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 卷四 (11)
卷四 (11)
1. 雜病
(見「今人門」。)
2. 婦科
《坤元是保》,宋·薛仲昂軒所著,歷代女科書皆未之採,書中不乏精要之論,易簡之方,詢為女科秘笈。咸豐丁巳,吳曉鉦以重值購自吳門,借余錄之,摘錄數條於此。
婦人有疾,兩乳不嫌其大,月水不嫌其多,乃生機也。治嘔血及諸衄下血等候,用豬腰子一具,童便二盞,陳三白酒一盞,貯新瓶內,密封泥口,日晚以慢火煨熟,至初更止,夜分後,更以火溫之,發瓶畢食,即病篤者,止一月效,平日瘦怯者,並宜服之,男女皆效,真以血養之良方也。
醫書云:先期為血熱,後期為血寒,然有或前或後者,將忽寒忽熱乎?大抵氣者血之母,氣亂則經期亦亂,故調經以理氣為先。
孕六七月,因爭築著子死腹中,惡露直下,痛不能勝而欲絕者,佛手散主之。(當歸三錢,川芎五錢,益母五錢,水酒各半碗煎服,停一二時再進一服。)若胎不損,則痛止而子母俱安,既損則胎下而母全矣。
一胎不動而冷如冰,即非好胎。若以不動言之,好胎亦是伏而不動者,何可遂斷其死胎也?宜服順氣活血藥。產後忌飲酒,但服童便可也,童便為臨產仙藥,暈眩敗血中心,及血崩諸症,倉卒不及備藥,惟兒初下地時,即與童便一盞,庶免諸症之患。一月之內,日服一盞,百病不生,他藥皆不及此。
產後百病,三者最危:嘔吐、盜汗、泄瀉是也。三者並見,其命必危。數症並作,治其所急,見二凶多,一症輕者無害,產後陰血虛耗,陽浮散其外而靡所依,故多發熱,治法用四物湯補陰,姜通神明,炮乾薑能收浮散之陽,使合於陰,故兼用之。然產後脾胃虛損,有傷飲食而發熱者,誤作血虛,則反傷矣。
故必先問曾食何物,有無傷損。有惡血未淨者,必腹痛而發熱,有感冒外邪者,必頭痛而發熱,若發熱而飲食自調,絕無它症者,乃血虛也,可以補血。若胸膈飽悶,噯氣惡食,泄瀉等症,只隨症治之。要知腹滿而不痛者,斷非惡血也,莫誤。
產後用益母草銼一大劑三兩,濃煎去渣,加芎、歸末各二錢,陳酒、童便各一盞,服之至再,則腹痛血暈之惡免,且大有補益,真治產之司總也。(此方又名奪命丹,為產後聖藥。)
產後喜咸愛酸而致咳嗽者,必致痼疾,終身須自慎之,家傳秘方有六,簡易而神妙特奇,世世寶之。種子丸,(五月五日拔益母草帶根陰乾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朝二丸,百日必效。)固胎丸,(條芩、白朮為末,每服三錢,砂仁湯下,連服數朝而胎可永安。)保安丸,(五月五日取益母草去根曬乾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孕八九月每朝一丸,砂仁湯下,服二三十朝必無倒產之逆。)催生丹,(益母草四兩,焦白芷,炒滑石、百草霜各二兩,臨產服四錢,芎歸湯送下。
白話文:
婦女有疾病時,只要乳房不過度腫大,月經量不過多,都算是身體機能正常的表現。治療吐血及各種出血的狀況,使用一個豬腰子,加入兩碗童子尿和一碗陳年三白酒,裝入新瓶中密封瓶口,在傍晚時用小火慢慢燉煮至晚上十一點左右,然後在深夜時再用火溫熱,打開瓶子後全部吃下,即使病重的人,服用一個月也會見效。平時身體虛弱的人也適合服用,男女都有效,這真的是用血來滋養身體的好方法。
醫書上說,月經提前來是血熱,延後則是血寒,但有時會提前有時會延後,難道是忽冷忽熱嗎?一般來說,氣是血的母親,氣亂了,月經週期也會跟著亂,所以調理月經要先從理氣開始。
懷孕六七個月時,因為爭吵碰撞導致胎兒死在腹中,惡露直接流出,疼痛難忍幾乎要昏厥,可以用佛手散來治療(當歸三錢、川芎五錢、益母草五錢,用水和酒各半碗煎服,停一兩個小時再喝第二帖)。如果胎兒沒有損傷,疼痛就會停止,母子都平安;如果胎兒已損,胎兒就會排出,母親則能保全性命。
