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二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3)

1. 今書

魏玉璜先生之琇《續名醫類案》,余既借錄閣本全部,後又假得魏氏家藏抄本,校勘一過,並視閣本多所更正。前有杭太史世駿、余太史集序文並目錄。後有魏鉽跋。海寧王孟英士雄《潛齋醫話》謂卷首無序無目,殆只據閣本言耳。今錄跋語於此,云:《續名醫類案》六十卷,乃先君校刊汪氏《名醫類案》而成,較篁南所輯為尤備,是書之優劣,《提要》序文論之詳矣,余小子不敢贊一辭。書中兼援江氏例,臨證案附見焉。

乾隆甲午歲,恭逢朝廷開四庫全書館,父友朱先生明齋攜此冊入都,亟錄副詳校以進,幸蒙採錄,此千載一時之恩遇,得以藉傳不朽。原本仍發還本家,敬謹收藏,館上指駁數條,謹更正焉。經進後,鮑氏知不足齋擬刊,未果。原本為先人手澤貽留,未敢出以示人。茲慎選楮毫,精抄全部,評校裝璜,以冀當代大人君子布金刊板,廣播藝林,誠於身心有裨,鉽又何敢為獨得之秘耶?時嘉慶丁丑冬日,臨江草堂後人鉽盥手拜跋。

張景岳偏主溫補,尊而信之者不少,近日攻擊之者亦復有人,如葉天士、魏玉璜、章虛谷、陳修園。其最著也,葉天士《發揮》一書,尤為深切詳盡。究之景岳之重扶陽,時勢適然,亦以救弊,學者循覽其書,必當與《發揮》參觀,斯不為其所誤。惟《發揮》為家藏之板,久不印行,余歷年搜訪,至丁巳歲,始於吳門購得一部,惜力綿未能重刊廣傳也。

如皋顧曉瀾學博金壽,少擅才藻,壯歲貢入成均,屢困秋試,年四十,南歸秉鐸,遂絕意功名,專精醫理,每遇宿學名師,不惜虛懷就正,求其精微,治一證必刻意精思,寢食懼廢,方定,卒起沉疴,晚歲棄官,家於吳門,求治病者踵相接,門第子匯錄方案,因選擇百條付梓,(道光乙酉秋鐫),名曰《吳門治驗錄》。其治病每用人所不恆用之藥而奏捷效。

婦女解鬱調經,則以合歡皮煎湯代水。婦女反胃痰飲,則用東壁土牆、白螺螄殼,入黑驢溺,連土陰乾,研末入藥。蓋黑驢溺入腎,陰中至陰,善通水道,取其引火下行,最為神速,但氣味過臊,胃虛者格格不入。白螺螄能於水土中潛行成道,且可化陽明郁痰,通厥陰鬱火,又得東壁土拌而陰乾,既無氣味,更得殊功。

又治痰迷心竅,忽於數日所讀之書,皆不記憶,用茯神五錢,遠志肉錢半,製半夏錢半,陳皮一錢,九節菖蒲五分,陳膽星五分,珍珠母三錢,生甘草五分,以惜字爐灰一兩煎湯代水,煎服獲效:去膽星,加生益智仁一錢,醋煅靈磁石三錢,十服全愈。蓋養營開竅化痰,特以字紙灰作引,復加益智啟聰明,磁石交心腎,醫以意會,亦由善思而後得之也。

吳縣薛瘦吟(福),能詩精醫理,流寓秀水之王江涇,著有《瘦吟醫贅》,附錄詩十數首,其自書吟稿後云:離家十載感華顛,一檢奚囊一黯然,未必書坊有陳起,江湖詩好定誰憐。語殊清婉。吳江李顯若王猷,《聞湖詩續抄》謂瘦吟治疾疏方,雄談驚座,惟執於用古,持論雖透澈,而服其藥者往往不效,以故門可羅雀,釜或生塵,年七十餘,窮困以終。然觀《醫贅》所言,非盡不合時宜者,如雲今之傷寒,皆溫熱病也。

白話文:

[今書]

我借閱了閣本魏玉璜先生所著《續名醫類案》全書,後來又幸運地得到魏氏家藏抄本,進行了校對,並對閣本做了許多更正。書前有杭太史世駿、余太史所寫的序文和目錄,書後有魏鉽所寫的跋文。海寧王孟英士雄在《潛齋醫話》中說此書卷首沒有序言和目錄,大概是他只參考了閣本的緣故。現在我把跋文錄在此:

