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古人

京師先醫廟,始於明嘉靖間。(按:元貞元間建三皇廟,內祀三皇並歷代名醫十餘人,至是始定為先醫廟。)本朝因之,中奉伏羲,左神農,右黃帝,均南面,句芝、風后,東位西向,祝融、力牧,西位東向,東廡僦貸季、天師、岐伯、伯高、少師、太乙、雷公、伊尹、倉公淳于意、華佗、皇浦謐、巢元方、藥王韋慈藏、錢乙、劉宗素、李杲,皆西向,西廡鬼臾區、俞跗、少俞,、桐君、馬師皇、神應王扁鵲、張機、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孫思邈、啟元子王冰、朱肱、張元素、朱彥修,皆東向,以北為上,歲以春冬仲月上甲,遣官致祭。按:韋慈藏名訊道,唐人,施藥濟世,因有藥王之稱。

白話文:

北京先醫廟的創建時間始於明朝嘉靖年間。

在此之前,元朝貞元年間曾建立三皇廟,裡面祭祀著三皇和十多位歷代名醫。到明朝嘉靖年間,才正式定名為先醫廟。清朝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在先醫廟中祭祀伏羲、神農、黃帝三位醫祖。他們並排而坐,面朝南方。句芝、風後位處東側,面朝著西方。祝融、力牧位處西側,面朝著東方。

在先醫廟東廡內,祭祀著僦貸季、天師、岐伯、伯高、少師、太乙、雷公、伊尹、倉公淳于意、華佗、皇浦謐、巢元方、藥王韋慈藏、錢乙、劉宗素、李杲。他們都面朝著西方。

在先醫廟西廡內,祭祀著鬼臾區、俞跗、少俞、桐君、馬師皇、神應王扁鵲、張機、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孫思邈、啟元子王冰、朱肱、張元素、朱彥修。他們都面朝著東方。以北為上,每年春季、冬季和仲月的上甲日,都會派遣官員祭祀。

民間一直稱韋慈藏為藥王,他本名韋迅,是唐朝人,生平以施藥濟世為樂,因此有藥王之稱。

今世俗之祀藥王者,塑像為卉服,而以王為皇,未知出何典故。渤海秦越人受桑君之秘術,遂洞明醫道,以其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乃號之為扁鵲,又家於盧國,乃命之曰盧醫,世或以盧扁為二人,謬矣。語見楊元操《集註難經序》。凡為名醫,必有傳授之師,如孫文垣(一奎)之師黃古潭,張景岳(介賓)之師金夢石,此皆青出於藍,而師之各轉賴徒以傳。

白話文:

現今社會上祭祀醫藥之祖的人,所塑造的塑像是身穿花草衣服的,並稱他為「皇」,不知道是出自哪個典故。渤海郡的秦越人得到了桑君的祕術,於是對醫道十分精通,由於他和軒轅時期的扁鵲相似,所以稱他為扁鵲,他又在盧國安家,所以稱他為盧醫,世人有時將盧扁視為二人,這就錯了。這段話出自楊元操的《集註難經序》。凡是成為名醫的,一定有傳授醫術的老師,比如孫文垣(一奎)的老師是黃古潭,張景嶽(介賓)的老師是金夢石,這些人都是青出於藍,而師傅和徒弟互相依賴才能傳承下去。

漢·張仲景稱醫中之聖,其師為張伯祖,自非仲景,,誰復知有張伯祖哉?傳道貴得其人,非獨聖門為然矣。

張仲景,醫中之聖也。華元化,醫中之仙也。二人同時,範氏只為元化作傳,烏得稱良史乎?

