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醫案合刻》~ 卷三 (3)
卷三 (3)
1. 桂附八味丸
佞布之人多嗜,積鬱之人多火,久而久之,怫鬱之性,飈發波掀,若狂若魅,藥石既不能與,先與丹藥焚於室中,以辟易其狂悖可也。
如意丹七丸
鬚眉自落,皮毛淖澤,脈來浮澀,此風也,非衰白也。三十六種,同出異名,非淺可之疾,夏月宜食香風蛇,即俗名黑風蛇也,與雞煮食之。
白歸身,白麻,赤芍,生地,旱蓮草,殭蠶,銀花,茺蔚子,夏枯花
頭痛,窅不見人為一忌。肝風,嘔吐膽汁為一忌。相與有年,知己惟此一人,豈宜坐視!條得挽回為妙,然固有數存焉者矣。
溫膽湯去枳實,加天麻、鉤藤、桑葉。
是證究屬肝風,則厥陰一經,未易制也。在古法,有鎮攝一法,有培土御之一法,所以東垣有半夏天麻湯,而景岳又撰左歸以補其關略。今二法皆不能純用之矣。擬出入一方備採。
人參,焦術,茯苓,柏子仁,半夏,陳皮,熟地,白歸身,炙草,鱉甲
久咳移邪犯胃,因咳而肺肅無權,故氣升逆,勿用瀉損肺氣之藥。
水梨去心帶皮搗爛,絲綿濾清,慢火熬成膏,收入瓷缸內,蠟封口,每日開水送五錢。
陽明脈實,氣急而喘,壯火食氣,消爍真陰,夏氣開張而劇,剝棗時坦境也。此刻不能他圖,姑與溫膽湯,少衰其熱,以保傷金。
白話文:
[桂附八味丸]
那些情緒起伏大、容易激動的人,常常有過度的慾望,而內心積鬱的人,則常有火氣。長時間下來,這種抑鬱的性情一旦爆發,就像波濤洶湧,行爲可能變得瘋狂或異常,一般的藥物可能無法有效控制。此時,可以先在房間內焚燒一些丹藥,讓藥物的氣味來平息他們的狂躁情緒。
如意丹七粒。
如果眉毛和鬍鬚自行脫落,皮膚失去光澤,脈象浮滑且澀滯,這可能是風邪所致,並不是因爲衰老或白髮。這種病症有三十六種不同的表現,名稱各異,不是淺顯易治的疾病。在夏季,建議食用香風蛇,也就是俗稱的黑風蛇,與雞肉一起烹煮食用。
治療的藥材包括:白芍、白麻、赤芍、生地、旱蓮草、殭蠶、銀花、茺蔚子、夏枯花。
頭痛到看不見人的狀況,是一個禁忌。肝臟風邪導致嘔吐膽汁,也是另一個禁忌。如果患者和你相識多年,你是唯一瞭解他的人,怎能袖手旁觀!應該儘快想辦法挽救,但也要承認有些事情是註定的。
溫膽湯去掉枳實,加入天麻、鉤藤、桑葉。
這個病症的根本原因在於肝臟風邪,那麼對於厥陰經絡來說,不容易得到控制。根據古法,有一種鎮定攝取的方法,還有一種培土抵禦的方法,所以東垣有半夏天麻湯,而景嶽則創制了左歸湯來補充其不足。但現在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完全採用。考慮結合兩者,設計一個綜合的治療方法。
使用的藥材有人參、炒白朮、茯苓、柏子仁、半夏、陳皮、熟地、當歸、炙甘草、鱉甲。
長期咳嗽導致邪氣侵入胃部,因爲咳嗽使得肺部功能受損,所以氣息上逆,不要使用會損害肺氣的瀉藥。
將水梨去心連皮搗爛,用棉布過濾,慢慢用小火熬成膏狀,放入瓷罐內,用蠟密封,每天用開水沖服五錢。
