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霍亂轉筋(俗稱吊腳痧)

山陰田雪帆明經晉元,著《時行霍亂指迷辨正》,世俗所稱吊腳痧一證,以為此真寒直中厥陰肝經,即霍亂轉筋是也。初起先腹痛,或不痛,瀉利清水,頃刻數十次,少者十餘次,未幾即手筋抽掣,嘔逆,口渴恣飲,手足厥逆,脈微欲絕,甚則聲嘶舌短,目眶陷,目上視,手足青紫色,或遍身青筋硬凸如索,汗出脈絕,急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緩者二三日或五六日死,世醫認為暑濕,妄投涼瀉,或認為痧氣,妄投香散,(十香丸、臥龍丹之類。)鮮有不斃。

宜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當歸二錢,炒白芍錢半,桂枝錢半,炙草一錢,通草一錢,吳萸錢半,細辛八分,生薑三片,黑棗三枚,水煎冷服。)輕者二三劑(一日中傾頻進二三劑。)即愈,重者多服數劑,立可回生,百治百效,真神方也。如嘔者,本方加薑製半夏三錢,淡乾薑一錢;口渴恣飲舌黃,加姜炒川連五分為反佐,經所謂熱因寒用也。

腹中絞痛,各轉筋入腹,加酒炒木瓜三錢;手冷過肘膝,色現青紫,加製附子三錢,若聲嘶目上視,舌卷囊縮,脈已絕,為不治,服藥亦無及,速用艾灸法。(臍下三寸關元穴,用附子搗爛擀作餅如錢大,安穴上以龍眼大艾柱加其上,灸十四壯,重者三十壯,嘔瀉止厥回即愈。如無附子,用生薑切片如錢,貼灸亦可,無姜貼肉灸亦妙。

病入腹內知溫,嘔瀉即漸止。量寸法以病人中指中一節若干長為一寸,用草心候准量之,不可截斷,只須折作三疊即三寸矣。)此症種種,皆肝經現症,亦寒邪為病,可疑者口渴舌黃,喜冷飲,及不欲衣被兩症耳。緣坎中真陽,為寒邪所逼,因之飛越,所謂內真寒而外假熱,但以脈辨之,自無遊移矣。

有習用溫補之醫,知此證為陰寒,治用附子理中、四逆等湯,溫補脾腎,究非直走厥陰,仍不能奏效。余按:此證自嘉慶庚辰年後患者不絕,其勢至速,醫不如法,立時殞命,而方書罕有詳載治法者,特備述之以貽世云。

許辛木云:治吊腳痧莫妙於來復丹,然硫黃鬚用真倭產,如用土硫黃即不驗,而服此丹用小丸者,每即吐出,惟作大丸,臨用舂作末服,雖吐亦不盡,再服再吐,少頃藥性發即不復吐而愈。用薑湯送下,須極濃極辣乃佳。道光辛巳,此證盛行,有搗濃薑汁頻服而愈者。

白話文:

這種病俗稱「吊腳痧」,其實是寒邪直接侵入肝經,也就是中醫說的「霍亂轉筋」。剛開始會肚子痛,或是不會痛,然後拉肚子,拉出來的是像水一樣的稀便,一下子就拉幾十次,少的話也有十幾次。沒多久就會開始手腳抽筋、想吐、口渴一直喝水、手腳冰冷,脈搏變得非常微弱,嚴重的話還會聲音沙啞、舌頭變短、眼眶凹陷、眼睛向上翻、手腳變成青紫色,或者全身青筋像繩子一樣凸起來,流很多汗,脈搏摸不到。病發得急的,早上發病晚上就死了,晚上發病早上就死了,比較慢的也會兩三天或五六天就死。一般的醫生認為這是暑濕引起的,就亂用涼性的藥來瀉火;或是認為是痧氣,就亂用一些有香味的藥粉(像是十香丸、臥龍丹之類的),幾乎沒有不死的。

應該要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當歸二錢,炒白芍一錢半,桂枝一錢半,炙甘草一錢,通草一錢,吳茱萸一錢半,細辛八分,生薑三片,黑棗三枚,用水煎好放涼了喝)。如果病情比較輕,喝個兩三帖(一天中分兩三次喝)就好了;如果比較嚴重,多喝幾帖也能很快好起來,效果非常好。如果想吐,就在原本的藥方裡加三錢薑製半夏、一錢淡乾薑;如果口渴一直喝水,舌頭發黃,就加一點點(五分)用薑炒過的黃連,這是利用「熱因寒用」的原理。

