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二 (2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1)

1. 今書

神仙通隘散,治咽喉腫痛,生瘡聲啞,危急之甚,並治虛勞聲嘶咽痛,用硼砂、兒茶、青黛、寒水石各二錢,蒲黃、牙硝、枯礬、川連、黃柏各六分,冰片、潮腦各二分,共研極細末,瓷瓶收貯,每用吹鼻立效。齊嚐出遊,輿夫發痧,昏暈欲絕,倉卒無藥,一老翁告曰:可即透取煙管中油如豆大,放舌下,捧水飲之。如法治之,少頃,輿夫起曰:真靈丹也!我病去如失矣。

乃抬齊回家。老翁又言此法不特治痧,尤能治毒蛇咬傷,以煙管燒熱,滴油擦患處立效,後以試用果驗。

大興劉繼莊獻廷,負經世才,於學無不淹貫,所著《廣陽雜記》,間有及醫事者,述之以資多識。有婦人患小腹中痛,氣衝上不得臥,百藥不效,已骨立矣,有吳人診之曰:此乃經時不謹所致。用白芍二兩,香菌一兩,豬外腎一對,煎湯,滑石、白礬各五分,共為末,以豆腐衣包之,煎湯送下,下黑血甚多,一劑而愈,亦奇方也。

龔首驤夫人病頭風已數年矣,每發時痛欲死,骨節間格格有聲,已壞一目而痛不止,延余診之,定一方用酥炙龜板二錢,麻黃、藁本各一錢,甘草五分,後更為定一方,用何首烏、苡仁、牛膝,令服二劑而愈。

明末高郵袁體庵,神醫也。有舉子舉於鄉,喜極發狂,笑不止,求體庵診之,驚曰:疾不可為矣,不以旬數矣,宜急歸,遲恐不及矣。道過鎮江,必更求何氏診之,遂以一書寄何,其人至鎮江而疾已愈,以書致何,何以書示之曰:某公喜極而狂,喜則心竅開張,不可復合,非藥石之所能治,故以危言懼之以死,令其憂愁抑鬱,則心竅閉,至鎮江當已愈矣。其人乃北向再拜而去。

太平崔默庵醫多神驗,有一少年新娶,未幾出痘,遍身皆腫,頭面如斗,諸醫束手,延默庵診之,默庵診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對數日沉思,反復診視,必得其因而後已,診此少年時,六脈平和,惟稍虛耳,驟不得其故,時因肩輿道遠腹餓,即在病者榻前進食,見病者以手擘目觀其飲啖,蓋目眶盡腫不可開合也,問思食否,曰:甚思之,奈為醫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礙於食?遂命之食,飲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視其室中床榻桌椅漆器燻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別遷一室,以螃蟹數斤生搗,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腫消痘現,則極順之症也,蓋其人為漆所咬,他醫皆不識云。

新安程云來(林),博究群書,所著《醫暇卮言》,乃深於格致之學者,余尤愛其論夜臥一則,有裨於養生,錄之。夜臥能使氣降,晝臥能使氣升。人至暮勞極,眼白昏而帶赤,靜臥一宵,詰朝對鏡,清澈如故,此氣降之驗也。晝倦當靜坐片時,或散步玩物,睡愁自解,若因而沉寢,則初覺之時,目白必赤,此因臥而氣反升之驗也。蓋晝當與陽俱開,乃逆其候而閉之,譬如夜當與陰俱閉,乃故狂呼豪飲,皆傷壽源。

白話文:

今書

神仙通隘散,治療咽喉腫痛、生瘡、聲音嘶啞等危急重症,也能治療虛勞導致的聲音嘶啞和咽喉疼痛。配方:硼砂、兒茶、青黛、寒水石各二錢,蒲黃、牙硝、枯礬、川連、黃柏各六分,冰片、樟腦各二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瓷瓶保存。每次使用時,將藥粉吹入鼻中,即可見效。

