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四苓散治疝有極驗者。周克庵於丁巳歲病痰火痊後,忽睪丸起塊如雞卵,堅硬重墜不能行,始服治疝藥,如川楝子、荔枝核等,反作痛,自揣是歲寓吳江時,常於酒後至茶肆,飲茶過多,殆水氣流入膀胱所致,與肝經無涉,改服四苓散,泄瀉數次而疝全愈。

白話文:

四苓散治療疝氣有非常好的效果。周克庵在丁巳年患上痰火痊癒後,突然睪丸長了一個像雞蛋一樣的硬塊,堅硬沉重,無法行走。他開始服用治疝藥,如川楝子、荔枝核等,反而疼痛加劇。他推測是那年住在吳江時,經常在酒後去茶肆喝茶,喝茶過多,可能是水氣流入膀胱所致,與肝經無關,於是改服四苓散,腹瀉數次後,疝氣完全痊癒。

2. 咳嗽

《客塵醫話》云:咳嗽大半由於火來剋金,謂之賊邪,最難速愈。因風寒外襲,而內生實火,急宜瀉之,若失於提解,久之傳變生疾,誤服陰藥,反成勞瘵。此數語甚的。又云:如果系虛火,惟壯水一法。但養陰之藥,又皆阻氣滯痰,是在治之者靈也。如生脈六君湯、金水六君煎之類,最為妥當。

白話文:

《客塵醫話》中說到:咳嗽大部分是由於火克金,稱之為「賊邪」,最難以快速痊癒。因風寒襲來,內生實火,應及時瀉火,如果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久了病情會發展成疾病,誤服滋陰藥物,反而會變成勞瘵。這幾句話非常有道理。書中還說到:如果是虛火,則以滋陰壯水的方法治療。但是滋陰藥物大部分都會阻礙氣機,積痰,因此對於用藥需要靈活掌握。比如生脈六君湯、金水六君煎之類的藥方,皆是很合適的。

余按:金水六君煎,景岳以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而《景岳全書發揮》訾其立方雜亂,(二陳、地、歸),且為水泛為痰而用二陳,於理不通,當用地黃湯,至壯水之法,六君湯亦非所宜。

白話文:

我的意見是:金水六君煎,景嶽用來治療肺腎虛寒,水泛為痰,而在《景嶽全書發揮》中卻批評它的処方雜亂,(二陳、地、歸),而且為了水泛為痰而使用二陳,這是說不通的,應該使用地黃湯,來增強水的機能,六君湯也不合適。

薛生白有案云:此由金水不相承挹,故咳久不愈,切勿理肺,肺為嬌臟,愈理愈虛,亦不可泛然滋陰,方用整玉竹、川石斛、氣滯、生扁豆、北沙參、云茯神,迥勝於生脈六君湯、金水六君煎。余仿此以治久嗽陰傷,無不獲效。

白話文:

薛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案例:患者咳嗽很久沒有治癒,這是因為金水不相承引,因此不要治療肺,肺是嬌嫩的臟器,治療的越多越虛,也不能隨便滋陰,方子裡使用了玉竹、川石斛、桔梗、生扁豆、北沙參、茯神,比生脈六君湯、金水六君煎的效果好很多。我模仿這個方子來治療咳嗽時間長,陰氣受傷的病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咳嗽有寒熱之別,不可誤治。感寒者,鼻塞流涕,或微惡寒,宜服生薑、蔥白。(日二次,不宜常服。)挾熱者,夜嗽較甚,喉癢,口或微渴,宜服淡鹽湯,(可常服代茶。)初起服此者,不致久延,余家用之恆驗。

白話文:

  1. 咳嗽分為寒咳和熱咳,不可錯誤治療。

  2. 感寒引起的咳嗽,鼻塞流涕,或輕微畏寒,宜服生薑、蔥白。(每天兩次,不宜長期服用。)

  3. 挾熱引起的咳嗽,夜間咳嗽較重,喉嚨癢,口或微渴,宜服淡鹽湯,(可常服代替茶。)

  4. 早期服用此方,不會長久延續,我家一直使用此方,效果很好。

3.