明代以醫名而為顯官,名列史傳者有二人,曰許紳,曰王綸。許官尚書,因醫而始顯者也。王官巡撫,既顯而猶醫者也。然許能拯世宗於已絕,(事見《明史》而《野獲編》、《今言》所載較詳,《野獲編》云:嘉靖壬寅年上寢於端妃所,宮婢楊金英等相結行殺,用繩繫上,翻布塞上口,以數人踞上腹絞之,已垂絕矣,幸諸婢不諳綰結之法,繩股緩不收,戶外聞咯咯聲,孝烈皇后率眾人解之。

白話文:

明朝以醫術而成為顯赫官員,被記載在史書中的人有兩個,一個叫許紳,一個叫王綸。許紳官至尚書,因醫術而初顯其名。王綸官至巡撫,已顯赫卻仍然行醫。然而許紳能將世宗從瀕死中拯救回來(這件事記載在《明史》中,而《野獲編》和《今言》記載得更詳細。《野獲編》中說:嘉靖壬寅年,皇上在端妃處寢宮,宮女楊金英等人串謀行刺,用繩子勒住皇上的脖子,翻布塞住皇上的嘴,然後幾個人踩住皇上的肚子猛烈勒絞,皇上已經奄奄一息了。幸虧所有的宮女都不懂得打結的方法,繩子打得很鬆,並沒有勒緊,戶外聽到咯咯的聲音,孝烈皇后帶領眾人前去解救。

《今言》云:西苑宮人之變,聖躬甚危,紳用桃仁紅花大黃諸下血藥,辰時進之,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申時遂能言,又三四劑平氣活血藥,聖躬遂安,次年,紳以用藥驚憂病死。)而不能自療其驚悸。(《明史》:紳得疾曰:曩者宮變,吾自分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也。

白話文:

《今言》說:西苑宮發生變亂時,皇上的身體十分危急,紳 χρησιμοποιεί 桃仁、紅花、大黃等瀉血藥,辰時服用,未時忽然發出聲音,排出紫色の血數升,申時就能說話了,又服用了三、四劑理氣活血藥,皇上的身體就安穩了,次年,紳因為用藥過度而驚恐憂鬱而生病去世。但他不能自己治療自己的驚悸。《明史》記載:紳生病的時候說:以前宮中發生變亂,我自知嚇勢必動搖,肯定會被殺,因此驚悸不安,這不是藥石所能治好的。

)王所在治疾無不立效,而不能自知服藥之誤。(《續名醫類案》:節齋得心腹疾,訪峨眉道者治之,道者問公於服餌有生用氣血之物焙制未徹者乎,曰:有之,常服補陰丸,數十年矣,中用龜甲酒炙而入之。曰:是矣,宜亟歸。節齋遽投檄,歸至吳閶,下赤色小龜無數而卒。

白話文:

王先生所治的疾病都能很快見效,但他並不知道自己服用的藥物有誤。

《續名醫類案》中記載:節齋患有心痛的疾病,他去拜訪峨眉山道士治療。道士問他服用的藥物中是否有使用生氣血來炮製而沒有完全炮製好的藥物。節齋說:有,我一直服用補陰丸數十年了,其中有用龜甲、酒來炙烤而加入的藥物。道士說:就是這個了,你應該趕快回去。節齋立刻辭別,趕回吳地,到吳閶的時候,吐出很多赤色的龜甲,隨後就去世了。

)醫豈易為哉?

《元史·方技傳》醫家僅列李東垣,言其學於《傷寒》,癰疽眼目為尤長,而不及脾胃,載治驗有六,皆不詳其所用之藥。史例大率如此,然而略矣。

白話文:

《元史·方技傳》中,僅有李東垣一位醫家,記載他專於《傷寒》的醫學,並且在癰疽、眼目等方面的醫術特別精通,但關於脾胃方面的醫術卻沒有提及。記載他治病的驗案有六個,但都沒有詳細說明他所使用的藥物。史書編寫例規大多如此,然而這對於李東垣的醫學成就來說,記載得還是太過簡略了。

道士知醫最著名者,有崔紫虛,僧則有深師,荊山浮圖,師慎柔和尚;宦官則有羅大無知悌;婦女則有胡宗仁之母徐氏,妻李氏。醫任死生之重,而通性命之微,固無人不當學也,特非盡人所能學耳。

白話文:

歷代精通醫術的道士中最有名的是崔紫虛,僧人中則是深師、荊山浮屠,其他還有師慎柔和尚。在宦官中知名的醫者有羅大無知悌,婦女裡則是胡宗仁的母親徐氏,以及了他的妻子李氏。學醫雖關係到人的生死存亡,且能透徹瞭解人體的奧妙,但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學習,更非所有的人都能學好。

上古俞跗治病,能割皮解肌,湔洗腸胃,漱滌五臟,華元化猶傳其術,史所稱刳破腹背,抽割積聚是也。華以後能之者無聞焉,雖有弟子吳普、樊阿,不盡其奧。豈神奇之術,非其人勿傳歟?

