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卷四 (8)
卷四 (8)
1. 背部
魂舍在挾臍兩旁相去一寸
主治小腸瀉痢膿血灸百壯小兒減之
後腋下穴
治頸漏灸背後兩邊腋下後文頭灸隨年壯
脊背五穴
白話文:
魂捨位於肚臍兩側各一寸處。
主要治療小腸瀉痢帶有膿血,可以施灸一百壯,如果是小兒則酌情減少。
後腋下的穴位。
治療頸部漏瘡,可以在背部後側兩腋下方的文頭穴施灸,根據年齡決定灸的壯數。
脊背上的五個穴位。
治大人癲疾小兒驚癇灸背第二椎上及下窮骨尖二處乃以繩度量上下中折復量至脊骨上點記之共三處畢復斷此繩取其半者為三折而三合如△字樣以上角對中央一穴其二角正夾脊兩邊同灸之凡五處也各百壯(千金翼)
白話文:
治療成年人的癲癇和小兒的驚癇,以灸療第二椎上和下窮骨尖兩個部位。用繩子測量上下,中折後再測量到脊椎上,做記號,共三處完成後,再把這根繩子折斷,取其一半,分三折而三合,如「△」字的形狀,以上角對準中央一個穴位,其兩個角正對著脊椎兩側,同時灸療,總共五個部位,各灸一百壯。(《千金翼》)
巨闕俞,第四椎下,名曰巨闕。
主胸膈中氣,灸隨年壯。
督俞,在第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禁針,可灸,一名高蓋。
氣海俞,在第十五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針三分,留六呼,可灸。
關元俞,在十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針三分,留六呼,可灸。治瀉痢,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
夾脊穴,治霍亂轉筋,令病者合面臥,伸兩手著身,以繩橫牽兩肘尖,當脊間,繩下兩旁相去各一寸半,所灸百壯,無不瘥者,此華佗法。
下極俞,在第十五椎,名下極俞。主治腹中疾,腰痛,膀胱寒飲澼注下,灸隨年壯。(千金翼)
十七椎穴,轉胞腰痛,灸十七椎五十壯。(千金翼)
回氣,在脊窮骨上,赤白肉下。
主治五痔,便血,失屎,灸百壯。○若灸窮骨,惟多為佳。(千金翼)
下腰一穴,在八髎正中央,脊骨上,名三宗骨。
主治瀉痢,下膿血,灸五十壯。
環岡二穴,在小腸俞下二寸,橫紋間。
主大小便不通,灸七壯。
胛縫二穴,在背端骨下,直腋縫尖及臂。
主治肩背痛,連針入三分,瀉二吸。
精宮,在背第十四椎下,各開三寸。
專主夢遺,灸七壯,神效。
崇骨,在大椎上,第一小椎是也。
肩柱,在肩端起骨尖。
主治瘰癧,及手不舉,灸七壯。
濁浴,俠膽俞旁,行相去五寸,名濁浴。
主治胸中膽病,恐畏多驚,少力,口苦無味,灸隨年壯。
腰眼,其法令病人平眠,以筆於兩腰眼宛宛中點二穴,各灸七壯。此穴諸書所無,而居家必用載三,云其累試屢驗。
白話文:
巨闕俞位於第四椎下,稱為巨闕。它主治胸膈中氣,灸治可隨年增強體質。
督俞位於第六椎下,兩旁各距二寸,禁針,可灸,又名高蓋。
氣海俞位於第十五椎下,兩旁各距二寸,針入三分,留針六呼,可灸。
關元俞位於十七椎下,兩旁各距二寸,針入三分,留針六呼,可灸。它能治療瀉痢、虛脹、小便困難以及婦人的瘕聚等疾病。