如果肚子絞痛,抽筋也跑到肚子裡,就加三錢用酒炒過的木瓜;如果手冷到超過手肘,腳冷到超過膝蓋,而且皮膚出現青紫色,就加三錢製附子。如果已經聲音沙啞、眼睛上翻、舌頭捲起來、陰囊縮起來、脈搏也摸不到,就是沒救了,吃藥也沒用,要趕快用艾草灸(在肚臍下方三寸的關元穴,把附子搗爛做成硬幣大小的餅,放在穴位上,再把龍眼大小的艾草柱放在附子上灸十四次,嚴重的要灸三十次,吐、拉、手腳冰冷的情形就會停止,就會好轉。如果沒有附子,就用生薑切片像硬幣大小,貼在穴位上灸也可以,沒有生薑直接貼在肉上灸也有效)。

如果病人的肚子裡感覺到溫熱,吐、拉的情形就會慢慢停止。量尺寸的方法是用病人的中指中間一節的長度當作一寸,用草心來量,不要剪斷,只要折成三疊就是三寸。這種病種種的症狀都是肝經出現問題,也是寒邪引起的。比較讓人疑惑的是口渴舌頭發黃,喜歡喝冷水,而且不想蓋被子這兩個症狀。因為身體裡的陽氣被寒邪逼迫,所以才會這樣,這是屬於「內真寒而外假熱」的現象,只要仔細把脈,就不會被迷惑了。

有些習慣用溫補藥的醫生,知道這是陰寒引起的,就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之類的藥來溫補脾腎,但是這些藥並不是直接作用在肝經,所以還是沒效果。這種病在嘉慶庚辰年之後就一直有人得,而且發病很快,醫生如果沒有用對方法,病人很快就會死掉,但是一般的醫書卻很少詳細記載治療方法,所以特別寫出來告訴大家。

許辛木說,治療吊腳痧最好用來復丹,但是硫磺一定要用日本進口的,如果用本地的硫磺就沒效果,而且這種藥做成小丸子病人會吐出來,只有做成大丸子,要吃的時候再搗碎成粉末,就算吐出來也不會全吐完,再吃再吐,過一會藥效發作就不會吐了,就會好轉。用很濃很辣的薑湯配著吃效果最好。道光辛巳年,這種病很流行,有人用濃薑汁頻繁喝就好了。

2.

發熱有陽陷入陰者,有陽浮於外者。陽陷入陰者,其熱自陰分達於陽分,與瘧熱相似,而實不同瘧,為陰陽交爭,此為陽陷於陰,故但熱不寒,若獨用表散藥,則藥力從陽分而泄,何由入陰分引陽邪而出?用宜孫真人柴胡梅連散,蓋以梅連攝柴胡入陰分而出之陽,其邪乃得去也。(說見《小兒諸熱辨》。

)陽浮於外者,乃表裡俱虛,陽氣不歸元而浮於外也,宜以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陽氣歸內,身體自涼。(說見《慈幼筏》。)此二證一系外感,一系內傷,臨證宜詳察之。柴胡梅連散:柴胡、前胡各三錢,胡黃連、烏梅各一錢。上㕮咀,每一錢,童便一盞,豬肚一枚,豬脊髓一條,韭根白半錢,同煎,不拘時溫服。

六神散:四君子加山藥、扁豆(姜水浸,去殼炒)、煨生薑、大棗。王孟英讀書精細,最有卓識,如論虞花溪治夜熱症,獨能辨前人之誤,詳見《古今醫案按選》,備錄於此。

虞花溪治一婦,年四十餘,夜間發熱晨退,五心煩熱無休止時,半年後,虞診其脈,六部皆數伏而牢,浮取全不應,與東垣升陽散火湯,(妙!切記此法,今人則竟滋陰降火矣。)四服熱減大半,胸中覺清快勝前,再與二帖,熱悉退,後以四物加知柏,少佐炒乾姜,服二十餘帖愈。

余按:夜熱脈數,的系陰虛,因其脈伏且牢,浮取不應,故用升陽散火得效,仍以陰藥收功,然陰藥用六味及二地、二冬必不效,妙在芎歸合知柏,及從治之炒乾姜也。王孟英云:此熱在血分,而誤治半年,其熱愈伏愈深,故脈症如是,補用升陽散火,所謂「火鬱發之」也,後以炒乾姜佐四物知柏收功,乃血分受病之專劑,與陰虛生熱當用陰藥者治法有別,誤用皆為戈戟。

江氏之注,俞氏之論,皆欠明晰,無怪庸庸者之議藥不議病也。

馮楚瞻曰:潮熱之證,有陰陽之分。平旦潮熱,自寅至申,行陽二十五度,諸陽用事,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日晡潮熱,自申至寅,行陰二十五度,諸陰用事,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一以清肺,一以滋腎。若氣虛潮熱,參、耆、熟附,所謂溫能除大熱也。血行潮熱,歸、芍、骨皮,所謂養陰退陽也。