《名醫類案》載:絳州僧病噎不能食,語弟子死後可開胸喉,視有何物,弟子開視,得一物,似魚而有兩頭,置缽中,時寺中刈藍作靛,取置缽中,蟲遂化為水。自是人以靛治噎疾多效。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以為此乃生瘕,非五噎比,後人因以藍治噎,誤矣,蓋噎亦有因瘕而成者,藍能療之,未可以概治噎症也。

白話文:

《名醫類案》中記載:絳州有一位僧人患有噎症,無法進食,他在臨死前告訴他的弟子說,等他死後可以剖開他的胸膛和咽喉,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弟子按照他的吩咐做了,發現了一個像魚一樣的東西,但它有兩個頭。他們把它放在缽中。當時寺廟裡正在用藍草製作靛青,弟子就把靛青也放進了缽中,結果那個像魚一樣的東西就化成水了。從那以後,人們就用靛青來治療噎症,效果很好。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認為,這種噎症其實是生瘕,和普通的噎症不同。後人誤以為藍草能治噎症,所以用它來治療噎症,這是錯誤的。有些噎症是由於生瘕引起的,藍草能治療這種噎症,但不能以此來概括所有的噎症。

按:《續名醫類案》載:武昌僧患胃脘痛,其徒亦患之,師死,遺命必剖視吾心,果於心間得細骨一條,長七八寸,形如簪,插瓶中供師前,偶有貴客至殺鵝,取骨挑鵝喉,凡染鵝血處即化,徒飲鵝血數日,胃疾竟除。此與絳州僧事相類,考《本草》鵝血治噎膈反胃,張石頑《醫通》備述其法。

僧之胃痛而生骨,殆亦噎類耶?然則鵝之功用,實勝於藍矣。

白話文:

根據《續名醫類案》的記載:武昌有一位僧人患有胃脘痛,他的徒弟也患有同樣的疾病。師父去世後,他留下遺命,要求弟子剖開他的心臟來看一看。果然,在心臟中發現了一根細骨頭,長七八寸,形狀像簪子一樣。徒弟就把骨頭插在瓶子裡,供奉在師父的靈前。有一天,有貴客來到寺院,主人殺了一隻鵝,用骨頭挑鵝的喉嚨,凡是沾染鵝血的地方立刻就融化了。徒弟喝了幾天的鵝血,胃病竟然痊癒了。這件事與絳州僧人的事情很相似。根據《本草》記載,鵝血可以治療噎膈反胃的疾病。張石頑在《醫通》中詳細地介紹了這種方法。

明·蔣儀《用藥鏡拾遺賦》注云:噎膈翻胃,從來醫者病者群相畏懼,以為不治之證,余得此劑,十投九效,不啻如饑荒之粟,隆冬之裘也,乃作歌以志之曰:誰人識得石打穿,綠葉深紋鋸齒邊,闊不盈寸長更倍,圓莖枝抱起相連,秋髮黃花細瓣五,結實扁子針刺攢,宿根生本三尺許,子發春苗隨弟肩,味苦辛平入肺臟,穿腸穿胃能攻堅,採掇花葉搗汁用,蔗漿白酒佐使全,噎膈飲之痰立化,津咽平復功最先。

白話文:

明朝蔣儀《用藥鏡拾遺賦》的注釋中說:噎膈翻胃,向來醫者和患者都十分畏懼,把它當成不治之症,我得到這個方劑,十次用藥九次有效,不亞於饑荒年代的糧食,隆冬季節的皮裘,於是作歌來記錄它:什麼人知道石打穿呢(一種生在山野中的植物)?它葉片線條綠而深,葉邊有鋸齒,葉寬不到一寸長度卻多一倍,圓莖上枝葉相抱,連結長。秋季開黃花,花瓣細小有五片。結的果實是扁圓形,上面有針刺彙集,宿根從本莖長出,約有3尺左右,果子裡面生出的春苗會緊隨母株而長。味苦辛,性微平,歸肺臟。能穿腸穿胃,消堅破結。採用花葉搗碎取汁用,以蔗漿和白酒作為佐使。噎膈飲用它之後,痰氣立馬消失,津液咽喉恢復正常的效果最顯著。

按:石打穿,《本草》罕見,至《本草綱目拾遺》始載其功用,然世人識之者鮮,即或識之,亦未必信而肯服。余謂噎症初起,莫如《醫學心悟》之啟膈散。又秘傳噎膈膏,程杏軒《醫述》以為效如神丹。(人乳、牛乳、蘆根汁、人參汁、龍眼肉汁、蔗汁、梨汁,七味等分,惟薑汁少許,隔湯燉成膏,微下煉蜜,徐徐頻服。)至顧松園之治膈再造丹,謂能挽回垂絕之症,(見「今書門」。

)有此數方,何事更求僻藥乎?

