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幼科

又曾世榮於船中治王千戶子,頭疼額赤,諸治不效,動即大哭,細審知為船蓬小篾刺入囟上皮肉,鑷去即愈。然則小兒啼哭,苟有異於尋常,即當細心審察,固不必一概投藥,亦不得任其自啼自止也。

白話文:

從前,曾世榮醫生在船上治療一位王千戶的兒子。孩子頭痛、額頭發紅,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一動就大哭。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是船篷上細小的竹篾刺入了孩子的囟門附近的皮膚。用鑷子將竹篾夾出來,孩子就痊癒了。所以,小孩子哭鬧如果跟平常不一樣,就要仔細檢查原因,不一定都要馬上用藥,也不能放任不管。

2.

《翼駒稗編》云:海州劉永有一子,年五歲,出痘遍體,疙瘩大如甌,凡三四十醫皆不識,有老嫗年七十餘,見之曰:此包痘也。吾所見並此而二,決無它虞。六七日疙瘩悉破,內如榴子,層層灌漿皆滿,真從來未睹者。痘書充棟,亦無人道及,可見醫理淵深,即痘疹一門,已難測識矣。余按:此可以補諸痘書之闕錄云。

阜平趙功甫長於治痘,痘始萌,一望已知其結局,自云一生療痘,無藥不用,而從未有用附子者。今按曾世榮治侯自牧子痘盛,夏用附子,費養恆治馮憲副孫痘,亦用附子,皆採入《續名醫類案》。然則治痘,非無用附子之症,特不恆有耳。

崔默庵論痘症曰:今人治痘,率用升麻葛根湯,使毒氣盡升頭面,後多難治,戒升麻勿用,多用葛根及橫解之劑,少加桂枝,令其毒盡散於四肢,即險逆之症亦可為矣。見劉繼莊《廣陽雜記》。

白話文:

海州有個叫劉永的人,他五歲的兒子全身長滿痘子,疙瘩大得像碗,看了三、四十個醫生都不認識這是什麼病。有個七十多歲的老婦人看到後說:「這是包痘。我只見過兩次這樣的病,不用擔心。」過了六七天,疙瘩全部破裂,裡面像石榴一樣,一層層都充滿漿液,真是從來沒見過的。痘疹的書籍很多,但沒有人提到這種情況,可見醫理深奧,光是痘疹這一門,就難以完全了解。我認為,這個案例可以補充許多痘書的缺漏。

阜平有個叫趙功甫的醫生,擅長治療痘疹,痘子剛開始長,他一看就知道結果會如何。他自己說,他一生治療痘疹,沒有藥不用過,但從來沒有用過附子。但現在看來,曾世榮治療侯自牧兒子的嚴重痘疹,在夏天用了附子;費養恆治療馮憲副的孫子的痘疹,也用了附子,這些都被收錄在《續名醫類案》中。可見治療痘疹並非完全不能用附子,只是不常需要用到而已。

崔默庵論述痘症說:「現在的人治療痘疹,常常使用升麻葛根湯,讓毒氣全部向上跑到頭面部,之後往往很難治療。要戒用升麻,多用葛根和橫向疏散的藥劑,少加桂枝,讓毒氣分散到四肢,這樣即使是危險的病症也可以治好。」這段話出自劉繼莊的《廣陽雜記》。

3.

治小兒疳病集聖丸,(人參、蟾蜍、川連各三錢,歸身、川芎、陳皮、五靈脂、蓬莪朮、夜明砂、使君子、肉蘆薈、砂仁、木香各二錢,公豬膽一個,和藥末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不寒不熱,亦補亦消,最為穩善。《名醫類案》所載單方三,亦佳。一用山楂一兩,白酒麴一兩,取多年瓦夜壺中人中白最多者,裝入二物,炭火煅存性,研細末,每服六分,滾水送下。

其一用雞蛋七枚,輕去殼,勿損衣膜,以胡黃連一兩,川黃連一兩,童便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浸透煮熟服之。其一用大蛤蟆十數個,打死置小口缸內,取糞蛆不拘多少,糞清浸養,盛夏三日,春末秋後四五日,以食盡蛤蟆為度,用粗麻布袋扎住缸口,倒置活水中,令吐出汙穢淨,置蛆於燒紅新瓦上焙乾食之,每服一二錢。(或用炒熟大麥面和少蜜作餅或丸令兒食。