其論潮熱頗詳,如《傷寒論》所云:日晡潮熱,以陽明主於申酉戌之故。則所謂行陽主肺氣,行陰主腎氣,乃渾舉之辭,不可執一。

白話文:

發燒的狀況,有陽氣陷於陰分的,也有陽氣浮在體表的。陽氣陷於陰分的發熱,它的熱是從身體內部陰分傳導到體表陽分,和瘧疾的發熱相似,但實際上和瘧疾不同,這是陰陽在體內互相爭鬥的表現,屬於陽氣陷於陰分的情況,所以只有發熱而沒有怕冷的現象。如果單純使用發散表邪的藥物,藥力會從體表的陽分宣洩出去,如何能夠進入身體內部的陰分,把陷在陰分的陽邪引導出來呢?應該使用孫真人柴胡梅連散,這是利用黃連和烏梅把柴胡的藥力帶入陰分,把陽邪從陰分引導出來,這樣才能去除病邪。(這個論點在《小兒諸熱辨》中有說明。)

陽氣浮在體表的發熱,是因為體表和體內都虛弱,陽氣無法回到體內而浮散在外。應該使用六神散加入粳米一起煮粥食用,來調和脾胃之氣,讓陽氣回到體內,身體自然就會涼下來。(這個論點在《慈幼筏》中有說明。)這兩種發熱,一種是外感引起的,一種是內傷引起的,臨床診斷時應該仔細觀察分辨。

柴胡梅連散的組成:柴胡、前胡各三錢,胡黃連、烏梅各一錢。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一錢,加入童子小便一杯,豬肚一片,豬脊髓一條,韭菜根白半錢,一起煎煮,不拘時間溫服。

六神散的組成: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山藥、扁豆(用薑水浸泡後去殼炒過)、煨過的生薑、大棗。

王孟英讀書非常細緻,很有見解,例如他評論虞花溪治療夜間發熱的病例時,能辨別出前人的錯誤,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古今醫案按選》,這裡也一併記錄下來。

虞花溪曾經治療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她夜間發熱,早晨退熱,而且手心、腳心都感到煩熱,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年。虞花溪診斷她的脈象,發現六個脈位都呈現數而伏且牢的狀態,輕按完全感覺不到脈搏。於是給予東垣的升陽散火湯(這個方法很妙!一定要記住,現在的醫生可能會直接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服用了四劑藥,發熱的情況就減輕了大半,胸中感覺清爽舒適勝過以前,再服用了兩劑,發熱完全退去。之後又使用四物湯加上知母、黃柏,少量佐以炒過的乾薑,服用了二十多劑就痊癒了。

我認為:夜間發熱,脈象呈現數的確是陰虛的表現,但這個病人的脈象是伏而且牢,輕按摸不到脈,所以使用升陽散火湯才能有效。而最後還是要用滋陰的藥物來收尾,但是,如果使用六味地黃丸或者二地、二冬等滋陰藥物肯定無效,關鍵在於使用芎歸湯加上知母黃柏,以及反佐的乾薑。王孟英說,這個病人的發熱是在血分,卻被誤治了半年,導致熱邪越來越深伏,所以脈象才呈現那樣的狀態。用升陽散火湯來治療,就是所謂的「火鬱發之」的治療原則。之後再用炒過的乾薑來佐助四物湯和知母黃柏,就能夠針對血分病變來治療,這與一般陰虛發熱就使用滋陰藥物的治療方法不同,如果誤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江氏的注釋和俞氏的論述,都不是很明確,難怪那些平庸的醫生只會討論藥物,而不探討病理。

馮楚瞻說:潮熱這種病症,有陰陽之分。早上發熱,從寅時到申時,屬於陽氣運行的二十五度,是陽氣主事的時間,熱邪在這個運行陽氣的階段,歸屬於肺氣主導。下午發熱,從申時到寅時,屬於陰氣運行的二十五度,是陰氣主事的時間,熱邪在這個運行陰氣的階段,歸屬於腎氣主導。所以治療時,一種要清肺,一種要滋腎。如果是氣虛引起的潮熱,可以使用人參、黃耆、熟附子等藥物,這就是所謂的「溫能除大熱」。如果是血虛引起的潮熱,可以使用當歸、芍藥、地骨皮等藥物,這就是所謂的「養陰退陽」。

他對於潮熱的論述很詳細,就像《傷寒論》所說的:「日晡潮熱」,是因為陽明經在申時、酉時、戌時當令的緣故。所以所謂「運行陽氣歸肺氣主導,運行陰氣歸腎氣主導」,只是一種概括的說法,不能拘泥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