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垣醫案》~ 卷五 (2)
卷五 (2)
1. 徐學士檢老患腸風下血數桶後委頓而右脅極痛(有發明)
再三日,兩胯果發興塊,如棋子大者數枚,且痛。予業已制蠟礬丸以待,至是授服之。瘡果遍身大發,兩腿為甚,一月餘而瘳。公始信予防毒之言不謬,披愫交歡,且作序識勝,期與終身不替云。
白話文:
三天後,徐學士的兩邊胯部果然長出數個像棋子般大小的腫塊,而且疼痛。我之前已經準備好蠟礬丸,此時便給他服用。 之後,他的瘡瘍遍布全身,以雙腿最為嚴重,一個多月後才痊癒。徐學士這才相信我之前關於預防毒邪的說法沒有錯,於是彼此坦誠相待,非常高興,還特地寫序來記錄此事,並希望我們能永遠保持友誼。
2. 吳儀制主政尚卿先生患肺經痰火症更兼鼻衄
吳儀制主政尚卿先生,柱史安節公公子也。弱冠時,病鼻塞不能噴者四年,且衄,寒月更甚,口渴,咽喉邊有痰核,脈之右寸關洪滑。予曰:此肺經痰火症也。與前胡、秦艽、葛根、薄荷、石膏、天花粉、玄參、貝母、山梔子、甘草、白藥子、桔梗、丹皮、四帖而衄止。夜與牛黃三清丸數粒噙之,鼻氣即通利能嗅,噙未旬曰痊愈。
先生初年績學,心專志一,不知寒暑,致有塞衄疾。又萬曆己卯庚辰,郡邑試皆首選,如此者再,而皆不得籍名學宮,益郁然不適。予時把臂語之曰:先生何以一儒冠為汲汲。據脈,科甲當不在尊君下,即館中二友亦金馬客也。依愚見,史先登,公次之,吳又次之,日後當以斯言為左券,毋相忘。
後三公先後登第,一如予言。萬曆戊戌春,余應吳宮詹召,公暨史玉老不爽前言,皆為予撰《玄珠》序,而紀其事,以見一時良遇云。
白話文:
吳儀制大人主政期間,尚卿先生,也就是柱史安節公的公子,年輕時生病,鼻子堵塞不能打噴嚏,持續了四年,而且經常流鼻血,寒冷的天氣更嚴重,口渴,咽喉旁邊有痰結,把脈發現右手寸關脈洪大而滑動。我說:這是肺經的痰火症。我開了前胡、秦艽、葛根、薄荷、石膏、天花粉、玄參、貝母、山梔子、甘草、白藥子、桔梗、丹皮這些藥,連服四帖,流鼻血就停止了。晚上再讓他含服幾粒牛黃三清丸,鼻子就通暢能聞到氣味了,含服不到十天就痊癒了。
這位先生年輕時專心學習,一心一意,不顧寒冷或炎熱,才導致了鼻子堵塞和流鼻血的疾病。又在萬曆己卯年和庚辰年,參加郡邑考試都得到第一名,像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兩次,卻都無法進入官學,因此更加鬱悶不快。我當時拉著他的手臂對他說:先生為何如此汲汲營營於一個儒生的頭銜呢?我根據你的脈象判斷,你考取功名絕對不會在你父親之下,即使是你同館的兩位朋友,未來也都會是高官。依我看來,史先生會先考中,你第二,吳先生第三,日後你們可以用我今天說的話來驗證,不要忘了。
後來這三位先生先後都考中了,正如我所說的一樣。萬曆戊戌年春天,我應吳宮詹的召喚,尚卿先生和史玉老都沒有忘記我之前說過的話,都為我撰寫了《玄珠》的序文,並且記錄了這件事,以見證當時大家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