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針灸集成》~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手太陰肺經

多氣少血

少商井木也在手大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出血)灸(禁)

魚際滎火也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白肉際針(三分留三呼)灸(禁)

太淵腧土也在掌後內側橫紋頭動脈陷中針(二分)灸(三壯)

經渠經金也在寸口陷中動脈應手針(三分留三呼)灸(傷神)

列缺在腕側上一寸半以手交叉頭指末筋骨罅中動脈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七壯)

孔最在腕上七寸治熱病汗不出灸三壯即出汗針(三分)灸(三壯)

尺澤在肘中約上動脈中禁針深針(三分)灸(五壯)

中府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針(五分留五呼)灸(五壯)

白話文:

「多氣少血」指的是氣多而血少的情況。

在手拇指末端,指甲角邊緣,像韭菜葉子一樣的地方,有一個穴位叫做「少商」,屬木,針刺時要刺出血,但灸法不可用。

在手拇指第一個關節後內側,靠近拇指根部,白肉際散脈中,有一個穴位叫做「魚際」,屬火,針刺時要刺入三分,留針三呼,但灸法不可用。

在手掌後內側,橫紋頭動脈陷中,有一個穴位叫做「太淵」,屬土,針刺時要刺入二分,灸法要灸三壯。

在寸口陷中動脈應手處,有一個穴位叫做「經渠」,屬金,針刺時要刺入三分,留針三呼,灸法不可用。

在手腕上,向上約一寸半,以手交叉,頭指末筋骨罅中動脈處,有一個穴位叫做「列缺」,針刺時要刺入三分,留針三呼,瀉五吸,灸法要灸七壯。

在手腕上,向上約七寸,治療熱病汗不出,有一個穴位叫做「孔最」,針刺時要刺入三分,灸法要灸三壯,即可出汗。

在肘中,約上動脈處,有一個穴位叫做「尺澤」,針刺時要避開深部,灸法要灸五壯。

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處,有一個穴位叫做「中府」,針刺時要刺入五分,留針五呼,灸法要灸五壯。

2. 手陽明大腸經

多氣多血

商陽井金,也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治青盲,左取右,右取左,針(一分,留一呼),灸(三壯)

白話文:

商陽井穴屬金,位於大拇指和食指的內側,與指甲角的距離約為韭葉的寬度。商陽井穴主治青光眼,取穴時,如果是治療左眼,則在右手的商陽井穴針灸;如果是治療右眼,則在左手的商陽井穴針灸。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一呼的時間。灸時,灸三壯。

二間滎水,也在手大指次指內側,本節前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間腧木,也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針(三分,留六呼,妊損胎),灸(三壯)

陽谿經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側兩筋陷中,拱胸取之,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曲池合土,也在肘外輔骨橫紋頭陷中,拱胸取之,針(七分,先瀉後補),灸(三壯)

肩髃,在肩端兩骨間陷中,舉背取之,針(五分),灸(七壯至七七壯,禁多)

迎香,在挾鼻孔旁五分,針(三分,留三呼),灸(禁)

白話文:

二間穴位於手大拇指第二指內側,本節(指關節)前陷中,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三間穴位於手大拇指第二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灸三壯。合谷穴,又名虎口,位於手大拇指第二指岐骨間陷中,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呼,妊婦忌針,灸三壯。陽谿穴,又名中魁,位於手腕中上側兩筋陷中,拱胸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曲池穴,又名合土,位於肘外輔骨橫紋頭陷中,拱胸取穴,針刺深度七分,先瀉後補,灸三壯。肩髃穴,位於肩端兩骨間陷中,舉背取穴,針刺深度五分,灸七壯至七七壯,禁灸過多。迎香穴,位於鼻孔旁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禁灸。

3. 足陽明胃經

多氣多血

厲兌井金也在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內庭滎水也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陷谷腧木也在大指次指本節後去內庭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衝陽胃原在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三寸骨間動脈上針(五分)灸(三壯)

解谿經火也在衝陽後一寸五分系鞋帶處針(五分)灸(三壯)

三里合土也在膝蓋下三寸䯒外廉兩筋間陷中針(八分)灸(三壯)

氣衝在鼠鼷上橫紋下橫取乳間寸之二寸許動脈中治陰丸蹇縮針(禁)灸(七壯至七七壯立愈)

天樞一名長溪魂魄之舍在挾臍旁二寸針(五分留七呼一云禁)灸(百壯)

大迎在曲頷前一寸二分骨罅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是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頭維神庭至曲差曲差至本神本神至頭維各寸半神庭至頭維共四寸半額角入髮際耳前上一寸五分是