如果胎兒不動而且感覺冰冷,就不是好的胎兒。但說到不動,好的胎兒也可能只是潛伏不動,怎麼能馬上斷定是死胎呢?應該服用能順氣活血的藥。產後忌諱喝酒,只能服用童子尿,童子尿是臨盆時的仙藥,如果遇到暈眩、敗血入心、血崩等症狀,倉促間來不及準備藥物,只能在嬰兒剛出生時,立刻給產婦喝一碗童子尿,就可以避免各種病症。產後一個月內,每天喝一碗,百病不生,其他藥都比不上。
產後百病中,最危險的有三種:嘔吐、盜汗、泄瀉,這三種症狀同時出現,性命危險。多種症狀同時發作時,要先治療最緊急的,如果出現兩種凶險症狀,另一種輕微的就沒有大礙。產後陰血虛耗,陽氣浮散在外沒有依附,所以多發熱,治療方法要用四物湯來補陰,薑可以通神,炮乾薑可以收斂浮散的陽氣,使其與陰結合,所以要一起用。然而,產後脾胃虛弱,有的是因為飲食不當而發熱,如果誤以為是血虛而進補,反而會傷害身體。
所以必須先問產婦吃過什麼,有沒有吃壞肚子。如果有惡露沒排乾淨,一定會腹痛發熱;如果是因為感染外邪,一定會頭痛發熱;如果發熱但飲食正常,沒有其他症狀,才是血虛,可以補血。如果胸口悶脹、打嗝、噁心、腹瀉等症狀,就只能根據症狀來治療。要知道腹脹但不痛,絕對不是惡露沒排乾淨,不要搞錯了。
產後用益母草粗切三大兩,濃煎去渣,加入川芎和當歸末各二錢,陳年酒和童子尿各一碗,服用一次,疼痛和暈眩就會消除,而且對身體有很大的補益效果,真的是治療產後疾病的良藥。(這個方子又名奪命丹,是產後聖藥。)
產後喜歡吃鹹的和酸的而導致咳嗽的人,一定會變成頑疾,終身都要自己小心。我家傳的秘方有六種,簡單但非常神奇,世世代代都當成寶貝。種子丸(在五月五日拔取益母草,連根一起陰乾磨成粉,用煉好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天早上吃兩顆,一百天一定見效)、固胎丸(用黃芩和白朮磨成粉,每次吃三錢,用砂仁湯送服,連續服用幾天,胎兒就可以永遠平安)、保安丸(在五月五日取益母草去根曬乾磨成粉,用煉好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懷孕八九個月時每天早上吃一顆,用砂仁湯送服,服用二三十天一定不會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催生丹(益母草四兩、焦白芷、炒滑石和百草霜各二兩,臨產時服用四錢,用川芎當歸湯送服)、益母丹(產後用山楂末三錢,用濃煎的益母草湯、陳酒和童子尿調和服用,第一天服三次,第二天兩次,第三天一次,第四、五天山楂末減半,第六、七天不用山楂末,只服益母草湯、陳酒和童子尿,第八天三味藥都服一次,就不會生病了,屢試不爽)、坤元是保丹(孕婦生病會影響胎兒,嚴重時可能母子雙亡,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胎兒的疾病,使母子都平安。青黛五錢、伏龍肝二兩,兩種藥磨成粉,用井底泥調勻,塗在肚臍上,大約在懷孕處兩寸左右的地方,乾了就再塗,這個藥只適用於傷寒發熱很嚴重的情況,不能隨便使用,切記!切記!小心!小心!)。
我家有個幫傭姓葉,她的陰戶垂下一塊東西,像剛出生的嬰兒的頭一樣大,躺著就會縮回肚子裡,站著就會掉出來,行動很不方便,她自己覺得很痛苦。她說是因為產後太早做家事,經常到河邊蹲著洗衣服,才會這樣。垂下之後她又生了一個兒子,還是不能收回去,俗稱魚袋,不知道是不是子宮。這個症狀剛開始如果按照丹溪的療法,或許可以治好,時間久了就不能治了。
丹溪治療產婦陰戶垂下一塊東西像帕子一樣,俗稱產頹,應該大補氣來提升,用人參、黃耆、白朮各一錢,升麻五分,之後用當歸、芍藥、甘草和陳皮來調理。又治療產婦陰戶垂下一塊東西像合缽一樣,這是子宮,因為氣血虛弱,所以隨著生產而下垂,用升麻、當歸、川芎和黃耆,大量服用兩次,之後用五倍子煮湯清洗,使皮膚起皺,感覺有一聲響就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