有一次齊某出遊,僱傭的車夫突然中暑,昏迷不醒,危在旦夕,身邊又沒有藥物。一位老翁告訴他:可以取煙管裡的油,大約黃豆大小,放在舌下,再喝口水。按照這個方法治療,一會兒工夫,車夫就醒過來了,說這是靈丹妙藥,病痛全消了,然後被抬回家。老翁還說,這個方法不僅能治中暑,還能治療毒蛇咬傷,方法是將煙管燒熱,滴油在傷口處,立刻見效。後來有人試用,果然有效。

大興的劉繼莊,才華橫溢,學識淵博,他所著的《廣陽雜記》中,也記載了一些醫學方面的內容,這裡摘錄一些,以供參考。有一個婦女患小腹疼痛,氣往上衝,無法躺臥,很多藥物都不見效,人已經瘦得皮包骨頭了。一位吳地醫生診斷說,這是因為長期不注意保養身體造成的。他用白芍藥二兩,香菇一兩,豬腎一對煎湯,再將滑石、白礬各五分研磨成粉,用豆腐皮包起來,煎湯送服。服藥後排出大量黑血,一劑藥就痊癒了,也是一個奇方。

龔首驤夫人的頭風病已經多年了,每次發作時疼痛難忍,骨節間還會發出咯咯的聲音,一隻眼睛已經失明了,疼痛卻依然不止。我為她診治後,開了一個方子:酥炙龜板二錢,麻黃、藁本各一錢,甘草五分。後來我又重新開了一個方子:何首烏、薏苡仁、牛膝,服用兩劑後就痊癒了。

明朝末年高郵的袁體庵,是一位神醫。有一個舉人考中鄉試後,因為過度興奮而發狂,不停地大笑。他求袁體庵診治,袁體庵驚訝地說:這種病很嚴重,最多活不了十幾天,應該趕緊回家,晚了恐怕就來不及了。如果你路過鎮江,一定要再去請何醫生診治。於是袁體庵寫信給何醫生,這舉人到了鎮江,病就好了,便寫信答謝何醫生。何醫生回信說:這位先生是因為過度興奮而發狂,興奮會導致心竅張開,無法閉合,這不是藥物所能治療的,所以我故意用危言嚇唬他,讓他憂愁鬱悶,這樣心竅才會閉合,等他到鎮江的時候,病應該就好了。那位舉人北向叩拜後離去。

太平的崔默庵醫生醫術高明,有很多神奇的案例。有一個新婚不久的年輕人得了天花,全身腫脹,頭面腫得像個斗笠,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於是請崔默庵診治,崔默庵診病時,如果不能徹底了解病情,就會和病人相對數日,反覆觀察,直到找到病因才罷休。他診治這個年輕人時,六脈平和,只是稍微虛弱一些,一時找不到原因。因為肩輿路途遙遠,他又餓了,就在病人床邊吃飯。他看到病人用手撐開眼睛看他吃東西,因為眼眶腫脹,眼睛幾乎睜不開。崔默庵問他是否想吃東西,病人說:很想吃,可是醫生囑咐我不要吃啊!崔默庵說:這種病症怎麼會妨礙吃東西呢?於是讓病人吃飯,病人吃得很香,崔默庵還是不明白原因。過了一會兒,他看到病人房間裡的床、桌椅、漆器都有漆的氣味,突然明白了,說:我找到原因了!於是馬上讓人把病人搬到另一個房間,用幾斤螃蟹搗碎,敷在病人全身。沒過多久腫脹消退,天花疹子也出來了,病情發展得非常順利。原來這個年輕人是漆器塗料過敏,其他醫生都沒能識別出來。

新安的程雲來(林),博覽群書,他所著的《醫暇卮言》深入探討醫學的原理,我尤其喜歡他關於夜臥的論述,對養生很有益處,這裡把它錄下來:夜臥可以使氣降,晝臥則使氣升。人到晚上勞累極了,眼白會昏暗帶紅,靜臥一夜,第二天早上照鏡子,眼睛就會清澈如初,這就是氣降的驗證。白天疲倦了,應該靜坐一會兒,或者散步玩物,睡意就會自然消退。如果因此而睡覺,剛睡醒時,眼白一定會發紅,這是因為臥下而使氣上升的緣故。白天應該與陽氣一起舒展,卻違反常理地閉塞它,就像晚上應該與陰氣一起閉合,卻故意狂呼豪飲一樣,都會損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