白話文:

身體氣血充沛,才能健康。

厲兌穴位於腳大拇指第二指尖,距離指甲邊緣如韭菜葉般長度,用針灸一壯。

內庭穴位於腳大拇指第二指外側凹陷處,針灸三分,灸三壯。

陷谷穴位於腳大拇指第二指根節後方,距離內庭穴二寸凹陷處,針灸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

衝陽穴位於腳背上五寸,距離陷谷穴三寸,骨頭之間的動脈上,針灸五分,灸三壯。

解谿穴位於衝陽穴後一寸五分,繫鞋帶的地方,針灸五分,灸三壯。

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脛骨外側兩筋之間的凹陷處,針灸八分,灸三壯。

氣衝穴位於鼠蹊部上橫紋下方,橫向取乳間二寸,動脈處,治陰丸縮小,禁針灸,灸七壯至七十七壯,立竿見影。

天樞穴又名長溪,魂魄所居,位於臍旁二寸,針灸五分,留針七呼,一說禁針灸,灸百壯。

大迎穴位於曲頷前一寸二分,骨縫中的動脈處,也可以從口下當兩肩處針灸,針灸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

頭維穴至神庭穴,神庭穴至曲差穴,曲差穴至本神穴,本神穴至頭維穴,各一寸半,神庭穴至頭維穴共四寸半,額角入髮際,耳前上一寸五分處。

4. 足太陰脾經

多氣少血

隱白井木也在足大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婦人月事不止愈。針(二分),灸(三壯,一云禁)

大都滎火也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白肉際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太白腧土也在足內側核骨下,大都後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公孫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商丘經金也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陰交在足內踝上,除踝骨三寸骨下陷中。針(三分,孕婦則禁),灸(三壯)

陰陵泉合水也在膝內輔骨下內側陷中,曲膝取之。針(五分),灸(禁)

血海在膝臏上內廉二寸白肉際。針(五分),灸(三壯)

白話文:

多氣少血的時候,可以針灸以下穴位: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陰陵泉、血海。

5. 手少陰心經

少血多氣

少衝井木,也在手小指內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

少府滎火,也在手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穴是,針(二分),灸(三壯)

白話文:

血少而氣多

少衝穴屬於木,位於手掌小指內側末端,距離指甲角約韭葉寬度處,針刺深度為一分,艾灸三次

少府穴屬於火,位於手掌小指根部後方凹陷處,正對勞宮穴,針刺深度為二分,艾灸三次

神門腧土,也在掌後銳骨端陷中,治五癇,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炷如小麥)

白話文:

神門腧穴位於手背,在掌後骨銳利突出的骨端凹陷中,主治五種癇病。針灸法:針刺三分,留針七呼(約1分鐘),灸七壯,壯如小麥即可。

通里在腕後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靈道經金,也在掌後一寸五分或一寸,針三分,灸三壯

少海合水,也在肘內廉節後陷中,屈肘向頭取之,頭痛禁灸,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通里位於手腕後方一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治為三次。

靈道經金的位置在手掌後方一寸半或一寸,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治為三次。

少海穴在肘部內側縫後的凹陷處,屈肘向頭部方向取穴,頭痛時禁止灸治,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治為三次。

6. 手太陽小腸經

多血少氣

少澤井金也在手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前谷榮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一分)灸(一壯)

後谿腧木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針(一分)灸(一壯)

腕骨原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有岐骨罅縫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陽谷經火也在手外側,表腕銳骨下陷中針(二分留二呼)灸(三壯)

小海合土也在肘內尖骨筋外,自尖端上去五分陷中,與心經少海內外相對,屈肘取之針(二分)灸(三壯)

天窗在頸大筋前,曲頰下動脈應手針(三分)灸(三壯)

聽宮在耳中珠子前動脈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多血少氣的人,可以用針灸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 少澤穴位於手小指外側,指甲角邊緣,用韭葉針刺入一分深,灸一壯。

