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今人

一家有病者數人,一一處之無倦容,暇輒手自撰論,闡發仲景之學,著有《傷寒尋源》行於世。

青浦何書田其偉,家世能醫,初為諸生專於學,工古今體詩,未嘗為醫。自其父元長先生卒,念世業不可無繼,稍稍為之,名大噪。有徐姓者,昏熱發狂,力能逾牆屋,何曰:是邪食交結也。則其人果以酷暑食水澆飯,旋就柳陰下臥也。以大黃、枳實下之而愈。金澤鎮某生逾冠未婚,得狂疾,用牛黃清心加味法,而囑其家人於煮藥時覆女子褻衣於其上,兩劑而愈。門人疑之,何曰:是陰陽易法,吾用之偶驗耳。

嘗作醫論詩云:治病與作文,其道本一貫。病者文之題,切脈腠理現。見到無遊移,方成貴果斷。某徑用某藥,一味不可亂。心靈則手敏,法熟用益便。隨症有新獲,豈為症所難?不見古文家,萬篇局萬變。此可見其生平所得力矣。

表兄周乙藜學博士照,潛研醫理,嘗治分水典史王某之妻,兩臂攣不能舉,面色黯淡,脈沉緩,諸藥不效,令服活絡丹數服即愈。後以治手臂足腿攣腫之屬寒濕者皆效。乙藜之戚張氏婦,體弱惡食,月信已停八月,就診於蘇州名醫何氏診之,云是經阻,令服通藥,乙藜診之曰:六脈滑疾,右寸尤甚,是孕也,且必得男。以安胎藥與之,閱四月果生男。

烏程鈕松泉殿撰,福保之父,晴嵐封翁芳鼎,精外科術,貧者求治不取錢,且贈以藥,製藥不惜重值,拯治危症甚多。殿撰尤好岐黃書,在京師每為人治愈危疾。嘗治其同年之母,高年患痢,醫用芍藥湯不效,轉益困篤,身熱不食,殿撰詢知病前曾多食蟹,診脈左弦數,右數而弱,舌苔中黑,腹痛喜按,力排眾議,專主熱藥,用熟附子八分,炮姜一錢,白芍一錢,吳茱萸五分,焦白朮三錢,茯苓三錢,肉桂八分,炙甘草一錢,砂仁五分,陳皮五分,生薑二片,一劑痢稀熱減,去茱萸、陳皮、加丁香、木香,二劑痢止,改用補中益氣湯,加附、桂、炮姜全愈。殿撰有診治醫案一冊,名曰《春冰集》,蓋言慎也。

吳江陳夢琴茂才希恕,家居蘆墟,其曾祖為諸生者名策,得外科秘方於外家潘氏,始為醫。茂才幼好學,有聲庠序間,壯歲家中落,母令習家學,可養生兼可治生,乃從其兄省吾上舍希曾學,期年而業成,生平所治疾,悉錄成為書,積三百二十二卷,手撮其要為十冊,以訓子侄。其婿沈沃之學博曰富,擇取之,為《婦翁陳先生治疾記》,篇長不備錄,錄其尤者。

一人無故舌出於口寸余,他醫遵古方熏以巴豆煙,飲以清心脾藥不效,先生命取雞冠血塗之,使人持銅鉦立其後,擲於地,聲大而騰,病者愕顧而舌收矣。或問其故,先生曰:舌為心苗,心主血,用從其類,必雞冠者,清高之分,精華所聚也,擲鉦於地者,驚氣先入心,治其原也。

白話文:

今人

許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人生病,他一人照顧,毫不疲倦,有空就親自撰寫醫論,闡發張仲景的醫學理論,著有《傷寒尋源》流傳於世。

青浦的何書田先生,家世行醫,年輕時是秀才,專注於學問,擅長寫古今體詩,從未從事醫業。直到父親元長先生去世後,才考慮到家業需要繼承,慢慢開始行醫,名聲很快就很大。曾有一位姓徐的人,昏迷發熱,神志不清,力氣大到能翻牆越屋,何先生診斷說是邪氣與飲食積結導致。結果此人果然是因為酷暑天氣吃了澆了水的飯,之後又躺在柳樹陰下休息。何先生用大黃、枳實讓他瀉下,病就好了。金澤鎮某位秀才,成年未婚,得了狂病,何先生用牛黃清心湯加減治療,並囑咐其家人在煮藥時把女子的內衣蓋在藥罐上,兩劑藥就痊癒了。門人對此感到疑惑,何先生解釋說:「這是運用陰陽互補的方法,我偶然試用,竟然有效。」

