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 六氣主客第三 (3)

回本書目錄

六氣主客第三 (3)

1. 產後脈洪數

產後脈洪數,按之弦急,此為濁未下,若濁已下而脈如故者,此為魂脫,為難治。

2. 諸脈浮數

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

3. 人恐怖者

問曰:人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脫色也。

4. 人不飲

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脈自澀,唇口乾燥也。

5. 人愧者

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

6. 寸口諸微亡陽

師曰: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7. 發熱則脈躁

師曰:發熱則脈躁,惡寒則脈靜,脈隨證轉者,為病瘧。

8. 傷寒

師曰: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為其形損故也。

9. 膽氣竭之脈

師曰:脈乍大乍小,乍靜乍亂,見人驚恐者為祟,發於膽氣竭故也。

10. 人脈皆無病

師曰:人脈皆無病,暴發重病,不省人事者,為厲鬼,治之以祝由,能言者可治,不言者死。

11. 脈浮而洪

師曰: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又未知何臟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薰,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掣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油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視者,此為腎絕也。

又未知何臟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12. 督脈為病

奇經八脈不繫十二經,別有自行道路。其為病總於陰陽,其治法屬十二經。假令督脈為病,脊背強,隱隱痛,脈當微浮而急,按之澀,治屬太陽。

13. 任脈為病

任脈為病,其內結痛疝瘕,脈當沉而結,治屬太陰。

14. 衝脈為病

衝脈為病,氣上逆而裏急,脈當浮虛而數,治屬太陰。

15. 帶脈為病

帶脈為病,苦腹痛,腰間冷痛,脈當沉而細,治屬少陰。

16. 陽蹻為病

陽蹻為病,中於側,氣行於外,脈當弦急,按之緩,治屬少陽。

17. 陰蹻為病

陰蹻為病,中於側,氣行於內,脈當浮緩,按之微急而弦,治屬厥陰。

18. 陽維為病

陽維與諸陽會,其為病在脈外,發寒熱,脈當浮而虛,治屬氣分。

19. 陰維為病

陰維與諸陰交,其為病在脈中,心中痛,手心熱,脈當弦而澀,治屬血分。

20. 陽維維于陽

陽維維于陽,陰維維于陰,為氣血之別使,不拘一經也。

21. 奇經八脈之為病

奇經八脈之為病,由各經受邪,久久移傳,或勞傷所致,非暴發也。

22. 八脈內傷之別

問曰:八脈內傷,何以別之?師曰:督脈傷,柔柔不欲伸,不能久立,立則隱隱而脹;任脈傷,小便多,其色白濁;衝脈傷,時咳不休,有聲無物,勞則氣喘;帶脈傷,回身一周冷;陽蹻傷,則身左不仁;陰蹻傷,則身右不仁;陽維傷,則畏寒甚,皮常濕;陰維傷,則畏熱甚,皮常枯。

23. 八脈內傷之脈

問曰:八脈內傷,其脈何似?師曰:督脈傷,尺脈大而澀;任脈傷,關脈大而澀;衝脈傷,寸脈短而澀;帶脈傷,脈沉遲而結;陽蹻傷,脈時大時弦;陰蹻傷,脈時細時弦;陽維傷,脈時緩時弦;陰維傷,脈時緊時澀。問曰:其治奈何?師曰:督脈傷,當補髓;任脈傷,當補精;衝脈傷,當補氣;帶脈傷,當補腎;陽蹻傷,則益膽;陰蹻傷,則補肝;陽維傷,則調衛;陰維傷,則養榮。

24. 其處方奈何?師

問曰:其處方奈何?師曰:相體虛實,察病輕重,採取方法,權衡用之,則無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