  2. 前谷穴位於手小指外側,第一節指骨前方的凹陷處,針刺一分深,灸一壯。

  3. 後谿穴位於手小指外側,第一節指骨後方的凹陷處,針刺一分深,灸一壯。

  4. 腕骨原穴位於手外側,手腕前方的骨頭下方凹陷處,有兩個骨頭間的縫隙,針刺三分深,留針三呼,灸三壯。

  5. 陽谷穴位於手外側,手腕外側突出的骨頭下方凹陷處,針刺二分深,留針二呼,灸三壯。

  6. 小海穴位於肘內側尖骨的筋外,從尖端向上五分處的凹陷中,與心經的少海穴相對,屈肘取穴,針刺二分深,灸三壯。

  7. 天窗穴位於頸部大筋的前方,曲頰下方動脈應手處,針刺三分深,灸三壯。

  8. 聽宮穴位於耳中珠子前方動脈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灸三壯。

7. 足太陽膀胱經

多血少氣,背部二行、三行,並從脊骨而用。

至陰井,金也,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针(二分),灸(三壯)。

通谷,榮水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针(二分),灸(三壯)。

束骨,腧木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针(三分),灸(三壯)。

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白肉際,针(三分),灸(七壯)。

申脈,在足直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针(三分)。

崑崙,經火也,在足外踝後,跟骨上五分,陷中動脈,针(三分),灸(三壯,炷如小麥大)。

委中,合土也,在膕中央,约紋中,動脈,针(八分),灸(三壯)。

噫嘻,在肩膊內廉,挾脊,第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半,针(六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至百壯)。

膏肓俞,在第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半,四肋三間,去𩨹骨,容側指許,灸(百壯至五百壯)。

上髎,在第一空,腰踝下,挾脊陷中,针(三分),灸(七壯)。

次髎,在第二空,挾脊陷中,针(三分),灸(七壯)。

中髎,在第三空,挾脊陷中,针(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下髎,在第四空,挾脊陷中,针(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大杼,在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五分),灸(七壯)。

風門,一名熱府,在第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二分,留七呼),灸(五壯)。

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五分,留七呼,刺中肺,三日卒),灸(百壯)。

心俞,在第五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得氣即瀉),灸(禁一、三灸)。

膈俞,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壯至百壯)。

肝俞,在第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六呼,刺中肝,五日卒),灸(七壯)。

膽俞,在第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五分),灸(三壯)。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腎俞,在第十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刺中腎,則六日卒),灸(隨年壯)。

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小腸俞,在第十八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曲差,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髮際,動脈中,针(二... (後文缺失)

白話文:

患者血多氣少,背部兩側有兩行或三行的穴位,從脊柱開始沿著兩側往下排列。

至陰井穴,屬金,位於足小指外側,指甲角邊緣,像韭菜葉子一樣的部位,針刺二分深,灸三壯。

通谷穴,屬榮水,位於足小指外側,本節的前方凹陷處,針刺二分深,灸三壯。

束骨穴,屬腧木,位於足小指外側,本節的後方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灸三壯。

京骨穴,位於足外側,大骨下方,白肉交界處,針刺三分深,灸七壯。

申脈穴,位於足部外踝下方凹陷處,指甲白肉交界處,針刺三分深。

崑崙穴,屬經火,位於足外踝後方,跟骨上方五分處,凹陷處有動脈,針刺三分深,灸三壯,艾炷大小如小麥粒。

委中穴,屬合土,位於膕窩中央,橫紋中間,有動脈,針刺八分深,灸三壯。

噫嘻穴,位於肩膊內側邊緣,靠近脊柱,第六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三寸半,針刺六分深,留針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至百壯。

膏肓俞穴,位於第四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三寸半,四肋骨之間,靠近肩胛骨,容側指許,灸百壯至五百壯。

上髎穴,位於第一空,腰椎骨下方,靠近脊柱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灸七壯。

次髎穴,位於第二空,靠近脊柱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灸七壯。

中髎穴,位於第三空,靠近脊柱凹陷處,針刺二分深,留針十呼,灸三壯。

下髎穴,位於第四空,靠近脊柱凹陷處,針刺二分深,留針十呼,灸三壯。

大杼穴,位於項部後方,第一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五分深,灸七壯。

風門穴,又名熱府,位於第二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二分深,留針七呼,灸五壯。

肺俞穴,位於第三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五分深,留針七呼,刺中肺部,三日可死,灸百壯。

心俞穴,位於第五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得氣即瀉,灸禁一、三灸。

膈俞穴,位於第七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七呼,灸三壯至百壯。

肝俞穴,位於第九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六呼,刺中肝臟,五日可死,灸七壯。

膽俞穴,位於第十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五分深,灸三壯。

脾俞穴,位於第十一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七呼。

胃俞穴,位於第十二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七呼,灸三壯。

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七呼,灸三壯。

腎俞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七呼,刺中腎臟,六日可死,灸隨年壯。

大腸俞穴,位於第十六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七呼,灸三壯。

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六呼,灸三壯。

膀胱俞穴,位於第十九椎骨下方,兩側各相距二寸,凹陷處,針刺三分深,留針六呼,灸三壯。

曲差穴,位於神庭穴旁一寸五分,進入髮際,動脈處,針刺二... (後文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