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針灸集成》~ 卷二 (2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7)

1. 口舌

針灸法:口瘡取承漿、合谷、人中、長強,又取金津、玉液各出血(綱目)○又取委中、瀉後谿,此二穴乃心火、腎水二經之表(綱目)○膽俞、小腸俞各灸七壯,又刺大沖、勞宮(東垣)○舌腫難言,取廉泉、金津、玉液各以三稜出血,又取天突、少商、然穀、風府(綱目)○舌卷,取液門、二間(綱目)○舌縱涎下,取陰谷(綱目)○舌急,取啞門,舌緩,取風府(資生)○凡舌腫脹甚,先刺舌尖或舌上或舌旁出血,惟舌下廉泉穴禁針(回春)○緊唇不能開合,針手虎口,男左女右,又灸承漿三壯(得效)○凡舌腫,舌下必有噤蟲狀,如螻蛄臥蠶,有頭有尾,頭少白,可燒鐵烙,烙頭上即消(三因)○舌腫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旁大脈,血出即消,切勿刺中央脈,血不止則死。若誤刺,以銅箸火燒烙之,或醋調百草霜塗之,須臾自消。

此患人多不識,失治則死(得效)

白話文:

[口舌]

針灸療法:針對口腔潰瘍,可以針刺承漿、合谷、人中、長強等穴位,同時刺激金津、玉液兩點使其出血。另外,也可以針刺委中、並施力於後谿穴,這兩個穴位與心火和腎水兩條經絡的表面相關。對於膽俞、小腸俞穴位,各進行七次艾灸,並針刺大沖、勞宮穴。

當舌頭腫脹到無法說話時,應針刺廉泉、金津、玉液三穴使其出血,再針刺天突、少商、然穀、風府等穴位。舌頭蜷縮時,可以針刺液門、二間兩穴。舌頭垂涎時,針刺陰谷穴。舌頭僵硬時,針刺啞門穴;舌頭鬆弛時,針刺風府穴。

遇到舌頭嚴重腫脹的情況,應先從舌尖、舌面或舌側針刺出血,但需注意舌下廉泉穴不得針刺。如果嘴脣緊閉無法開合,可以在手部虎口位置針刺,男性針刺左手,女性針刺右手,並在承漿穴艾灸三次。

一般舌頭腫脹,舌下常會出現像噤蟲的東西,形狀類似蟻獅或蟻蛹,有頭有尾,頭部略帶白色,可用燒熱的鐵烙其頭部即可消除。舌頭腫脹如豬胎時,用針刺舌下兩側的大脈使其出血,但切記不可刺中央的脈絡,否則血流不止會致死。如果不慎刺錯,可以用燒熱的銅夾烙止血,或用醋調和百草霜塗抹,不久就會自行消腫。

這種疾病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

2. 牙齒

針灸法靈樞曰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上齒痛亦如之。齒痛惡清飲取手陽明,下齒痛亦如之。○手陽明有入口偏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足太陽有入口偏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得效)○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主齒寒痛宜取此。(內經)○牙痛牙槽取太谿灸之,治上牙齒痛二間灸之,治下牙痛委中針之。

又足內踝兩尖灸之,治上牙痛。龍玄在列缺上青脈中灸之,治下牙痛。承漿風府合谷內庭治上牙痛。(綱目)○齒痛灸列缺七壯永不疼,又灸肩髃七壯,又灸耳垂下牙盡骨上三壯。(得效)○齒痛以線量手中指至掌後橫紋折為四分,去三分,將一分於橫紋後臂中灸三壯,隨左右。

(得效)○牙疼屈手大指本節後陷中灸三壯,初灸覺牙疼,再灸覺牙有聲,三灸疼止永不復作,恐是陽谿穴也。左疼灸右,右疼灸左。(資生)○牙疼百藥不效,灸兩耳當三壯立止。(回春)○口齒蝕生瘡灸承漿。(正傳)

白話文:

【牙齒】

根據針灸法靈樞的記載,若是牙齒疼痛但不畏懼冷飲,應選擇刺激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上排牙齒疼痛也是同樣處理方式。若是牙齒疼痛且害怕冷飲,則應選擇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對於下排牙齒疼痛也是適用的。

