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良

《經絡匯編》~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17)

回本書目錄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17)

1. 肝經諸穴歌

足厥陰一十四穴終,起大敦於行間,循太衝於中封,蠡溝中封之會,膝關曲泉之宮,襲陰包乾五里,陰廉乃發,尋羊矢於章門,期門可攻。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總共有十四個穴位,它的起始穴位是大敦穴,接著是行間穴,然後循著經絡到太衝穴,再到中封穴,蠡溝穴是中封穴的交會處,膝關節則有曲泉穴,再往上經過陰包穴、五里穴、陰廉穴,然後尋找章門穴旁的羊矢穴,最後抵達期門穴,這裡可以作為攻擊或治療的部位。

2. 又分寸歌

足大指端名大敦(內側為隱白,外側為大敦),行間大指縫中存,太衝本節後二寸,踝前一寸號中封(足內踝骨前一寸,筋里宛宛中)。蠡溝踝上五寸是(內踝骨前上五寸),中都踝上七寸中(內踝上七寸前骨中),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曲膝盡橫紋。陰包膝上方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蜷足取之,看膝內側必有陷中),氣衝三寸下五里(氣下三寸,陰股中動脈應手),陰廉衝下有二寸,羊矢衝下一寸許。氣衝卻是胃經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橫骨端盡處,相去中行四寸止。

章門下脘旁九寸,肘尖盡處側臥取,期門又在巨闕旁,四寸五分無差矣(巨闕,任脈穴,臍上六寸五分)。

白話文:

腳大拇趾的趾端稱為大敦穴(內側是隱白穴,外側是大敦穴),行間穴在大拇趾與第二趾間的縫隙中,太衝穴在本節(第一蹠趾關節)後二寸處,中封穴在腳踝前一寸的地方(在腳內踝骨前一寸,肌腱凹陷處)。蠡溝穴在腳踝上五寸處(內踝骨前上方五寸),中都穴在腳踝上七寸處(內踝上七寸,在脛骨前緣中),膝關穴在膝蓋骨(犢鼻穴)下方二寸處,曲泉穴在彎曲膝蓋時的橫紋盡頭。陰包穴在膝蓋上方四寸處(大腿內側兩條肌腱之間,彎曲腳踝取穴,看膝蓋內側必有凹陷處),氣衝穴在鼠蹊(氣街)下三寸的五里穴處(氣衝下三寸,在陰股中動脈跳動處),陰廉穴在氣衝穴下方二寸處,羊矢穴在氣衝穴下方一寸左右。氣衝穴實際上是胃經的穴道,鼠蹊上一寸的地方是鼠鼷穴,鼠蹊橫骨的盡頭,距離身體中線四寸的地方停止。

章門穴在下脘穴旁邊九寸處,肘尖的盡頭在側臥時取穴,期門穴又在巨闕穴旁邊,距離四寸五分,沒有差異(巨闕穴在任脈上,在肚臍上方六寸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