白話文:

上古時,俞跗醫治疾病,可以剖開皮肉,清洗腸胃,滌蕩五臟,華元化猶傳承了他的醫術,史書上所說的剖開腹背,割除積聚就是這一類的醫術。華陀之後,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有弟子吳普、樊阿,也沒有完全傳授他們的奧妙。難道是這種神奇的醫術,不是傳給適當的人嗎?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奇疾門」錢國賓案注云:錢塘人,萬曆時人,有《壽世堂醫案》四十則,多奇疾,乃刻本由杭太史堇甫處借得,凡三十二字,閣本無,魏氏家藏本有奇疾門。錢論肉行一症,可補瘟疫諸書之缺。

白話文: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奇疾門」錢國賓案注云:錢塘人,萬曆年間人,著有《壽世堂醫案》四十則,多為奇異疾病,是由杭太史堇甫借給刻成的,共三十二字,閣本沒有,魏氏家藏本有奇疾門。錢國賓論述肉行症的一篇文章,可以補瘟疫書籍的不足。

云:癸亥冬,山海天行時疫,病者頭痛發熱,噁心口渴,神昏欲寐,四肢不舉,其肉推之則一堆,平之則如故,醫有作傷寒者,有作時氣者,投以發散藥,無不加重,死者數百,時督師閣部孫及贊畫各傷一僕,至乙丑春,錢之關門謁太師,談次問及曰:此症天行時疫,名肉行,人肉屬土,土燥則崩,土濕則流,其邪感於血脈肌肉,不比傷寒所治,古今醫集不載,止於官邸便方見此異症一款,因人血枯,而感天時不正之氣,當大補血,用首烏、枸杞、歸、地等味,少加羌活風藥,足以應病矣。若經發散,立死無疑。

白話文:

癸亥年冬天,山海天一帶發生了流行性疾病,患者頭痛發熱、噁心口渴、神昏欲睡、四肢乏力。即使用力按壓,肌肉也會馬上回覆原狀,像一堆肉一樣。

有醫生認為是傷寒,有醫生認為是時氣,都用了發散藥來治療,沒有不加重病情的,死亡人數達到數百。當時督師閣部孫和贊畫各有一名僕人感染了這種疾病。到了乙丑年春天,山海天人錢之關到太師府上拜訪,談話中問及此事。太師說:這種疾病是天行時疫,名叫「肉行」。人肉屬土,土乾燥就會崩裂,土濕潤就會流動。這種疾病的邪氣入侵血脈肌肉,與傷寒不同,因此古今醫書中都沒有記載。在官府的便方中只看到有關這種疾病的一則記載,說患者是因血虛,感天時不正之氣而發病,應該用首烏、枸杞、歸、地等藥物大補血氣,再稍加羌活等祛風藥,就可以治療疾病了。如果用發散的方法治療,患者立即就會死亡。

又治足跟響至頭,聲如雷,診脈五部皆和,獨腎芤大,舉之始見,按之似無,乃腎敗也。腎經自足走頭,腎主骨,腎虛則體空,空則鳴,所以骨響。以六味丸加紫河車膏、虎骨膏豬髓、枸杞、杜仲服之愈。又治兩膊紅十數條,頭粗尾尖腹大,長尺許,闊寸許,曰:此青蛇異氣,不急治,蛇形入腹而死,或生大小腿,如頭向上,故入腹亦死。以針挑破頭尾,使其不走,流出惡血,又研明雄黃唾調塗患處,內服清涼敗毒散而愈。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一個病症是,從腳跟有聲音響到頭頂,聲音像雷一樣,診脈五部脈象都正常,只有腎臟腫大,提起腎臟時纔看得到,按下去好像沒有腎臟,這是腎臟衰竭的緣故。腎經從腳走到頭部,腎臟主導骨骼,腎虛則體內空虛,空虛就會發出聲音,所以骨頭會響。使用六味丸加上紫河車膏、虎骨膏、豬髓、枸杞、杜仲服用就可以治癒。