手陽明大腸經上有個穴位名為「大迎」,位於口腔邊緣、牙齒旁邊,專門用於治療下排牙齒的蛀牙問題。而足太陽膀胱經上也有個相似的穴位名為「角孫」,位於口腔邊緣、牙齒旁邊,主要用於治療上排牙齒的蛀牙問題。

手陽明大腸經的支脈有一個穴位名為「偏歷」,主要用於治療牙齒寒冷和疼痛,適合在此處進行針刺或灸療。

牙齒疼痛時,可以選擇刺激太谿穴來治療上排牙齒的疼痛,或者灸療二間穴來治療下排牙齒的疼痛。此外,委中穴也可以透過針刺來緩解下排牙齒的疼痛。

對於上排牙齒的疼痛,可以灸療足內踝兩尖部位;對於下排牙齒的疼痛,可以在列缺穴上方的青脈中進行灸療。承漿、風府、合谷、內庭等穴位也可以用於治療上排牙齒的疼痛。

對於牙齒疼痛,可以灸療列缺穴七次,這樣疼痛永遠不會再出現。此外,可以再灸療肩髃穴七次,以及在耳垂下方的牙盡骨上灸療三次。

對於牙齒疼痛,可以使用線量測量手中指到手掌後橫紋的距離,將其折為四份,去掉三分,將剩餘的一分置於手臂中進行灸療三次,具體位置是在橫紋後方,需按照左右手區分。

對於牙齒疼痛,可以彎曲拇指,找到拇指根部後方的凹陷處,進行灸療三次。第一次灸療會感到牙齒疼痛,第二次灸療會感到牙齒有聲音,第三次灸療後牙齒疼痛就會停止,而且不會再次發生,這個穴位可能是陽谿穴。如果左側牙齒疼痛,就灸療右側;如果右側牙齒疼痛,就灸療左側。

對於百藥無效的牙齒疼痛,可以在兩耳當灸療三次,立即止痛。

對於口腔內牙齒腐蝕生成瘡癰的情況,可以灸療承漿穴。

3. 咽喉

針灸法:喉閉少商、合谷、尺澤皆針之(丹心)○咽痹因惡血不散故也,砭出惡血最為上策(綱目)○咽喉腫痹,針風府主咽喉諸病及毒氣歸心等項惡證無不效,又針少商咽喉腫痛皆治之,又針合谷,又針上星治頰腫、纏喉風等證,又針足三里(得效)○喉痹刺手少陰即神門穴(綱目)○喉閉刺手足少陽井即關衝、竅陰(東垣)○喉痹、乳蛾取少商、照海、大沖(東垣)○咽喉閉塞取照海(靈樞)○牙關不開取陽靈穴出血即愈(得效)○喉痹取豐隆、湧泉、關衝、少商、隱白、少衝(綱目)○累年喉痹,男左女右手大指甲第一節灸二三小壯(丹心)○根腳咽喉常發者,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七壯、二七尤妙(得效)○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宜取之(靈樞)

白話文:

[咽喉]

針灸療法:對於喉嚨閉塞的情況,可以針刺少商、合谷、尺澤這些穴位。(丹心)

咽喉疼痛是由於血液瘀滯所致,最佳策略是用砭石放血。(綱目)

咽喉腫痛,針刺風府穴能治療咽喉各類疾病及毒素影響心臟等嚴重症狀,效果顯著。另外,針刺少商穴也能緩解咽喉疼痛,合谷穴和上星穴對頰部腫脹、喉風等症狀有療效,足三里穴也有幫助。(得效)

喉嚨疼痛,針刺手少陰經的神門穴有效。(綱目)

喉嚨閉塞,針刺手足少陽經的井穴,即關衝和竅陰穴。(東垣)

喉嚨疼痛、扁桃腺炎,針刺少商、照海、大沖穴。(東垣)

咽喉堵塞,針刺照海穴。(靈樞)

如果牙關緊閉,針刺陽靈穴並放血即可痊癒。(得效)

咽喉疼痛,針刺豐隆、湧泉、關衝、少商、隱白、少衝穴。(綱目)

多年咽喉疼痛,男性針刺左手大拇指第一節,女性針刺右手大拇指第一節,施灸二至三次。(丹心)

經常發生咽喉疾病的,可在耳垂下方半寸靠近腮骨處施灸七次,或兩七次更佳。(得效)

足陽明經的分支名為豐隆,若出現氣逆現象,會導致咽喉疼痛、突然失聲,應針刺此穴。(靈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