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禪僧

《一得集》~ 卷下醫案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醫案 (2)

1. 疳蟲死症

鑲藍旗某。年力成童。患腹痛甚劇。延余診之。視其面色萎黃。肌肉已脫。脈虛數。乍大乍小。如羹如沸。舌赤中有細小白點。病已日久。余曰。此症始於食物不慎。辛辣厚味。化熱生蟲。日積月累。其蟲漸大漸多。今臟腑之脂膏。被蟲侵蝕殆盡。雖有神丹。莫能救也。其家人再四勉求。

余一時為其所難。不得已為立連梅湯方。午後復邀往診。余婉辭卻謝。越二日果歿。

白話文:

藍旗的某一居民,正值壯年,卻遭受嚴重的腹痛折磨。他請我去為他診斷。我看他的臉色憔悴泛黃,身體瘦弱,皮肉已脫,脈搏虛弱且頻率快,忽大忽小,就像煮沸的湯一樣,舌頭呈紅色,舌中央有細小的白點。他這病已經很久了。

我告訴他,這病源於飲食不當,過量食用辛辣和濃厚的食物,導致熱氣在體內生成蟲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蟲子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如今,他的臟腑已被蟲子侵蝕得差不多,就算有神藥,也無法挽救。他的家屬再三懇求我幫忙。

我一時難以拒絕他們的請求,於是開了一個連梅湯的處方。但到了下午,他們又再次邀請我去診斷,我婉轉地拒絕了。果然,兩天後,他去世了。

2. 氣鬱胸痛治驗二案

董嫗年四十餘。患胸痛嘔逆。喉痹帶下。頭痛。病非一端。診其脈沉細而澀。余曰脈法云。下手脈沉。便知是氣。病由情懷不暢。鬱怒傷肝。木邪犯土。心脾氣結。法當疏氣平肝。先用歸、芍、香附、橘紅、鬱金、蔻仁、柴胡、丹皮、鮮橘葉、佛手花、瓦楞子、牡蠣等。以水先煮生鐵落。

然後煎藥服三劑。諸症俱減八九。後以逍遙散加丹、梔、香附、海螵蛸、牡蠣。服二十餘劑而愈。

又徐嫗年近五十。患胸痛。月信雖少。而尚未斷。體肥脈弦而虛。余謂此屬血虛氣鬱。與丹參飲而愈。此二症雖同為氣鬱。而卻有肝旺血虛之分別焉。

白話文:

【氣鬱胸痛治療案例兩則】

董老太太年約四十多歲,患有胸痛、噁心嘔吐、咽喉疼痛、白帶增多及頭痛等多種症狀。診斷她的脈象為沉細且澀。我告訴她,根據脈診法則,脈象顯得沉重,通常是氣滯所致。病情起因於情緒鬱悶,憤怒過度傷害肝臟,肝氣過盛影響脾胃運作,心脾氣結。治療上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首先使用當歸、白芍、香附、陳皮、鬱金、肉豆蔻、柴胡、牡丹皮、新鮮橘葉、佛手花、瓦楞子、牡蠣等藥材,先用水煮沸生鐵屑,再煎藥服用三劑,各項症狀減輕了八九成。後期使用逍遙散,加入丹參、梔子、香附、海螵蛸、牡蠣,服用二十多劑後病情痊癒。

另一案例為徐老太太,年近五十,患有胸痛,月經量雖少但尚未斷絕。她體型肥胖,脈象弦而虛弱。我認為這是血虛氣鬱導致的病症,給予丹參飲治療後,病情得以改善。這兩個案例雖然都是氣鬱胸痛,但在具體病機上,存在肝氣旺盛和血虛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