他曾作醫論詩云:「治病和寫文章,道理本是一樣的。病人就是文章的題目,切脈就如同理清文章的脈絡。診斷要準確,處方要果斷,用藥要精確,一味藥都不能錯亂。思想專注,手法就會靈巧,方法熟練,用藥就會方便。根據病情隨時會有新的收穫,哪裡會被病情難倒?古文大家寫文章,萬篇都有萬種變化,這道理是一樣的。」由此可見他一生醫術的造詣。

表兄周乙藜博士,潛心研究醫理,曾治療分水縣典史王某的妻子,她兩臂攣縮抬不起來,面色暗淡,脈象沉緩,很多藥都沒效,周乙藜讓她服用活絡丹,服藥幾次就好了。後來他用這種方法治療手臂、腿部攣縮腫脹等寒濕症,都非常有效。乙藜的親戚張氏婦女,身體虛弱,厭惡飲食,月經停了八個月,去蘇州看有名的何醫生,何醫生說這是經脈阻塞,開了通經的藥。乙藜診斷後說:「六脈滑數,右寸脈尤其明顯,這是懷孕了,而且一定會生男孩。」於是給她開了安胎藥,四個月後果然生了一個男孩。

烏程的鈕松泉先生,福保的父親,晴嵐封翁芳鼎,精通外科手術,貧困的人向他求醫,他不收錢,還贈送藥物,製藥時毫不吝惜珍貴藥材,救治了很多危重病人。松泉先生尤其喜歡研讀醫書,在北京時經常為人治愈危重疾病。他曾經治療他同年的母親,這位老太太年紀很大,患痢疾,醫生用芍藥湯沒效,病情反而加重,發熱,不進食。松泉先生了解到病人之前吃了很多螃蟹,診脈發現左脈弦數,右脈數而弱,舌苔中間發黑,腹部疼痛但喜歡按壓,他力排眾議,專用溫熱藥物,處方為:熟附子八分,炮薑一錢,白芍一錢,吳茱萸五分,焦白朮三錢,茯苓三錢,肉桂八分,炙甘草一錢,砂仁五分,陳皮五分,生薑二片。一劑藥下去,痢疾稀薄,發熱減輕,去掉吳茱萸、陳皮,加入丁香、木香,兩劑藥後痢疾停止,改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附子、肉桂、炮薑,病就好了。松泉先生有一本診治醫案,名叫《春冰集》,名字就表明他謹慎的行醫態度。

吳江的陳夢琴先生,家住蘆墟,他的曾祖是秀才,名叫陳策,從外家潘氏那裡得到了外科秘方,開始行醫。夢琴先生年輕時好學,在學堂裡很有聲望,壯年時家道中落,母親讓他學習家傳醫術,既能養生,又能治病,於是跟隨他哥哥陳省吾先生學習,一年後學成,他一生所治的疾病,都記錄下來,積累了三百二十二卷,自己把精華部分整理成十卷,用來教導子侄。他的女婿沈沃之學問淵博,選取其中重要的內容,編成了《婦翁陳先生治疾記》,篇幅很長,這裡只記錄比較重要的內容。

有個人無緣無故地舌頭伸出嘴外一寸多長,其他醫生根據古方用巴豆煙熏,服用清心脾藥都不見效,陳先生讓取雞冠血塗抹在舌頭上,讓一個人拿著銅鑼站在他身後,然後把銅鑼扔在地上,聲音很大,很響亮,病人嚇了一跳,舌頭就縮回去了。有人問他原因,先生說:「舌頭是心的苗,心主血,所以用同類的東西治療,用雞冠血是因為雞冠高傲,是精華聚集的地方。扔銅鑼在地上是讓驚嚇之氣先入心,從根本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