陽明經脈充盈,呼吸急促並伴有喘息,這是壯火消耗正氣的表現,會損耗真陰,尤其在夏季病情會更加嚴重,就像剝棗時的坦蕩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做其他的事情,只能給予溫膽湯,稍微降低熱度,以保護受損的肺部。
2. 溫膽湯
體盛之人氣必弱,寒熱乍起,即現小便短數,頭項瞤動,舌乾齒燥,氣促,脈左弦右弱,渴不欲飲,皆元不勝邪之象。恐其乘津液之衰,遽爾內陷,宜謹慎斟酌,緣化時正當燥令故耳。
天花粉,卷竹葉,厚橘紅,青蒿梗,麥冬,六一散
脈數,五六日不更衣,舌黃唇焦,胃熱熾矣。況前服之藥,皆辛溫耗陰之品,今非寒涼不可,然宜小心保護為主,因熱邪深入陰中,而陽氣獨亢故耳。
川黃連,枳實,栝蔞,赤芍,生甘草,陳皮,杏仁,木通
病之原,由食柿過多,得寒而起,於茲二十餘年矣。要知柿為西方之木,其實稟秋金之氣而成,其與肺金為同氣相求,可知其邪入肺,發為氣哮,久則腎水無本,虛而上泛為痰。胃為貯痰之器,所以降氣湯、六君子,由肺及胃,皆得小效,而不除要莒,與即墨不拔,齊地終非燕有,況脈象尚悍,當深入病所為是。擬仲景方法。
甜葶藶,苦葶藶,大棗
嗽而失血,已逾三載,纏綿不已,色黯脈弦,嗽益甚,環口色黃,由於肝脾,及於腎,上藏為其所取,給而不能應矣。飲亦從而為患,逐之不得,滋之無功,遷延日損,莫可彌縫,當取其中以冀流布,庶幾近之。擬宗建中法,加以滌飲之品,俟陽明升而繼以大補太陰,然後漸入純陰之法,否則非治也。
小建中湯去姜。加茯苓、姜皮。
古人造字,兩火著力為勞,故為君相二火而說。溫補中州,以靜痰之源,補下焦以益水之源。但病勢已深,恐非一擊可破也。
熟地,枸杞子,元參,牛膝,茯苓,紫石英
橫則為☵坎,豎則為串水,中間一點真陽,水虧則露,為龍火。☳為震,震下之陽,與之同源,升為雷火,所以雷為木屬,皆陰中之火也。純陰之藥,愈潑愈熾,一切草木,無能制之,當用一元丹,久服愈矣。
澹秋石五六斤,紅棗漿為丸,早服五六錢,晚服二三錢,以陽秋石少許點湯送下。
脈弦數,尺獨大,咳而喉痛失音,乃數載失紅之後,其陰虧火炎,不言可喻矣。唯有至靜之品,引陽潛入陰中,庶近內經之旨。然須作靜攝工夫,使陰秘陽密,得坎離相交之力為妙。
熟地(海石粉搗爛),金石斛,北沙參,茯苓,麥門冬,生白芍,龜腹板,山藥
形忽漸瘦,脈虛極,氣怯偶咳,目黑微眩,忽忽不樂,補氣補血,人所知也。宜將陰獸,引入陰中,藥猶得力。早晚捕獺一頭,取肝陰乾用鹿角膠,各於木器杵碎,早服鹿角膠末一錢,晚服獺肝末一錢,皆開水送下。此常用百日之法,今擬煎方先服。
人參,茯苓,菟絲餅,南棗,焦冬朮炙,枸杞子
左關搏指急疾,右關弦大,無胃氣不歸元,充海無根,右關如是,當劇於春,右關如是,當折於秋。恐左關為應,勉擬古人乙癸同源之治。
白話文:
溫膽湯
身體強壯的人,元氣通常較弱,若突然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就會出現小便量少、頭頸部抽動、舌頭乾燥、牙齒乾燥、呼吸急促、左脈弦細右脈虛弱、口渴卻不想喝水等現象,這些都是正氣不足,邪氣入侵的表現。擔心邪氣趁著津液虧損的時候,突然內陷,需要謹慎斟酌治療,因為現在正是乾燥的季節。