《續名醫類案》六十卷,是我父親校訂汪氏《名醫類案》後編成的,比篁南所編的更加完備。這本書的優劣,《提要》序文已有詳盡論述,我不敢再贅述。書中也參考了江氏的例子,附有臨證的病案。

乾隆甲午年,適逢朝廷開辦四庫全書館,父親的朋友朱明齋先生帶著這本書進京,急著抄錄副本詳細校對後呈交,幸運地被採錄,這是千載難逢的恩遇,得以流傳不朽。原本已送還我家,謹慎收藏著。館中指出了幾處錯誤,我也已更正。進呈後,鮑氏知不足齋曾想刊印,但未能成功。原本是先人遺留的手稿,我不敢拿出來給別人看。如今我精選紙張和墨筆,精心抄錄全書,仔細校對裝訂,希望能有當代的達官貴人資助刊刻,廣為流傳,讓更多人受益,我魏鉽又怎敢將其據為己有呢?嘉慶丁丑冬日,臨江草堂後人魏鉽謹此拜書。

張景岳偏重溫補的醫學理論,相信並遵循他醫學理論的人很多,但近來也有不少人批評他,例如葉天士、魏玉璜、章虛谷、陳修園等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葉天士的《傷寒論發揮》,對張景岳的理論闡述得尤其深刻詳盡。究其原因,張景岳重視扶陽,是當時的時勢所趨,也是為了彌補當時醫學的不足。學習者閱讀他的著作,一定要參看《傷寒論發揮》,這樣就不會被誤導。只是《傷寒論發揮》是家藏的版本,很久沒有印行了,我多年來一直尋找,直到丁巳年,才在吳門買到一本,可惜力不從心,未能重印廣泛傳播。

如皋顧曉瀾,學識淵博,年輕時就才華橫溢,壯年考中貢生,多次參加秋試落榜,四十歲時南歸執教,於是放棄功名,專心研究醫理。每遇到資深的醫學名家,都虛心求教,探求醫理的精微之處。治療一個病例,一定會刻意深入思考,廢寢忘食,直到找到治病的方案。他晚年辭官,定居吳門,求醫的人絡繹不絕。他的門人弟子將他的治療方案彙集起來,選取一百條付梓刊印(道光乙酉秋鐫),命名為《吳門治驗錄》。他治療疾病,常常使用別人很少使用的藥物,卻能收到很好的療效。

例如治療婦女鬱結、月經不調,就用合歡皮煎湯代替水。治療婦女反胃、痰飲,就用東牆土、白螺螄殼,加入黑驢尿,和泥土一起陰乾,研磨成粉入藥。因為黑驢尿入腎經,屬陰中至陰,善於通利水道,可以引導陰火下降,療效非常迅速,但是氣味太臭,胃虛的人用不了。白螺螄能在水土中潛行,又能化解陽明經的鬱痰,疏通厥陰經的鬱火,再用東牆土拌和陰乾,既沒有臭味,又能收到奇效。

又如治療痰迷心竅,導致幾天內讀過的書都記不住,就用茯神五錢,遠志肉半錢,製半夏半錢,陳皮一錢,九節菖蒲五分,陳膽星五分,珍珠母三錢,生甘草五分,用惜字爐灰一兩煎湯代替水煎服,就能收到療效;如果去掉膽星,加上生益智仁一錢,醋煅靈磁石三錢,服用十劑就能痊癒。這是因為此方能滋養心神、開竅化痰,特別是用字紙灰作引經藥,再加上益智仁以啟迪聰明,磁石通調心腎,這都需要醫生用心去體會,也需要醫生善於思考才能領悟。

吳縣薛瘦吟(字福),精通詩詞和醫理,寄居秀水縣王江涇,著有《瘦吟醫贅》,附錄了十幾首詩歌。他在自己抄寫的詩稿後面寫道:「離家十年鬢髮已白,檢查衣囊空空如也,也許書坊沒有我的位置,江湖詩歌又有誰憐惜呢?」言語十分淒婉。吳江李顯若王猷在《聞湖詩續抄》中說,薛瘦吟治病開方,議論雄辯,震驚四座,但是他過於拘泥於古方,雖然論述透徹,但是服藥的人往往沒有效果,因此門可羅雀,鍋灶生塵,七十多歲時貧困潦倒而死。然而,從《醫贅》中所說來看,並不是完全不合時宜,例如他說現在的傷寒,都是溫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