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廬醫話》~ 卷二 (17)
卷二 (17)
1. 今書
黃著作繁富,時抉精奧,惟所定諸方,偏於扶陽,遺精症謂土濕陽衰,生氣不達,乃用桂枝、附子,墮胎症謂命門陽敗,腎水澌寒,侮土滅火,不生肝木,木氣鬱陷而賊脾土,乃用乾薑、桂枝充其類,將生人絕無陰虛火旺之症,是徒知責人,而不知責己矣。
餘杭稽留山石云院微塵上人,以其家傳經驗奇方濟世活人,年老懼失傳,悉付之梓,名曰《石云選秘》,凡二卷,書中有接骨神方,用鬧陽花子燒酒浸一夜煮酒,每服二分,亦可蒸透曬乾為末,入虎骨五分,早上服,午間骨響,接上神效。
余以庠說天台葉氏售跌打損傷藥致富,甚秘其方,後為傭工人竊得以傳,乃用鬧陽花子置灶邊,得煙氣熏蒸,二三年後,研為末,收藏勿泄氣,每服二三分酒下,治損傷立效,但力猛不可多服,石云方正與此同。
歸安江氏涵暾《筆花醫鏡》,謂《程鍾齡女科》一卷,悉從諸大家論說中斟酌盡善而出之,字字毫髮無憾,並無近時《臨證指南》等織巧習氣,故依治每收實功。不知《臨證指南》雖成於葉氏之門人,採錄冗繁,誠為可議,然其審證立方,實多可法可傳。即如女科之症,必主奇經,洵能獨出手眼,遵而用之,鮮不獲效。
程氏書豈能見及此耶?是故讀程氏書可與立,不若讀葉氏書可與權也。
秀水錢彥臞處士經綸,居王江涇,康熙間人也,醫術精核。有人仲冬病寒,諸醫雜治不效,獨處士言伏暑,投青蒿一味而愈。治病受值,必視其貧富,貧者常謝不受,富人以厚幣遠來,則又卻之,且謝曰:若幣重,不難致他醫,何必我?我鄰里孤窮疾病者若而人,待我診治,安能捨之他適哉?或道逢他方,人問錢先生安在。輒應曰:死久矣。
用是名不出鄉里,而貧亦如故。歿後,鄉人相傳為土地神,歷百餘年未嘗著靈怪,而禱祠下者不絕,蓋隱君子之有德於鄉閭者也。著有《脈法須知》三卷,咸豐五年,其同里計二田上舍光昕,為鋟板以傳,貽余讀之,蓋薈萃諸家之說,而出之以精確,非積學有得者不能也。其《問法要略》一篇,語約而意詳,勝於張景岳之十問,備識於此。
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問便,慎之至也。問男女老幼貴賤,得病何日,受病何從,飲食便利,情懷勞逸,今昔何如,曾服何藥,日夜起居,寤寐有無,痰嗽嘔噯,脹悶汗渴煩悸,頭目耳鼻口咽喉胸脅腰背腹痛,手掌冷熱,喜惡寒熱,膝酸足腫,曾患何疾,瘡傷中毒,痞血病久,或汗下過傷,所嗜何味何物,或縱酒,或長齋,或房室,或泄滑,問婦女月水,有孕果動否。寡婦室女,氣血凝滯,兩尺多滑,非胎也。
心腹痛當問新久,懶言惟點頭,中氣虛也,昏憒不知人,或暴厥,或久病,婦人僵厥,多中氣,宜辨之。小便黃赤為濕熱,清之滲之,小便色白,無熱也,不可治熱,利則氣順,澀則痰滯,重墜牽掣為虛,煩悶拘急為實,喜熱惡利為虛,喜利惡熱為實。
白話文:
[今書]
黃帝內經的著作很多,內容精深奧妙,但其所制定的許多藥方,都偏向於扶助陽氣。例如治療遺精的藥方,認為是土虛濕盛、陽氣衰弱,生機不能通達,所以使用桂枝、附子等溫陽藥物。治療墮胎的藥方,認為是命門火衰,腎水寒盛,寒邪侵犯脾土,滅絕心火,導致肝木不生,木氣鬱結而損傷脾土,所以使用乾薑、桂枝等溫陽藥物。然而,將所有病症都歸咎於陰虛火旺,這是只知道責怪病人,而不知道反省自身醫術的表現。
