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五 (2)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五 (2)

1. 胸滿

)章門、主脅痛不得臥。胸滿。嘔無所出。前谷、主咳而胸滿。陽氣逆上滿胸。取天容。(見上氣。)肺俞、巨闕、主胸滿。(見上氣。)大泉、治胸脅支滿。(銅見心痛。)天髎、治胸中煩悶。(見肩背。)肝俞、療兩脅滿。(明見咳。)浮白、療胸滿。庫房、療胸腹兩脅滿。

(見咳。)天池、治寒熱胸鬲煩滿。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鳴。膺窗、治胸滿短氣。魂門、療胸背痛。(見屍厥。)小兒龜胸。緣胎熱脹滿攻胸鬲所生。又緣乳母食熱面五辛。胸轉起高。灸兩乳前各寸半上兩行三骨罅間。六處各三壯。春夏從下灸上。

秋冬從上灸下。若不依此法灸。十不愈一二。

白話文:

章門穴主治肋痛無法平躺,胸悶,嘔吐卻吐不出東西。前谷穴主治咳嗽伴胸悶。陽氣逆上導致胸悶,可取天容穴。(見上氣條)肺俞穴、巨闕穴主治胸悶。(見上氣條)大泉穴治療胸脅部脹滿。(見心痛條)天髎穴治療胸中煩悶。(見肩背條)肝俞穴治療兩脅脹滿。(見咳條)浮白穴治療胸悶。庫房穴治療胸腹兩脅脹滿。(見咳條)天池穴治療寒熱、胸膈煩悶、頭痛、四肢無力、腋下腫脹、上氣、胸中發出聲音、喉嚨鳴響。膺窗穴治療胸悶氣短。魂門穴治療胸背疼痛。(見屍厥條)小兒龜胸,是因胎熱脹滿攻襲胸膈所致,也可能是因為哺乳期母親吃了熱食、辛辣食物,導致胸部隆起。可在兩乳頭前方各一寸半左右,向上兩行,在三骨縫隙之間,每側六處,每處灸三壯。春夏從下往上灸,秋冬從上往下灸。如果不按照這個方法灸治,十次療效不及一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