還有一個病症是,兩隻手臂上出現十幾條紅色條狀物,頭粗尾尖、中間大,長約一尺,寬約一寸。這種情況叫做青蛇異氣,如果不趕快治療,蛇形會進入腹部而死亡,或者會長在大腿或小腿上,如果蛇頭向上,它進入腹部也會死亡。用針刺破蛇頭和蛇尾,使它不能移動,讓惡血流出來,再研磨明雄黃,用唾液調和塗抹患處,內服清涼敗毒散即可治癒。

防風荊芥白芷、羌活、黃芩黃連金銀花、槐子、甘草當歸、生地各一錢。)觀此則錢亦當時名手,而今罕有知之者,不有《續名醫類案》,不幾湮沒無傳乎?

白話文:

(防風、荊芥、白芷、羌活、黃芩、黃連、金銀花、槐子、甘草、當歸、生地各一錢。)如果看到這就就知道錢是當時的知名醫師,但現在很少人知道他。如果不是因為有《續名醫類案》這部書,他的事蹟過去幾近被埋沒了。

《古今醫案類按》云:高果哉先生,乃王金壇之高弟,《準繩序》中所謂嘉善高生隱士也,余童時習聞父老傳誦其治病如神,著有《醫林廣見》及《雜症》二書,未曾刊印,得之者珍如拱璧,又有醫案數卷,立方頗多奇巧,然險峻亦難輕試,略選數條,以存吾邑文獻。其卷七一條云:魏子一患嘴唇乾燥,自服麥冬一兩,生地四錢,元參二錢。

白話文:

《古今醫案類按》中記載:高果哉先生是王金壇先生的高足弟子,在《準繩序》中被稱為嘉善高生隱士。在我還是兒童的時候就經常聽到父老們傳誦他治病如神的事蹟,他著有《醫林廣見》和《雜症》兩本書,但都沒有刊印,得到的人珍藏得像拱璧一樣。他還有一些醫案,開的藥方有很多奇特巧妙之處,但也有很多危險難以嘗試,我略微選取了幾條,以保存我們邑縣的文獻。其中卷七的一條記載:魏子一的嘴脣乾裂,自己服用麥冬一兩,生地四錢,元參二錢。

五味一錢,甘草六分,烏梅三個,雖有小效,而病根不去,高雲:此症宜用神水,其法以鉛熔化,散澆於地成薄片,取起,剪作長條數塊,以一頭鑽眼懸吊於鍋,鍋內置燒酒,燒酒之上仰張一盆,與鉛片相近,鍋下燃火,使酒沸而氣上衝於鉛片,鉛片上有水滴下盆內,謂之神水,取服之,以此水從下而上,能升腎中之水,救上之乾燥也。

白話文:

五味子一錢,甘草六分,烏梅三個,雖然有小療效,但病根沒有消除。高雲說:這種症狀應該用神水來治療。它的方法是將鉛熔化,分散澆在地上形成薄片,然後拿起,剪成幾塊長條,在其中一端鑽個孔,懸吊在鍋上。鍋內放燒酒,燒酒上面放一個仰着的盆,使它與鉛片接近,在鍋下燃火,使酒沸騰,蒸汽衝到鉛片上,鉛片上有水滴滴入盆中,這就是所謂的神水。服用神水,因為這種水是由下而上,可以上升腎中的水,來挽救上部的乾燥。

按:《本草綱目》所載神水,指五月五日午時竹竿中雨水,其主治亦異,此可以補方書之缺,特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