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七 (6)
卷十七 (6)
1. 目
一人拳毛倒睫,用木鱉子一個,去殼為末,綿裹塞鼻中。左塞右,右塞左,一二夜其睫自分。(《治法匯》。)
陸肖愚治孫憲副夫人,因怒氣,患兩目赤痛,兩太陽亦痛,治及半月,赤痛益劇,且腫大如桃,經行數日不止,大便數日不行,飲食不進,頭眩吐逆。脈之,左弦右滑,上下俱陽分有餘。曰:相火寄位於肝膽,怒氣觸之,其發如龍雷,不可逆折。病雖上劇而下緩,然實因下而逆於上也。
用醋炒柴胡、青皮、吳茱萸、炒黃連、鹽水炒黃柏、酒炒黃芩、白芍、丹皮、青黛、竹茹為煎劑,以抑青丸合龍薈丸,一日夜煎丸各二服,遂減大半。第大便未行,經血未止,煎劑仍前,以抑青丸合潤字丸投之,便行極澀,進粥安睡,明日諸症俱愈,後以清氣養榮湯調理之。
一老人年八十四,夜能細書。詢之云:得一奇方,每年九月二十三日,桑葉洗目一次,永絕昏暗。(宜五月五日、六月六日、立冬日採者佳。)
倪新溪母陶氏,哭子喪,失明已十一年。忽一人踵門曰:吾能療瞽。時其孫上成均,宗黨會餞俱在。其人曰:諸君但少留此視之。發囊出針,針其目兩眥,目頓能見物,撫其孫頂曰:吾久不睹,汝今成人矣。新溪德之,手百金謝,其人不受而去,眾以為神。(《云間雜誌》。)
九江有夫毆其婦,致雙睛突出。適有兵過其門,令勿動,取手巾水濕盛睛旋轉,使其系不亂,然後納入,即以濕巾裹住,令三日勿開。其婦性急,閉二日,遂解巾,眼好如故。但遇風寒,常發痛。云:解早之故也。(《奇疾方》,王帶存抄輯。)
晉顧含養嫂失明,嘗藥視膳,不冠不食。嫂目疾須用蚺蛇膽,含計盡不得。有一童子以一合授含,開乃蚺蛇膽也。童子出門化為青鳥而去,嫂目遂瘥。(《晉書》。)
王叔權云:(即執中也。)予遊學會稽,早觀書,辰牌方食,久之患目澀,倦遊而歸,同舍遺以鹽精,數次揩目而疾除。鹽精且爾,則青鹽之治目固也。古方用青鹽揩牙,因掬在手洗目,而目明。鹽精乃鹽倉地下之精英。(《資生經》。)
唐丞相李恭公扈從,在蜀中日患眼,或澀,或生翳膜,或即疼痛,或見黑花如豆大,累累數日不斷,或見如飛蟲翅羽,百方治之不效。僧智深云:相公此病,緣受風毒。夫五臟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腎是肝之母,今腎受風毒,故令肝虛。肝虛則目中恍惚,五臟亦然。
腳氣、消中、消渴、諸風等,皆由腎虛也,(此僧深得經旨,雖未能暢發所以,終是唐人高手。諸說紛紛,徒亂人意耳。)地黃丸悉主之。用生地黃、熟地黃各一斤,石斛、防風皆去蘆,枳殼炒去穰,牛膝酒浸,杏仁去皮尖各四兩。上為細末,不犯鐵器,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以豆淋酒下五十丸。
白話文:
[目]
一人睫毛倒插,用一個木鱉子去殼磨成粉,用棉花裹住塞進鼻孔。左鼻孔塞右邊,右鼻孔塞左邊,一兩個晚上睫毛就會自己分開。(《治法匯》)
陸肖愚治療孫憲的妻子,因為生氣導致雙眼紅腫疼痛,太陽穴也痛,治療半個月後,紅腫疼痛更加劇烈,腫得像桃子一樣大,月經持續幾天不止,大便也幾天不通,吃不下東西,頭暈想吐。把脈後發現,左脈弦數,右脈滑數,上下皆陽氣過盛。他說:相火(心火)停留在肝膽,怒氣刺激它,發作起來就像龍捲風雷電一樣猛烈,不可逆轉。病情雖然上面很嚴重,下面卻緩和,但實際上是下面有問題導致上面發病的。
