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醫案合刻》~ 卷二 (1)
卷二 (1)
1. 卷二
咳失音,脈右部向內極微而澀,水竭金枯之象。姑變法治之。
炒熟地,麥冬,川貝,敗叫子,海參,梨汁,紫菀,蟬衣
加雞子清一個,囫圇煎。
另方,豬肺一個煮爛,俟臥後將醒,不可開口說話,取肺及桐城秋石少許,食之即睡。
失血咳嗽盜汗,從陰虛治。
黃耆,北沙參,炒棗仁,麥冬,北小麥,生牡蠣,南棗
胃寒不能食。
河車一具,重湯煮,收入菟絲餅末四兩,焙燥為末。
鹿角膠(四兩),蛤蚧(一對),製附子(一兩),補骨脂(二兩),制白朮(斤半),南棗(半斤),乾薑(一兩五錢)
煎膏丸。
腹滿發黃,惡寒舌白,多食即脹。
陳香櫞挖去蓋,入砂仁二錢,仍用蓋合上,用水和東壁土煅,存性取出,去泥研末,即將東壁土一撮,煎湯送下一錢,用糠火煨。
牙齦腫痛,左尺弦搏之象稍緩,水中之火漸戢。
大補陰丸加
犀角,藕汁,生牡蠣,人中白,骨碎補,丹皮(炒炭),蘆根
敷藥
石膏,廉珠,人中白,金絲草灰,土貝,青黛,生赤小豆
研末。
酒濕侵絡。肩髃痠麻,留著不去,肺受其傷,痰中亦帶血矣。絡脈既傷,鬱而成熱,清補不可廢也。
細生地,地骨皮,料豆衣,白扁豆,絲瓜筋,炒黑新絳,米仁,柿餅灰
氣急脈數久咳,內熱盜汗,用虛損法。
生精羊肉(一兩,煎湯去油),黃耆(蜜水炙),土炒當歸,炙鱉甲,制白朮,北沙參,淡天冬,懷山藥
鼓舞胃氣。
炒鬆黃鱔,參條,炒香焦術,梨汁,白荷花露,南棗,大麥仁
丸方
黃鱔(六兩),淡菜(六兩),五味(一兩),黨參(二兩),蓮肉(二兩),山藥(二兩),麥冬(二兩),玉竹(二兩),米仁(二兩),梨膏(四兩)
為末,黃精二兩,南棗二兩,去皮核,同梨膏搗丸。
服藥後,血止而口中之熱亦去,亦稍見效矣。而食不加增,膿亦未除。詢其所得之證,則自齒中出血之日始,則非一日矣。使投六七劑,而即掃除痼疾,恐扁倉亦謝不敏也。今姑用王良詭遇之法以試之何如。
炒熟地,龜板,骨碎補,黃柏,生牡蠣,人中白,旱蓮草,夏枯草,犀角,蘆根,野菊根,紅曲,黃鱔,蒸白朮,楂炭,小赤豆
鬱結傷肝,肝火上侵肺絡,故痰中見血。治從肺肝兩經清理。
阿膠,白芨末,雞子清,白棉紙灰,炒黑側柏,料豆衣,炒柿餅
氣下陷,肛門似墜,下鮮血,用補中升陽法。
四君子湯加
升麻,柴胡,砂仁,木香,鯽魚末(用礬五分入腹中,縫好,泥塗,煨存性)
血症屢發,於滋養中寓堵截法。
炒熟地,麥冬,北沙參,川斛,女貞子,料豆衣,茜草,側柏,白芨,牡蠣,藕節灰
汗泄太過,津傷口燥,究竟邪未得清,咳猶未除。夫邪在手經,本非重症,止宜以輕劑調之足矣。
枇杷葉,南沙參,杏仁,川貝母,霍石斛,南花粉,玉竹,水梨皮
白話文:
[卷二]
咳嗽失聲,脈象在右手寸口部位,微弱而澀滯,顯示身體水液枯竭,金氣衰敗的症狀。暫時改變治療方法。
使用炒熟地黃、麥冬、川貝母、敗醬草、海參、梨汁、紫菀、蟬蛻等藥材,加入一個雞蛋清,一起煎服。
另一個方劑:用一個豬肺煮爛,待病人快要睡醒時,囑咐其不要開口說話,然後食用豬肺和少量桐城秋石,吃完後讓其繼續睡覺。
失血性咳嗽並盜汗,從陰虛的角度治療。
