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藥品

盧子繇《本草乘雅半偈》備稱茶之功用,採錄古今名家論說以為譜,因謂常食令人瘦,去人脂,倍人力,悅人志,益人意思,開人聾瞽,暢人四肢,舒人百節,消人煩悶,使人能誦無忘,不寐而惺寂。章杏云《調疾飲食辨》則謂茶耗人精血,有消無息,欲使舉世不飲,實難勸喻,惟飲宜清,忌多忌濃,或以它草木之可煎飲者代之尤妙。若夫渴症及諸熱症發渴者多飲之,病更難愈。

又謂古不專以茶作飲,故《爾雅註疏》但云可作羹飲,並代茶兩字無之。由是觀之,《茶經》、《茶錄》,明理人不屑掛諸齒頰矣。二說迥殊,當以章說為正,如不能以他草木代之,則宜少宜清之言,切宜遵守。章又謂俗尚陳茶,僅隔年或二年止矣,乃竟有陳至五七年一二十年者,能令人失音或暴死,蓋凡物過陳者,皆有毒也。此說亦世所罕知者。

楊希洛《本草經解要考證》謂葳蕤、漆葉治陰虛,兼令人有子,即華佗漆葉青黏散,青黏世無能識,或云黃精之正葉,或云即葳蕤也,然吾鄉有兩老儒,先後服此方皆致殞。或云漆葉乃五加皮葉,《本經》名豺漆也,里有兵子臂痛不能挽弓,或教用葳蕤一斤,五加皮浸酒飲盡,自健旺勝常,豈古方正爾,《綱目》殆誤附漆樹耶?漆本有毒,《本經》久服輕身,及《抱朴子》通神長生,皆難信。有割漆人誤覆漆,遍體瘡,至莫救,向在中山親見,況服食乎?陶宏景雲:生漆毒烈是也。

古無用葉者,故氣味缺,《綱目》殆因古方臆立主治耳。余按:以五加皮葉為漆葉,前此所未聞,然二物氣類迥別,是以應驗亦殊,明理之士,自當舍漆葉而取五加皮。究之古方藥品,最宜詳審,不可過信前人之說,為所誤也。《本草綱目拾遺》有雞神水,云可明目去障,製法擇大蘿蔔一個,開大孔,須近莖一頭開,勿在根邊方可活,孔內入雞蛋一枚,種地上,使其葉長成,取雞蛋內水點眼,其目如童。

《重慶堂隨筆》又載制賽空青法,冬至日取大蘿蔔一枚,開蓋挖空,入新生紫殼雞卵一個在內,蓋仍嵌好,埋淨土中,均四五尺深,到夏至日取出,用女人衣具包裹,藏瓷器中,否則恐遇雷電被龍攝去也。卵內黃白,俱成清水,用點諸目疾,雖瞽者可以復明。二法並可試用,錄之。

救逆湯之用蜀漆,柯韻伯疑之,鄒潤庵謂脈浮熱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可見脈浮被火,應至吐血,今更吐之,是速其血耳。矧《千金》、《外臺》兩書,非疫非瘧,不用是物,則是方之有舛誤無疑。吳中方大章變則謂蜀漆乃蜀黍之誤,古漆字無水旁,與黍相似故也。

黍為心谷,用以救驚狂起臥不安者,取其溫中而澀腸胃,協龍牡成寧神鎮脫之功也。(說見《瘦吟醫贅》。)

白話文:

[藥品]

盧子繇在《本草乘雅半偈》中詳細記載了茶的功效,彙集古今名家論述,認為常喝茶能讓人減肥、去除脂肪、增強體力、愉悅心情、提升精神、治癒耳聾眼盲、舒筋活絡、消除煩悶、增強記憶力,並能使人即使失眠也能保持安靜清醒。但章杏云在《調疾飲食辨》中則認為茶會耗損人體精血,飲茶有害無益,主張世人最好不要飲茶,但知道這很難勸人做到,所以建議飲茶要清淡,忌喝太多或太濃的茶,最好用其他可煎煮飲用的草木代替茶。如果患有口渴症或其他因發熱引起的口渴症,大量飲茶反而會加重病情。