於是用醋炒柴胡、青皮、吳茱萸、炒黃連、鹽水炒黃柏、酒炒黃芩、白芍、丹皮、青黛、竹茹煎服,並服用抑青丸和龍薈丸,一天一夜服用各兩劑,病情減輕了一大半。但是大便仍然不通,經血也沒止住,繼續用之前的藥方煎服,並服用抑青丸和潤字丸,大便通暢但很澀,病人吃了粥後安穩睡了一覺,第二天所有症狀都痊癒了,之後再用清氣養榮湯調理身體。
一位八十四歲的老人,晚上還能寫字。詢問後得知:他得到一個奇方,每年九月二十三日用桑葉洗眼睛一次,就能永遠避免眼睛昏暗。(最好選擇五月五日、六月六日、立冬這天採摘的桑葉。)
倪新溪的母親陶氏,因為哭喪子而失明十一年。突然有一天,有人登門說:我能治好你的眼疾。當時她的孫子上學堂,宗族親戚都在送行。那人說:各位稍等片刻,看看效果。他打開藥囊拿出針,在老太太的眼角處扎針,眼睛馬上就能看見東西了,然後摸著她孫子的頭說:我很久沒看見東西了,你現在長大了。倪新溪很感激他,拿出百金謝他,但他拒絕了就走了,大家都認為他是神仙。(《云間雜誌》)
九江有一位丈夫毆打妻子,導致妻子雙眼球突出。剛好有士兵路過他們家門口,命令她不要動,用沾了水的毛巾包裹眼球,輕輕旋轉,使其眼球不亂,然後再放回去,用濕毛巾包好,命令她三天不要睜眼。她性子急,只閉了兩天就解開毛巾,眼睛恢復如初。但是遇到風寒,眼睛就經常疼痛。說是因為解開毛巾太早的緣故。(《奇疾方》,王帶存抄輯)
晉朝的顧含照顧嫂子,嫂子失明了,顧含親自煎藥、準備飯菜,不戴帽子也不吃飯。嫂子的眼疾需要蚺蛇膽治療,顧含想盡辦法也找不到。有一個童子送給顧含一合蚺蛇膽,童子出門後就變成青鳥飛走了,嫂子的眼睛也好了。(《晉書》)
王叔權說:(也就是執中)我遊學到會稽,早起讀書,辰時才吃飯,時間長了眼睛乾澀,疲倦地回家,同舍的人送給我鹽精,我用它幾次擦眼睛,病就好了。鹽精如此有效,那麼青鹽治療眼睛的效果當然也是很好的。古代方劑用青鹽刷牙,然後用手掬水洗眼睛,眼睛就會明亮。鹽精是鹽倉地下精華。(《資生經》)
唐朝丞相李恭公扈從,在蜀地時眼睛每天都疼痛,有時乾澀,有時長出翳膜,有時劇烈疼痛,有時看到像豆子大小的黑點,連續幾天不斷,有時看到像飛蟲翅膀一樣的東西,用了各種方法治療都沒效。僧人智深說:相公的病,是受了風寒。五臟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腎是肝的母親,現在腎受了風寒,所以導致肝虛。肝虛則眼睛就會模糊不清,五臟也是一樣的道理。
腳氣、消渴、各種風病,都是因為腎虛。(這位僧人深諳經義,雖然沒有詳細解釋原因,但確實是唐朝的高手。其他眾說紛紜,只會混淆視聽。)地黃丸可以治療這些疾病。用生地黃、熟地黃各一斤,石斛、防風(去蘆根)、枳殼(炒去瓤)、牛膝(酒浸)、杏仁(去皮尖)各四兩。研成細末,不要用鐵器,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用豆漿酒送服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