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錫

《經絡考》~ 經脈 (15)

回本書目錄

經脈 (15)

1. 手少陽三焦圖

此經本有名有形,其經絡起於手第四指之關衝穴,而止於面部之耳後絲竹空,其府附乎右腎。後世以為無狀有名者,非其倚始於秦越人,而成於王叔和也。其脈見於右手尺部,厥陰、心包絡為表裡。

《素問》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本藏》篇云: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面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

白話文:

這條經脈本來既有名稱也有實質的形體,它的經絡起於手第四指的關衝穴,終止於臉部耳朵後方的絲竹空穴,它的臟腑依附在右腎。後世認為它無形無狀只有名稱,並非事實,這個觀念其實是從秦越人開始,並由王叔和完成的。它的脈象顯現在右手尺部,與厥陰經、心包絡經互為表裡。

《素問》說:三焦是疏導水液的官,水液由此排出。

《本藏》篇說:腎對應骨骼。皮膚紋理細密且厚實的人,三焦和膀胱的功能也強;皮膚紋理粗糙且薄的人,三焦和膀胱的功能就弱。皮膚紋理疏鬆的人,三焦和膀胱的功能鬆弛;皮膚緊繃且沒有汗毛的人,三焦和膀胱的功能則較為急迫。汗毛漂亮且粗壯的人,三焦和膀胱的功能也比較正常;汗毛稀疏的人,則三焦和膀胱的功能可能有所阻滯。

2. 附三焦諸穴歌

手少陽三焦之脈,二十三穴之中,關衝連開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相聯,天髎外天牖之下,翳風讓瘛脈居先,顱囟定而角孫近耳,絲竹空而禾髎倒懸,耳門既闢夏納聞焉。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共有二十三個穴位。從關衝穴開始,接著是液門穴,然後是中渚穴、陽池穴、外關穴、支溝穴、會宗穴、三陽絡穴、四瀆穴、天井穴、清冷淵穴、消濼穴、臑會穴、肩髎穴相連。天髎穴在肩上,外天牖穴在其下方,翳風穴在耳後,瘛脈穴則在更前面。顱囟穴位置確定後,角孫穴就靠近耳朵;絲竹空穴之後,禾髎穴則往下懸著。耳門穴打開後,夏天就能聽到聲音。

3. 又分寸歌

無名之外端關衝,液門小次指陷中,中渚腋下去一寸,陽池腕上之陷中。外關腕後方二寸,腕後三寸開支溝(臂外三寸兩骨間),腕後三寸內會宗,空中有穴細心求。腕後四寸三陽絡,四瀆肘前五寸著,天井肘外大骨後,骨罅中間一寸摸。肘後二寸清冷淵,消爍臑節腋臂下看。

臑會肩前三寸中(肩前廉,去肩頭三寸宛宛中),肩髎臑上陷中央,天牖天容之後存(天牖,頸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翳風耳後尖角陷(耳後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瘛脈耳後青脈現,顱囟亦在青絡脈,角孫耳廓中間上,耳門耳前起肉中(耳前起肉,當耳缺陷中),禾髎耳前動脈張,欲絲竹空何在?眉後陷中仔細量。(馬玄臺曰:周身之穴,頭部最難,徐氏以行分之談矣。

計共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

白話文:

[又分寸歌]

無名指指甲外側角的端點是關衝穴,液門穴在小指和無名指指縫後方的凹陷處,中渚穴在手腕背面的液門穴下一寸的位置,陽池穴在手腕背面的凹陷處。外關穴在手腕背面後方兩寸的位置,支溝穴在手腕背面後方三寸,在手臂外側兩根骨頭中間的凹陷處,會宗穴在手腕背面後方三寸,內部骨骼間凹陷的地方,空中有穴,要仔細尋找。三陽絡穴在手腕背面後方四寸,四瀆穴在肘部前方五寸的地方,天井穴在肘部外側骨頭後方的凹陷處,在兩根骨頭中間凹陷一寸的地方。清冷淵穴在肘部後方兩寸,消爍穴在肩膀關節下,腋窩手臂下方處觀察。

臑會穴在肩膀前方三寸的位置(肩膀前側邊緣,距離肩膀頭三寸凹陷的地方),肩髎穴在肩膀上方凹陷的中央處,天牖穴在天容穴的後面(天牖穴,在頸部粗大筋外側,鎖骨上窩上方,天容穴的後面,天柱穴的前面,完骨穴的下方,髮際上方),翳風穴在耳朵後面尖角凹陷的地方(耳朵後面尖角凹陷處,按壓會有牽引到耳內的感覺)。瘛脈穴在耳朵後面青筋顯現的地方,顱囟穴也在青筋網路的地方,角孫穴在耳廓中間上方,耳門穴在耳朵前面隆起肌肉的凹陷處(耳朵前面隆起肌肉,在耳朵凹陷處),禾髎穴在耳朵前面動脈跳動的地方,想知道絲竹空穴在哪嗎?在眉毛後面的凹陷處仔細尋找。(馬玄臺說:全身的穴位,頭部最難找,徐氏用行分的方式來談論。)

總共二十三個穴位,左右兩邊共有四十六個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