使用黃耆、北沙參、炒棗仁、麥冬、北小麥、生牡蠣、南棗等藥材。
胃寒不能進食。
使用河車(一種中藥材)一具,加大量水煮,加入四兩菟絲子餅末,烘乾研磨成粉末。
使用鹿角膠(四兩)、蛤蚧(一對)、製附子(一兩)、補骨脂(二兩)、制白朮(斤半)、南棗(半斤)、乾薑(一兩五錢)煎熬成膏,製成丸劑。
腹部脹滿,皮膚發黃,畏寒,舌苔白,多吃就脹。
取陳香櫞挖去頂部,放入二錢砂仁,再蓋上,用水和東壁土一起煅燒,保留藥性取出,去除泥土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東壁土一撮煎湯送服,用糠火煨製。
牙齦腫痛,左寸脈搏略微緩和,病情好轉。
在大補陰丸的基礎上,加入犀角、藕汁、生牡蠣、人中白、骨碎補、丹皮(炒炭)、蘆根。
外敷藥物:石膏、廉珠(珍珠)、人中白、金絲草灰、土貝母、青黛、生赤小豆研磨成粉末外敷。
酒濕侵犯經絡,肩關節疼痛麻木,久治不愈,肺臟受損,痰中帶血。經絡受損,鬱積化熱,需要清補。
使用細生地黃、地骨皮、料豆衣、白扁豆、絲瓜筋、炒黑新絳、米仁、柿餅灰等藥材。
氣急,脈搏頻數,久咳,內熱盜汗,使用治療虛損的方劑。
使用生精羊肉(一兩,煎湯去油)、黃耆(蜜水炙)、土炒當歸、炙鱉甲、制白朮、北沙參、淡天冬、懷山藥等藥材。
鼓舞胃氣。
使用炒鬆黃鱔、人參條、炒香焦術、梨汁、白荷花露、南棗、大麥仁等藥材。
丸劑方:黃鱔(六兩)、淡菜(六兩)、五味子(一兩)、黨參(二兩)、蓮肉(二兩)、山藥(二兩)、麥冬(二兩)、玉竹(二兩)、米仁(二兩)、梨膏(四兩),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黃精(二兩)、南棗(二兩,去皮核),與梨膏一起搗成丸劑。
服藥後,出血停止,口中的熱感也消失了,病情略有好轉。但食慾沒有增加,膿液也沒有排出。詢問病人的病史,發現從牙齒出血開始,病程已非一日之寒。如果立即使用六七劑藥物就能徹底治癒,恐怕藥物也難以承受如此重任。現在暫時使用王良神醫的奇遇療法試一試效果如何。
使用炒熟地黃、龜板、骨碎補、黃柏、生牡蠣、人中白、旱蓮草、夏枯草、犀角、蘆根、野菊根、紅曲、黃鱔、蒸白朮、山楂炭、小赤豆等藥材。
鬱結傷肝,肝火上炎侵犯肺經絡,所以痰中帶血。治療需從肺肝兩經入手,清熱解毒。
使用阿膠、白芨末、雞蛋清、白棉紙灰、炒黑側柏葉、料豆衣、炒柿餅等藥材。
氣息下陷,肛門有墜脹感,排出鮮血,使用補中益氣、升陽的方劑。
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升麻、柴胡、砂仁、木香、鯽魚末(用礬五分放入魚腹中,縫好,塗泥,煨存性)。
血症反覆發作,在滋養的基礎上,加入止血的藥物。
使用炒熟地黃、麥冬、北沙參、川斛、女貞子、料豆衣、茜草、側柏葉、白芨、牡蠣、藕節灰等藥材。
汗液過多,津液受損,口乾舌燥,邪氣未清,咳嗽仍然沒有痊癒。因為邪氣在手陽明經,並非重症,只需用輕劑調理即可。
使用枇杷葉、南沙參、杏仁、川貝母、石斛、南花粉、玉竹、水梨皮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