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經指南》~ 手足三陰三陽表裡支幹配合 (1)
手足三陰三陽表裡支幹配合 (1)
1. 手足三陰三陽表裡支幹配合
(系晝夜百刻十二時定體之圖說)
手太陰肺經配手陽明大腸經相為表裡立手為上:
手太陰肺經,五穴為陰穴,大指內側角起,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肺屬金,在支為未,在干為辛。手陽明大腸經,六穴為陽穴,從大指次指內仙角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曲池。大腸屬金,在支為卯,在干為庚,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幹配合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配手少陽三焦經相為表裡立手為中:
手厥陰心包絡經,五穴為陰穴,從中指之端起,中衝、勞宮、大陵、間使、曲澤。心包屬火為巳,在干為乙。手少陽三焦經,六穴為陽穴,從小指之端,去爪甲角起,關衝、液門、中渚、陽池、支溝、天井。三焦屬火,在支為寅,在干為甲,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幹配合也。
手少陰心經配手太陽小腸經相為表裡立手為下:
手少陰五穴為陰穴,從小指內側角起,少衝、少府、神門、靈道、少海。心屬火,在支為午,在干為丁。手太陽小腸經,六穴為陽穴,從小指之端,去爪甲分起,少澤、前谷、後谿、腕骨、少海。小腸屬火,在支為辰,在干為丙,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幹配合也。
足厥陰肝經配足少陽經相為表裡:
足厥陰肝經上內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此所謂交經五穴為陰穴,從足大趾端起,大敦、行間、太衝、中封、曲泉。肝屬木,在支為亥,在干為乙。足少陽膽經,六穴為陽穴,從小趾次趾之端起,竅陰、俠谿、臨泣、丘墟、陽輔、陽陵泉。膽屬木,在支為申,在干為甲,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幹配合也。
足太陰脾經配足陽明胃經相為表裡:
足太陰脾經,卻交入厥陰之前,五穴為陰穴,從大趾內側端起,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脾屬土,在支為醜,在干為己。足陽明胃經,六穴為陽穴,從足大趾之端起,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三里。胃屬土,在支為酉,在干為戊,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幹相配合也。
足少陰腎經配足太陽膀胱經相為表裡:
足少陰腎經,五穴為陰穴,從足心陷中起,湧泉、然谷、太谿、復溜、陰谷。腎屬水,在支為子,在干為癸。足太陽膀胱經,六穴為陽穴,從小趾外側起,至陰、通谷、束骨、京骨、崑崙、委中。膀胱屬火,在支為戌,在干為壬,此之謂陰陽表裡支幹相配合也。
此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六十六穴,井滎俞經合,配金木水火土,經絡流注,或交,或正,表裡內外,支幹配合,諸家針經圖說,分析講解,故從而述其大概。質之於先生而證之,力所不逮,理所未同,覆被教誨指訣,僅得泮然冰解,沛然川決,胸臆有學問,幸不致相自矛盾。
凡刺孔穴,各有所據經絡,究所繫疾證,日辰禁忌,虛實補瀉,不可不察,深明經之分,孔穴所在,如此者,百無一殆。
白話文:
【手足三陰三陽表裡支幹配合】
(這是根據晝夜百刻十二時來確定體內經脈運行的說明)
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互為表裡,定位在手部上方: 手太陰肺經,有五個屬於陰性的穴位,從大拇指內側的角落開始,分別是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肺經屬金,與地支中的「未」、天干中的「辛」相應。手陽明大腸經,有六個屬於陽性的穴位,從食指內側角落開始,分別是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曲池。大腸經同樣屬金,與地支中的「卯」、天干中的「庚」相應。這就是陰陽表裡和地支天干的配合。
手厥陰心包絡經和手少陽三焦經互為表裡,定位在手部中間: 手厥陰心包絡經,有五個屬於陰性的穴位,從中指末端開始,分別是中衝、勞宮、大陵、間使、曲澤。心包絡經屬火,與地支中的「巳」、天干中的「乙」相應。手少陽三焦經,有六個屬於陽性的穴位,從小指末端開始,分別是關衝、液門、中渚、陽池、支溝、天井。三焦經屬火,與地支中的「寅」、天干中的「甲」相應。這也是陰陽表裡和地支天干的配合。
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互為表裡,定位在手部下方: 手少陰心經,有五個屬於陰性的穴位,從小指內側的角落開始,分別是少衝、少府、神門、靈道、少海。心經屬火,與地支中的「午」、天干中的「丁」相應。手太陽小腸經,有六個屬於陽性的穴位,從小指末端開始,分別是少澤、前谷、後谿、腕骨、小海。小腸經屬火,與地支中的「辰」、天干中的「丙」相應。這也是陰陽表裡和地支天干的配合。
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互為表裡: 足厥陰肝經從腳踝內側向上八寸處,穿過太陰經後方。有五個屬於陰性的穴位,從腳大拇指末端開始,分別是大敦、行間、太衝、中封、曲泉。肝經屬木,與地支中的「亥」、天干中的「乙」相應。足少陽膽經,有六個屬於陽性的穴位,從次趾末端開始,分別是竅陰、俠谿、臨泣、丘墟、陽輔、陽陵泉。膽經屬木,與地支中的「申」、天干中的「甲」相應。這也是陰陽表裡和地支天干的配合。
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互為表裡: 足太陰脾經,穿過足厥陰肝經前方。有五個屬於陰性的穴位,從大拇指內側末端開始,分別是隱白、大都、太白、商丘、陰陵泉。脾經屬土,與地支中的「醜」、天干中的「己」相應。足陽明胃經,有六個屬於陽性的穴位,從大拇指末端開始,分別是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三里。胃經屬土,與地支中的「酉」、天干中的「戊」相應。這也是陰陽表裡和地支天干的配合。
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互為表裡: 足少陰腎經,有五個屬於陰性的穴位,從腳心凹陷處開始,分別是湧泉、然谷、太谿、復溜、陰谷。腎經屬水,與地支中的「子」、天干中的「癸」相應。足太陽膀胱經,有六個屬於陽性的穴位,從小趾外側開始,分別是至陰、通谷、束骨、京骨、崑崙、委中。膀胱經屬火,與地支中的「戌」、天干中的「壬」相應。這也是陰陽表裡和地支天干的配合。
以上所述的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共計六十六個穴位,這些穴位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形成經絡流動的路徑。這些經絡或交錯或平行,構成了表裡內外的相互配合。各家針灸經典圖書對此都有詳細的分析和解釋,因此這裡只是簡略概述。若想深入瞭解,還需向老師求教,並經過實踐才能真正理解。
對於針灸治療,每個穴位的選擇都基於特定的經絡,需要考慮相關疾病和證狀,以及時間和禁忌等要素。虛實補瀉的原則也必須掌握,只有深刻理解經絡的分佈和穴位的位置,才能確保治療安全有效。
最後,關於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厥陰心包絡經的直述: 手少陽三焦經是所有陽氣的源頭,屬於腑。 手厥陰心包絡經是所有陰血的根本,屬於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