於是把藥方給了他,並沒有接受他的黃金。

竇材治療一位患者患喉痹,痰氣上逆,咽喉腫脹阻塞,在膻中穴灸五十壯,病人就能進食粥,服用附子湯一劑就好了。這是治療肺部的方法。

一位患者患喉痹,下巴和臉頰腫脹,無法進食,四肢冰冷,脈象沉細,急灸關元穴二百壯,四肢才感覺溫暖,脈象逐漸恢復。但咽喉仍然腫脹,又讓他服用黃藥子散,吐出稠厚的痰液一合後才痊癒。這是治療腎部的方法。

一位患者患喉痹,脈象細弱,灸關元穴二百壯,脈象逐漸恢復。一位醫生說:這是熱症,再用火攻,就像抱薪救火一樣。於是給他服用涼藥一劑,脈象又變成了沉細,咽喉腫脹得更厲害。醫生束手無策,用尖刀在腫脹處刺破,流出一杯血後就好了。原來這種病忌用涼藥,寒邪會使痰凝結,所以用刀放出肺部的淤血,腫脹也就消退了。

張子和治療一位婦人,患咽喉腫脹阻塞,無法進食,腫脹數日未消退。藥物難以下嚥,針灸也無效。於是用當歸、荊芥、甘草煎水熱敷,用冷水擦拭她的雙手。不到五、六天,疼痛減輕,腫脹消退,飲食恢復正常。咽喉疾病非常危急,不可隨便用針藥治療。

樓全善治療一位男子患喉痹,在太谿穴刺出血黑色的血半盞後就好了。由此可見,喉痹是因為瘀血不散造成的。凡是治療這種疾病,急性期必須先發散。發散後還不治癒,就要化痰。如果還不行,就要清除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