余杭稽留山石云院的微塵上人,用家傳的奇方救死扶傷,年老擔心失傳,便將其全部記錄成書,命名為《石云選秘》,共兩卷。書中記載了一個接骨神方:用鬧陽花子用燒酒浸泡一夜後煮酒服用,每次服用二分,也可以將其蒸透曬乾研成粉末,加入虎骨五分,早上服用,中午骨頭就會響,接骨效果神奇。
我聽說天台葉氏靠出售跌打損傷藥致富,其藥方非常秘傳,後來被僱工偷學並傳播開來。這個藥方是將鬧陽花子放在灶邊,用煙氣熏蒸,兩三年後研成粉末,保存時要注意避免散發藥氣,每次服用二三分,用酒送服,治療損傷效果很快,但藥性猛烈,不可多服。石云方的藥物組成與此相同。
歸安江氏涵暾所著《筆花醫鏡》中提到,《程鍾齡女科》一卷,是從諸多名家的論述中精挑細選、完善而成,字句都十分精確,沒有現在那些《臨證指南》等書那種刻意追求巧妙的習氣,所以依方治療都能收到真實的效果。《臨證指南》雖然出自葉氏門下,但內容冗繁,確有值得商榷之處,然而其審證立方,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傳承的地方。尤其是在婦科疾病方面,它特別注重奇經八脈的運用,確實獨具匠心,遵照其方法使用,很少會沒有效果。
程氏的書怎能達到這種境界呢?所以說,讀程氏的書可以建立理論基礎,而讀葉氏的書只能作為權宜之計。
秀水錢彥臞處士,精通經綸,居住在王江涇,是康熙年間的人,醫術精湛。曾有人在仲冬時節患寒症,許多醫生治療無效,只有這位處士認為是伏暑,只用青蒿一味便治好了。他看病收費,必看病人的貧富情況,窮人常推辭不受,富人用重金遠道而來,他也拒絕,並且說道:如果您的錢財很多,很容易找到其他醫生,為何非要找我呢?我的鄰居裡有很多貧窮患病的人,他們需要我的診治,我怎麼能捨棄他們而去看您呢?有人在路上遇到他,問錢先生在哪裡,他總是回答說:很久死了。
因此,他的名聲不出鄉里,而生活也依然貧困。去世後,鄉人把他當作土地神供奉,一百多年來從未出現什麼靈異現象,但祭祀的人卻從未間斷,這正是隱士君子德行於鄉里的一個例子。他著有《脈法須知》三卷,咸豐五年,他的同鄉計二田上舍光昕為其刻板印刷傳世,我也讀過這本書,它薈萃了諸家醫學理論,但又精確簡潔,非積學有成的人是做不到的。其《問法要略》一文,語言簡潔但含義豐富,比張景岳的十問還要好,我將其內容記錄在此。
到一個國家要了解風俗,到一個家庭要了解忌諱,到上房要講禮貌,看病要了解病情,這是非常重要的。要詢問病人的性別、年齡、身份地位,患病時間,發病原因,飲食情況,精神狀況,勞逸情況,病情變化,以前服用的藥物,晝夜起居,睡眠情況,痰嗽、嘔吐、噯氣、脹悶、汗出、口渴、煩躁、心悸,頭、目、耳、鼻、口、咽喉、胸、脅、腰、背、腹部的疼痛,手掌冷熱,寒熱喜惡,膝蓋酸痛,腳腫,以前患過的疾病,瘡傷中毒,痞塊、出血、久病,以及汗下過度造成的損傷,病人愛吃什麼,有什麼嗜好,是否飲酒過度,是否長期齋戒,房事情況,大小便情況,詢問婦女月經情況,是否懷孕,胎兒是否活動。寡婦或處女,氣血凝滯,脈象滑利,超過兩寸,就不是懷孕。
心腹疼痛要詢問病程長短,病人懶於說話只點頭,是中氣虛弱;神志昏迷,不認識人,可能是暴厥或久病,婦女出現肢體僵硬和厥冷,多半也是中氣虛弱,需要仔細辨別。小便黃赤是濕熱,需要清熱利濕;小便色白,沒有熱證,不可治療熱證;小便通利則氣機順暢,小便澀滯則痰濁阻滯;小便重墜牽掣是氣虛,小便煩悶拘急是實證;喜熱惡寒是氣虛,喜寒惡熱是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