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二 (2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2)

1. 今書

古人云:夙興夜寐,出作入息,天之命,人之紀也。愚一生勸人夙興,不勸人夜坐。

吳門朱東樵(鑰),有《本草詩箋》,錢塘陸典三文謨,亦有《本草詩》,而陸為勝,徵引亦較廣博,藥各系以七律,凡五百三十四首,錄其第一首「人參詩」云:五葉三椏別樣新,黃參上黨味尤純,瑤光星散天邊寶,人體精成地底珍,開胃助脾能補氣,寧心潤肺自安神,元陽可喚春迴轉,虛實須教辨識真。按:人參功用固大,誤服之害亦非細,末句命意深矣。

袁隨園所為《徐靈胎先生傳》,載治迮耕石疾,閱之不甚了了,近觀《洄溪醫案》,乃如釋然。醫案云:蘆墟迮耕石暑熱壞症,脈微欲絕,遺尿譫語,尋衣摸床,此陽越症,將大汗出而脫,即以參附加童便飲之,少蘇而未識人也。余以事往郡,戒其家曰:如醒而能言,則來載我。

越三日來請,亟往,果生矣,醫者謂前藥已效,仍用前方,煎成未飲,余至曰:陽已回,火復熾,陰欲竭矣,附子入咽即危。命以西瓜啖之,病者大喜,連日啖數枚,更飲以清暑養胃而愈。後來謝,述昏迷所見一黑人立其前,欲啖之,即寒令入骨,一小兒以扇驅之曰:汝不怕霹靂耶?黑神曰:熬爾三霹靂,奈我何!小兒曰:再加十個西瓜何如?黑神惶恐而退。余曰:附子古名霹靂散,果服三劑,非西瓜則伏暑不消。

其言皆有證據,亦奇事也。

白話文:

[今書]

古人說:早起晚睡,外出工作,回家休息,這是上天的安排,也是人的規律。我一生只勸人早起,不勸人夜坐。

吳門的朱東樵著有《本草詩箋》,錢塘的陸典三文謨也著有《本草詩箋》,但陸典三的書更勝一籌,所引用的資料也更廣博,每種藥材都配以七言律詩,共計五百三十四首。其中第一首「人參詩」寫道:五葉三岔,形態新奇;上黨黃參,藥效尤佳;如同天邊散落的瑤光星,是地底孕育的人體精華;能開胃健脾,補益元氣;能寧心潤肺,令人安神;能回春補元陽,但虛實體質需辨別清楚。按:人參功效雖大,但誤服也會造成嚴重後果,詩的最後一句寓意深遠。

袁枚的《徐靈胎先生傳》記載了治療迮耕石(一種疾病)的案例,讀後並不太明白,直到最近看了《洄溪醫案》才豁然開朗。醫案記載:蘆墟的迮耕石因暑熱患病,脈搏微弱,幾乎危及生命,出現遺尿、胡言亂語、摸床尋衣等症狀,這是陽氣外越的表現,將要大汗淋漓而亡。於是用人參加上童尿給他服用,病人稍稍清醒,但還不認識人。我因事前往郡城,囑咐他家人說:如果醒來能說話了,就來請我。

三天後家人來請,我急忙趕去,病人果然活了過來。醫生認為之前的藥已見效,繼續用之前的藥方,煎好還沒服用,我到了之後說:陽氣已經回來了,但火氣又盛,陰氣將要耗盡,再服用附子(一種中藥)就會危及生命。於是讓病人吃西瓜,病人很高興,連著幾天吃了好幾個,又服用一些清暑養胃的藥物就好了。後來病人道謝,說昏迷時看見一個黑人站在他面前,想吃掉他,頓時寒氣入骨,一個小孩用扇子驅趕黑人說:你不怕霹靂嗎?黑人說:熬過三次霹靂又能奈我何?小孩說:再加上十個西瓜如何?黑人害怕地逃走了。我說:附子古稱霹靂散,果然服用了三次,要不是西瓜,暑氣就不能消退。

他所說的一切都有證據,也是一件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