白話文:

按:石打穿,在《本草》中很少見,直到《本草綱目拾遺》才記載其功用。不過世人知道它的人很少,即使知道,也不一定相信並願意服用。我認為噎症剛開始發作時,沒有比《醫學心悟》中的啟膈散更好的藥了。此外,還有一種祕傳的噎膈膏,程杏軒在《醫述》中認為其療效像神丹妙藥一樣神奇。(人乳、牛乳、蘆根汁、人參汁、龍眼肉汁、蔗汁、梨汁,這七種材料等分,只有薑汁稍少一些,隔水燉成膏狀,稍稍加入煉蜜,慢慢地頻頻服用。)到顧松園的治膈再造丹,據說能夠挽救垂危的病人。(請參閱《今書門》。

噎膈之症,定州楊素園大令藜照所論,最為詳核,見於王孟英《古今醫案按選》中,備錄於此。此證昔與反胃混同立論,其實反胃乃納而復出,與噎膈之毫不能納者迥異。即噎與膈亦有辨,噎則原能納穀,而喉中梗塞,膈則全不納穀也。至為病之源,昔人分為憂、氣、恚、食、寒,又有飲膈、熱膈、痰膈、蟲膈,其說甚紛。

白話文:

關於噎膈的症狀,定州楊素園大令藜照所論述的內容最為詳細而有條理,這些內容皆記載在王孟英的《古今醫案按選》一書中,我將其記錄於此。在過去,噎膈症曾與反胃混為一談,但其實反胃是指將食物吃入後又吐出,與食道完全無法吞嚥的噎膈症大不相同。噎與膈也有所區別,噎是指患者原本可以吞嚥食物,但現在喉嚨裡有東西阻塞住,無法吞嚥;而膈則是完全無法吞嚥食物。至於致病的原因,過去醫家將其分為憂慮、情緒、生氣、飲食不當、寒邪等,此外還有飲膈、熱膈、痰膈、蟲膈等,其說法相當繁雜。

葉天士則以為陰液下竭,陽氣上結,食管窄隘使然。說本《內經》,最為有據。徐洄溪以為瘀血頑痰,逆氣阻隔胃氣,其已成者,無法可治。其義亦精。然以為陰竭而氣結,何以虛勞症陰竭致死,而陽不見其結?以為陰竭而兼憂愁思慮,故陽氣結而為噎,則世間患此者,大抵貪飲之流,尚氣之輩,乃絕不知憂者,而憂愁抑鬱之人,反不患此,此說之不可通者也。以為瘀血頑痰,逆氣阻隔胃氣似矣。

白話文:

葉天士則認為陰液向下枯竭,陽氣向上凝聚,食管變得狹窄所致。此說根據《內經》,最可信。徐洄溪認為瘀血、頑固痰液和逆氣阻隔胃氣,已經形成的,無法治療。此說也很有道理。但認為陰液枯竭而陽氣凝結,但虛勞症狀的陰液枯竭導致死亡,陽氣卻不見其凝結?認為陰液枯竭且加上憂愁思慮,所以陽氣凝結而導致噎,世間患有此症的患者,大多是貪杯之人、只看重名氣的人,他們根本不懂憂愁,而憂愁抑鬱的人,反而不會得此症,此說不通。認為瘀血、頑固痰液和逆氣阻隔胃氣似乎有道理。