)此皆以人身氣化之物,入消導藥治之,可稱靈妙。

小兒無辜疳,腦後項邊有核如彈丸,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壯熱羸瘦,頭露骨高,有謂妖鳥(一名夜行遊女。)夜飛,其翼有毒,拂落於人家曬晾未收之襁褓衣上,兒著之則病。有斥其說為妄。謂無辜,鳥名,啼時兩頷扇動如瘰癧之項,小兒肝熱目暗,頸核累累,其狀相類,因以為名,宜用消遙散加減治之。有謂因乏乳所致,又有謂飢飽勞役,風驚暑積,八邪所致,宜用布袋丸治之。

余謂妖鳥之說,無論其是否,但見項邊有核,即當挑刺以藥治之,若至大而潰膿,法不能療,至其用藥,則仍不外治疳病之法耳。

白話文:

治療小兒疳病,有個叫做「集聖丸」的藥方,藥材包含人參、蟾蜍、黃連各三錢,當歸、川芎、陳皮、五靈脂、莪朮、夜明砂、使君子、肉蘆薈、砂仁、木香各二錢,再加上一個公豬膽。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做成丸子,大小如龍眼一般。每次服用一丸。這個藥方藥性平和,不寒不熱,既能補養身體,又能幫助消化,效果相當穩妥。

《名醫類案》中記載了三個治療疳病的單方,也都很有效。其中一個是:用山楂一兩,白酒麴一兩,再取用多年夜壺中人中白(尿垢)最多的部分,將這三樣東西裝在一起,用炭火燒煅直到藥材變成灰,然後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六分,用滾水送服。

另一個單方是:用七個雞蛋,輕輕去除外殼,但不要損壞內層的薄膜,然後用胡黃連一兩、川黃連一兩,用童子尿浸泡。春天和秋天浸泡五天,夏天浸泡三天,冬天浸泡七天。等浸泡透徹後,將雞蛋煮熟吃下。

還有一個單方是:用十幾隻大蛤蟆打死後,放到小口徑的缸裡,然後放入大量的糞蛆,用糞便的汁液浸泡飼養。盛夏浸泡三天,春秋季末浸泡四五天,直到蛆把蛤蟆吃光。用粗麻布袋紮住缸口,將缸倒置在活水中,讓蛤蟆吐出汙穢物。再把蛆放在燒紅的新瓦上焙乾後吃下,每次服用一到二錢。(也可以用炒熟的大麥面和少許蜂蜜做成餅或丸子給孩子吃)。

這些單方都是用人體產生的氣化之物,配合消食導滯的藥物來治療,效果可以說是靈驗巧妙。

小兒患上「無辜疳」,在腦後或脖子邊會長出像彈丸一樣的硬塊,按壓時可以移動,柔軟而不疼痛,同時還會出現發高燒、身體消瘦、頭骨突出等症狀。有人說這是因為一種叫做「妖鳥」(又名夜行遊女)的鳥,晚上飛行時翅膀上的毒液掉落到曬在外的嬰兒衣服上,孩子穿上就會生病。也有人斥責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認為所謂的「無辜」,指的是一種鳥的名字,這種鳥啼叫的時候兩腮會像瘰癧病一樣扇動。小兒肝火旺盛導致眼睛昏暗,脖子上長滿硬塊,與這種鳥的樣子相似,因此才這樣稱呼這種病。應該使用逍遙散加減來治療。還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缺乏母乳所致,也有人認為是飢餓、飽食、勞累、受風、驚嚇、暑熱積滯等各種原因導致,應該使用布袋丸來治療。

我認為,無論妖鳥的說法是否真實,只要看到孩子脖子邊有硬塊,就應該進行挑刺處理,並用藥物治療。如果硬塊長大並潰爛化膿,就無法醫治了。至於用藥方面,仍然不外乎是治療疳病的那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