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針灸集成》~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手太陽小腸經

共十九穴

少澤在手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留二呼,灸一壯。

主治痎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心煩,咳嗽,瘛瘲,臂痛,頸項痛,不可顧,目生翳,及療婦人無乳,先瀉後補。○耳聾不得眠,針小指外側端近甲入一分半,補之(千金)。治婦人乳腫(玉龍賦)。兼肝俞可治攀睛(百證賦)。除心下寒(靈光賦)。凡初中風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急以三稜針針少商、商陽、中衝、少衝及此穴,使氣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

前谷在手小指外側第二節紋頭,針一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熱病汗不出,痎瘧,癲疾,耳鳴,喉痹,頸項頰腫,引耳後,咳嗽,目翳,鼻塞,吐衄,臂痛,不得舉,婦人產後無乳。

後谿在手小指外側第三節紋頭,針一分,留二呼,灸一壯,一云三壯。

主治痎瘧寒熱,目翳,鼻衄,耳聾,胸滿,項強,癲癇,臂肘攣急,五指盡痛。○治項強不得回顧,脾寒,肘疼,灸七壯(神農經)。專治時疫痎瘧(玉龍賦)。專治督脈病癲狂(攔江賦)。兼環跳治腿痛,又偕勞宮可治消疸,又同陰郄治盜汗之多出(百證賦)。治頭頂痛立安(通玄賦)。

兼列缺治胸項有痛(千金)。一傳早食午吐,午食晚吐,灸此左右二穴九壯立愈。

腕骨在手掌後橫紋頭,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項腫,寒熱,耳鳴,目出冷淚,生翳,狂惕,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瘧疾煩悶,頭痛,驚風,瘛瘲,五指制攣。凡心與小腸火盛者當瀉此,渾身熱盛,先補後瀉,肩背冷痛,先瀉後補。○又兼中脘治脾虛黃疸(玉龍賦)。腕骨祛黃(通玄賦)。

陽谷去腕骨一寸二分,踝骨下微後些,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治癲疾發狂,妄言左右顧,熱病汗不出,脅痛,項腫,寒熱,耳聾,耳鳴,齒痛,臂不舉,小兒瘛瘲,舌強。○兼俠谿治頷腫,口噤。

養老去陽谷一寸二分,行向外,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肩臂痠痛,肩欲折,臂如拔手,手不能上下,目視不明。○兼天柱治目䀮䀮 (百證賦)。療腰重痛,不可轉側,起坐艱難,及筋攣,腳痹,不可屈伸。

支正去養老一寸七分,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治五勞,癲狂,驚風,寒熱,頷腫,項強,頭痛,目眩,風虛,驚恐,悲憂,腰背痠,四肢乏弱,肘臂不能屈伸,手指痛,不能握。○兼飛陽可治目眩(玉龍賦)。

小海在肘後橫,去肘寸半,針二分,留

白話文:

總共有十九個穴位

少澤穴位在小指的外側,距離指甲邊緣約像韭菜葉寬的位置,針刺深度為一分,保留兩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一次。

主治疾病包括痎瘧寒熱,汗腺堵塞,咽喉炎,舌頭僵硬,心情煩躁,咳嗽,抽搐,手臂疼痛,頸部疼痛,轉頭困難,眼睛出現障礙,以及治療婦女乳汁不足,先放血後再補充。對於耳聾、失眠,針刺小指外側端靠近指甲一公分半,補充能量。治療婦女乳腺腫大,和肝俞穴一起可以治療眼角膜疾病,除去心下寒冷。若突然中風昏迷,痰液阻塞,失去意識,迅速用三稜針針刺少商、商陽、中衝、少衝和這個穴位,讓氣血流暢,是急救的妙穴。

前谷穴在小指外側第二節的紋頭,針刺深度為一分,保留三次呼吸時間,艾灸三次。

主治疾病包括熱病汗腺堵塞,痎瘧,癲癇,耳鳴,咽喉炎,頸部頰部腫脹,耳朵後方疼痛,咳嗽,眼睛障礙,鼻塞,吐衄,手臂疼痛,無法舉起,婦女產後乳汁不足。

後谿穴在小指外側第三節的紋頭,針刺深度為一分,保留兩次呼吸時間,艾灸一次,也有說法為三次。

主治疾病包括痎瘧寒熱,眼睛障礙,鼻出血,耳聾,胸腔滿,頸部強硬,癲癇,手臂肘部抽筋,手指全部疼痛。

腕骨穴在手掌後橫紋頭,針刺深度為兩分,保留三次呼吸時間,艾灸三次。

主治疾病包括熱病汗腺堵塞,脅下疼痛,呼吸困難,頸部腫脹,寒熱交錯,耳鳴,眼睛冷淚,眼睛障礙,精神失常,半身不遂,手臂肘部無法屈伸,痎瘧疾病煩悶,頭痛,驚風,抽搐,手指抽筋。

陽谷穴在腕骨穴上方一寸二分,踝骨下方稍微後方,針刺深度為兩分,保留三次呼吸時間,艾灸三次。

養老穴在陽谷穴上方一寸二分,向外行進,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次。

支正穴在養老穴上方一寸七分,針刺深度為三分,保留七次呼吸時間,艾灸三次。

小海穴在肘後橫紋,距離肘部一寸半,針刺深度為兩分,保留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