處方:天花粉、卷竹葉、厚樸、橘紅、青蒿梗、麥冬、六一散
脈象頻數,五六天不換衣服,舌頭黃,嘴唇焦乾,胃火旺盛。況且之前服用的藥物,都是辛溫耗損陰氣的藥物,現在必須使用寒涼藥物來治療,但是要小心謹慎,以保護元氣為主,因為熱邪已經深入陰分,而陽氣卻亢盛。
處方:川黃連、枳實、栝蔞、赤芍、生甘草、陳皮、杏仁、木通
疾病的根源,是由於食用柿子過多,又受寒而引起的,已經持續二十多年了。要知道柿子是西方之木,它的果實秉承秋天的金氣而生長,它與肺金同氣相求,可知邪氣入侵肺部,導致氣喘,時間長了,腎水缺乏根本,虛弱而上泛為痰。胃是貯藏痰的器官,所以降氣湯、六君子湯,從肺到胃,都有一些效果,但並不能徹底根治,就像齊國終究不是燕國的,況且脈象依然強勁,必須深入病灶治療。擬用仲景的治療方法。
處方:甜葶藶、苦葶藶、大棗
咳嗽帶血,已經超過三年了,反覆不斷,面色暗淡,脈象弦數,咳嗽加劇,口唇顏色發黃,這是由於肝脾受損,累及腎臟,上焦臟腑被邪氣侵犯,身體不能應對。飲邪也隨之而來,驅逐不了,滋養無效,病情日益加重,無法彌補,應該採取中和的辦法,期望藥力能充分發揮,病情好轉。擬用張仲景《傷寒論》建中湯的治療方法,再加入瀉飲的藥物,待陽明經升發之後,再用大補太陰經的藥物,然後逐漸使用純陰的藥物,否則就治不好。
處方:小建中湯(去姜),加茯苓、薑皮。
古人造字,“勞”字是兩個“火”字相疊而成,所以用兩個“火”來代表君火和相火。溫補脾胃,以平息痰濁的根源,補益下焦以滋養腎水的根源。但是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恐怕不是一次就能治愈的。
處方:熟地、枸杞子、元參、牛膝、茯苓、紫石英
橫著看是坎卦,豎著看是水,中間一點是真陽,水虧則真陽外露,為龍火。震卦在下,震卦下的陽氣,與真陽同源,上升為雷火,所以雷屬木,都是陰中之火。純陰的藥物,越用越多越旺盛,一切草木都不能抑制它,應該服用一元丹,長期服用就會痊癒。
處方:淡秋石五六斤,紅棗漿做成丸劑,早服五六錢,晚服二三錢,用少許陽秋石點水送服。
脈象弦數,尺脈獨大,咳嗽伴隨喉嚨痛失聲,這是多年血虛之後,陰虛火旺的表現,不用多說也能明白。只有使用至陰至靜的藥物,才能引導陽氣潛入陰中,才能接近《內經》的旨意。但是需要進行靜坐養生的功夫,使陰陽平和,才能達到坎離相交的效果。
處方:熟地黃(海石粉搗爛)、金石斛、北沙參、茯苓、麥門冬、生白芍、龜板、山藥
身體日漸消瘦,脈象非常虛弱,氣短偶爾咳嗽,視物模糊,頭暈目眩,精神萎靡,補氣補血,大家都知道。應該將陰獸的肝臟,引入陰中,藥物才能有效。早晚吃一隻獺的肝,陰乾後和鹿角膠一起用木器搗碎,早服鹿角膠末一錢,晚服獺肝末一錢,都用開水送服。這個方法通常要服用一百天,現在擬先用煎劑服用。
處方:人參、茯苓、菟絲子、南棗、焦山藥(炙)、枸杞子
左關脈搏動急速,右關脈弦大,沒有胃氣就不能歸元,大海沒有根基,右關脈如此,春天就會加重,右關脈如此,秋天就會加重。擔心左關脈是應脈,勉力仿效古人乙癸同源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