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壽

《重訂靈蘭要覽》~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外兄賀晉卿因有不如意事,又當勞役之後,忽小腹急痛欲溺,溺中有白物如膿並血而下,莖中急痛不可忍,正如滯下後重之狀,日數十行,更數醫不效,問方於余。余作瘀血治,下以牛膝四兩,去蘆酒浸一宿,長流水十二碗,煎至八碗,再入桃仁(一兩去皮尖炒),紅花二錢五分,當歸梢一兩酒浸,赤芍藥一兩五錢,木通一兩,生甘草二錢五分,苧麻根二莖,同煎至二碗去渣,入琥珀末二錢,麝香少許,分作四服,一日夜飲盡,勢減大半。按:《素問·奇病論》云:病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

今瘀血雖散,宜用地黃丸加菟絲子、杜仲、益智仁、牛膝之屬,補腎陰之不足,以杜復至。因循未及修治,遂不得全愈。或閉或一夜數十起,溺訖痛甚,逕服前丸,及以補腎之藥入煎劑調理而安。從兄淳甫得淋疾,日數十溲,略帶黃,服五苓散頓減。因腹中未快,多服利藥三五日,復忽見血星,醫以八正散治之不應,索方於余。

詢知其便後時有物如膿,小勞即發,診得六脈俱沉細尤甚,此中氣不足也,便後濃血,精內敗也。經云:中氣不足,則溲便為之變。宜補中益氣湯,加順氣之藥,以滋其陽。六味地黃丸,疏內敗之精,以補其陰。更加五味子斂耗散,牛膝通血脈,終劑而安。此余初學醫時所錄,以用藥頗中肯綮,故存之。

小便黃赤,有寒熱虛實之別。《素問》曰:諸病水液渾濁,皆屬於熱。宜黃柏、知母之類治之,此熱症也。《脈經》云:尺澀足脛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湯,此寒症也。《素問》云:胃足陽明之脈盛,則身已前皆其有餘。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宜降胃火。又云:肝熱病者,小便先黃,宜降肝火,皆實症也。

又云:肺手太陰之脈,氣虛則肩背痛而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宜補中益氣湯之類,又補肺氣。又云:冬脈者,腎脈也。冬脈不及,則令人眇中清,脊痛,小便變,宜地黃丸之類以助腎脈,此虛症也。小便遺失,責在肺不在腎,蓋肺者腎之上源,又其母也,上源治則下流約矣。

《甲乙經》云:肺脈不及,則少氣不足以息,卒遺失無度。故東垣云:宜安臥養氣,禁勞役,以黃耆、人參之類補之。不愈,當責有熱,加黃柏、生地。

淋有五種,氣、血、砂、膏、勞。今莖中疼痛,乃血瘀為患,用血藥獲效,是治其源也。若點滴澀痛,為津液涸,莖中挾膿者,乃中氣不足,且肺為水之上源。若肺虛氣不上承,亦為淋也。《治驗錄》辨之晰矣。

白話文:

我的外甥賀晉卿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又剛好在勞累工作之後,突然感到小腹劇烈疼痛,很想小便,小便中有像膿一樣的白色物質,還帶有血,排尿時陰莖劇烈疼痛難以忍受,就像痢疾後有裡急後重的感覺,一天排尿數十次,看過許多醫生都沒效果,就來問我該怎麼辦。我認為是瘀血造成的,就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讓他用牛膝四兩,去除蘆葦浸泡在酒中一晚,加入十二碗長流水,煎到剩八碗,再加入桃仁(一兩,去皮尖炒過),紅花二錢五分,當歸尾一兩(用酒浸泡),赤芍藥一兩五錢,木通一兩,生甘草二錢五分,苧麻根二根,一起煎到剩兩碗,濾掉藥渣,再加入琥珀粉二錢,少量麝香,分成四次服用,一天一夜喝完,情況就減輕了大半。

《素問·奇病論》說:「有的病會小便量少,一天卻小便數十次,這是氣不足的緣故。」現在雖然瘀血散開了,應該用六味地黃丸加上菟絲子、杜仲、益智仁、牛膝等藥材,來補腎陰的不足,避免復發。因為沒有及時調理,所以沒能完全痊癒。有時小便不通,有時一晚上起來小便數十次,小便完後疼痛加劇,直接服用先前的藥丸,並用補腎的藥材加入煎劑中調理,病就好了。

我的堂兄淳甫得了淋病,一天小便數十次,稍微帶點黃色,服用五苓散後情況立刻減輕。但是因為肚子還是不舒服,又多服用了利尿的藥三五天,結果又突然看到尿中有血絲,醫生用八正散治療沒有效果,就來找我求藥方。

我詢問後得知他小便後時常有像膿一樣的東西,稍微勞累就會發作,把脈發現他六脈都沉細無力,而且特別明顯,這是中氣不足的表現,小便後有濃血,是精液內敗壞的緣故。醫書說:「中氣不足,則小便就會發生變化。」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理氣的藥材,來滋養陽氣。再用六味地黃丸,來疏導內敗的精液,補足陰氣。再加上五味子來收斂耗散的精氣,用牛膝來疏通血脈,最後病就痊癒了。這些是我剛學醫時記錄的,因為用藥很對症,所以把它保存下來。

小便黃赤,有寒熱虛實的區別。《素問》說:「各種疾病導致小便渾濁,都屬於熱症。」應該用黃柏、知母之類的藥材來治療,這是熱症。《脈經》說:「尺脈澀,腳和腿冰冷,小便赤黃,應該服用附子四逆湯」,這是寒症。《素問》說:「胃足陽明經的脈氣旺盛,身體前方都感覺有餘。」胃氣旺盛就會容易餓,小便顏色黃,應該降胃火。又說:「肝熱的人,小便會先變黃」,應該降肝火,這些都是實症。

又說:「肺手太陰經的脈氣虛弱,就會肩背疼痛發冷,氣短,呼吸不足,小便顏色改變。」應該用補中益氣湯之類的藥材,來補肺氣。又說:「冬脈是腎脈。」冬脈虛弱不足,就會腰脊疼痛,小便變色,應該用地黃丸之類的藥材來幫助腎脈,這是虛症。小便失禁,責任在肺不在腎,因為肺是腎的源頭,又是腎的母親,源頭治理好了,下游自然就會順暢。

《甲乙經》說:「肺脈虛弱不足,就會氣短,呼吸不足,突然失禁小便。」所以東垣說:「應該安靜臥床養氣,禁止勞累,用黃耆、人參之類的藥材來補氣。如果沒好轉,就應該考慮有熱,加上黃柏、生地。」

淋病有五種,氣淋、血淋、砂淋、膏淋、勞淋。現在陰莖疼痛,是瘀血引起的,用活血的藥物就有效,這是治好了病根。如果排尿時點滴澀痛,是因為津液乾涸,陰莖中帶有膿液,是因為中氣不足,而且肺是水的源頭。如果肺虛氣無法上升,也會造成淋病。《治驗錄》對這些都有詳細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