此外,古人並非只以茶作飲品,《爾雅註疏》中只記載茶可以做成羹飲,並沒有單獨提及「茶」字。由此可見,《茶經》、《茶錄》等書中對茶的推崇,明理之人是不會過分看重的。這兩種說法大相逕庭,應以章杏云的說法為準。如果無法用其他草木代替茶,就應該遵循少喝、喝淡的原則。章杏云還指出,民間流行喝陳茶,通常只喝隔年或兩年的茶,但竟然有人喝存放五七年甚至二三十年的陳茶,這會導致失聲甚至暴亡,因為任何東西存放過久都會產生毒性。這一點也是世人很少知道的。

楊希洛在《本草經解要考證》中提到葳蕤、漆葉能治療陰虛,並能使人受孕,也就是華佗的漆葉青黏散。但青黏是什麼,世人難以辨識,有人說是黃精的葉子,有人說是葳蕤。然而,我的家鄉卻有兩位老學者,先後服用此方都因此而死。也有人說漆葉指的是五加皮的葉子,《本經》中稱之為豺漆。據說曾經有一個士兵手臂疼痛,無法拉弓,有人建議他用一斤葳蕤和五加皮泡酒喝完,結果自此身體強健勝過從前。難道古方真的如此?《本草綱目》是不是將漆樹誤加進去了呢?漆本身有毒,《本經》中記載久服能輕身,《抱朴子》中記載能通神長生,這些都很難令人相信。我曾在中山親眼見到一個割漆的人不小心沾染了漆液,全身生瘡,最終無藥可救,更何況是服用呢?陶宏景也說生漆毒性很厲害。

古代並不使用植物的葉子入藥,所以氣味方面缺乏記載,《本草綱目》大概是由古方推測而臆斷其主治功效的。我認為,將五加皮葉子等同於漆葉,這以前從未聽說過,而且這兩種東西的性質完全不同,所以其療效也大相逕庭。明理之人自然會捨棄漆葉而選擇五加皮。總之,研究古代藥方和藥材,必須仔細審慎,不能過度相信前人的說法,以免受其誤導。《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雞神水可以明目去障,其製法是選一個大蘿蔔,在其靠近莖的一端挖一個大孔(不要在根部挖),孔中放入一個雞蛋,種在土裡,等蘿蔔葉子長成後,取雞蛋裡的水點眼,就能使眼睛明亮如童子一般。

《重慶堂隨筆》中還記載了製作賽空青的方法:冬至那天,選一個大蘿蔔,挖空,放入一個紫殼雞蛋,蓋好,埋入地下四五尺深的地方,到夏至那天取出,用女人的衣物包裹,放在瓷器中保存,否則可能會被雷電擊中或被龍吸走。雞蛋裡的蛋黃蛋清都變成清水,用來治療各種眼疾,即使是盲人也能恢復視力。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嘗試,故將其記錄下來。

救逆湯中使用蜀漆,柯韻伯對此表示懷疑,鄒潤庵認為脈象浮熱就應該用灸法治療,這是實證,用虛證的療法治療實證,會因火而動,導致咽喉乾燥、吐血。可見脈象浮熱被火攻,就會吐血,現在又使其吐血,這是加速其出血。況且,《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兩書中,無論是瘟疫還是瘧疾,都不會使用蜀漆,因此,這個方子毫無疑問是有錯誤的。吳中方大章認為蜀漆是蜀黍的誤寫,古代的「漆」字沒有三點水,與「黍」字很相似。

黍是谷物,用來治療驚恐狂躁、臥不安席等症狀,因為它可以溫中和澀腸胃,與龍骨、牡蛎等藥材配合,可以起到寧神鎮靜的作用。(詳見《瘦吟醫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