然《本草》中行瘀化痰降氣之品,不一而足,何竟無法可治?此又說之不可通者也。余鄉有治此者,於赤日中縛病人於柱,以物撬其口,抑其舌,即見喉間有物如贅瘤然,正阻食管,以利刃鉏而去之,出血甚多,病者困頓,累日始愈。以其治甚險,故多不敢嘗試。又有一無賴,垂老患此,人皆幸其必死,其人恨極,以紫藤梗拘探入喉中,以求速死,嘔血數升,所患徑愈。此二人雖不可為法,然食管中,的繫有形之物阻扼其間,而非無故窄隘也明矣。

白話文:

《本草》中有很多可以行氣化痰、消除淤堵的藥物,為什麼就不能用這些藥來治療呢?這也是說不通的。我在家鄉聽說過有人治療食道癌的辦法:在大太陽底下把病人綁在柱子上,用東西撬開他的嘴,壓住他的舌頭,就能看到喉嚨裏有個像贅瘤一樣的東西,正是它堵住了食道。用鋒利的刀片把它挖掉,出血很多,病人非常痛苦,過了很多天才好起來。因爲這種治療方法太危險,所以很多人不敢嘗試。還聽說有一個無賴,年紀大了得了食道癌,大家都以爲他活不成了,他也非常恨自己。於是他用紫藤梗伸進喉嚨裏,想求個痛快。結果吐了幾升血,食道癌居然好了。雖然這兩個人都不可效法,但也足以證明,食道里確實有實物堵塞,並不是無緣無故地變窄的。

又獻縣人患此臨危,囑其妻剖喉取物,以去其病,比死,其妻如所誡,於喉間得一物,非骨非肉,質甚堅韌,刀斧莫能傷,擲之園中樹上,經年亦不損壞,一日其子偶至園中,見一物黏綴草間,栩栩搖動,審視,則其父喉中物也,異而佇目半日許,物竟消化,遂採其草藏之,有病噎者煎草與飲,三啜輒愈,遂以治噎擅名,如是者十餘年,後其草不生始止,是世間原有專治此證之藥矣。余臆度之,此症當由肝過於升,肺不能降,(王孟英云:片言斷定,卓識真不可及。

白話文:

還有一位縣裡的人,患了這種病危在旦夕,他囑咐妻子割開他的喉嚨取出那東西,以去除他的病,他快死的時候,他的妻子按照他的囑咐,在他的喉嚨裡發現了一個東西,不是骨頭也不是肉,質地非常堅韌,刀斧都無法傷它,把它扔在園子裡的樹上,一年多也不壞,有一天他的兒子偶然來到園子裡,看到一個東西黏在草叢裡,栩栩如生地搖晃著,仔細一看,正是他父親喉嚨裡的東西,他感到很奇怪,就盯著看了一會兒,那個東西竟然消化掉了,於是採摘了那棵草藏了起來,有患噎症的人,他拿那草給他們煎水喝,三口就能治癒,於是就以治療噎症出名,像這樣有十幾年了,後來那草不長了才停止,這說明世間原有專門治療這種病的藥。

)血之隨氣而升者,留積不去,歷久遂成有形之物,此與失血之證同源異脈。其來也暴,故脫然而出為吐血,其來也緩,故流連不出為噎膈。湯液入胃,已過病所,必不能去有形之物,故不效。其專治此症之藥,必其性專入咽喉,而力能化瘀解結者也。昔金溪一書賈患此,向余乞方,余茫無以應,思韭葉上露善治噤口痢,或可旁通其意,其人亦自知醫,聞之甚悅,遂煎千金葦莖湯,加入韭露一半,時時小啜之,數日竟愈。(王孟英云:方妙。

白話文:

血之隨氣而升者,留積不去,歷久遂成有形之物,這與失血之證同源異脈。它發生的時候很突然,所以脫然而出為吐血,它發生的時候很緩慢,所以流連不出為噎膈。湯液入胃,已經過了病所,必定不能去有形之物,所以不有效。專治此症的藥物,必定是性質專入咽喉,而力能化瘀解結的藥物。從前金溪有一個書生患了此病,向我乞求方子,我一時間沒有辦法應對,想到韭葉上的露水善於治療噤口痢,或許可以旁通其意,那個人自己也知道醫術,聽了之後很高興,於是煎服千金葦莖湯,加入韭露一半,時時小口啜飲,數日之後竟然痊癒了。(王孟英說:這個方子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