夾脊穴用於治療霍亂轉筋,讓患者合面臥,伸展雙手置於身體上,用繩子橫著牽拉兩肘尖,繩子下兩旁各距一寸半,灸一百壯,無不痊癒,這是華佗的方法。
下極俞位於第十五椎,稱為下極俞。它主治腹中疾病、腰痛、膀胱寒飲下注等,灸治可隨年增強體質。
十七椎穴用於治療轉胞腰痛,灸十七椎五十壯。
回氣穴位於脊窮骨上,赤白肉下。
它主治五痔、便血、失屎,灸一百壯。如果灸窮骨,灸得越多越好。
下腰一穴位於八髎正中央,脊骨上,稱為三宗骨。
它主治瀉痢、下膿血,灸五十壯。
環岡二穴位於小腸俞下二寸,橫紋間。
它主治大小便不通,灸七壯。
胛縫二穴位於背端骨下,直達腋縫尖及手臂。
它主治肩背痛,針入三分,瀉針二吸。
精宮位於背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開三寸。
它專治夢遺,灸七壯,效果顯著。
崇骨位於大椎上,第一小椎。
肩柱位於肩端起骨尖。
它們主治瘰癧,以及手不能舉,灸七壯。
濁浴位於膽俞旁,相距五寸,稱為濁浴。
它主治胸中膽病、恐懼多驚、體力不足、口苦無味,灸治可隨年增強體質。
腰眼,讓患者平躺,用筆在兩腰眼凹陷處點出兩個穴位,各灸七壯。此穴在諸書中並未記載,但居家必用,記載中提到此穴經反覆驗證有效。
主治諸勞瘵已深之難治者於癸亥日二更盡入三更時令病人平眠取穴灸三壯○一專治傳屍勞瘵已至滅門絕戶者有之此症因寒熱煎作血凝氣滯有化而為蟲者內食臟腑每致傳人百方難治惟灸可攻其法於癸亥日二更後將交夜半乃六神皆聚之時母使人知令病者解去下衣舉手同上略轉後些則腰間兩旁自有微陷可見是名鬼眼穴即俗人所謂腰眼也正身直立用墨點記然後上床合面而臥用小艾炷灸七壯或九壯十一壯尤好其蟲
白話文:
用於治療各種久治不癒的虛勞症,於癸亥日二更盡入三更時,令病人平躺入睡,取穴灸三壯。一種是專治傳染性虛勞症,即使是已經發展到滅門絕戶的都有效。這種疾病是由於寒熱煎熬,導致血凝氣滯,有的化為蟲子,在臟腑內生長,常常傳染給人,很難治療,只有灸法可以攻克。方法是在癸亥日二更後,將要交夜半的時候,那是六神都聚集的時候,不要讓別人知道,讓病人解下下衣,舉起手來,略微向後轉動,那麼腰間兩側自然會有一個小凹陷可見,這就是鬼眼穴,也就是俗稱的腰眼穴。病人正身直立,用墨點記號,然後上牀合面而臥,用小艾炷灸七壯或九壯,十一壯更好。那裡的蟲子
2. 手部
大骨在手大指第二節前尖上屈指當骨節中灸二七壯禁針
主治內瘴久痛及吐瀉
拳尖在中指本節前骨尖上握拳取之
主治風眼翳膜疼痛患左灸右患右灸左炷如小麥
五虎在手十指無名指背間本節前骨尖上各一穴握拳得之
主治手指拘攣
中魁在手中指第二節前骨尖上握指得之○又曰在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灸二七壯蓋陽谿穴也
手中指第一節穴
治牙齒疼灸兩手中指背第一節前有陷處七壯下火立愈
中泉在手腕外間陽池陽谿中間陷中灸七壯
白話文:
大骨位於手拇指第二節前尖處,屈指時,骨節中就是這個穴位。灸二七壯,禁止針刺。
主治內瘴久痛以及嘔吐腹瀉。
拳尖位於中指第一節前骨尖處,握拳時即可找到。
主治風眼、翳膜疼痛,左側疼痛灸右側,右側疼痛灸左側,用小麥大小的艾炷。
五虎位於手十指無名指背側,第一節前骨尖處,每個指頭各一個穴位,握拳時即可找到。
主治手指拘攣。
中魁位於手中指第二節前骨尖處,握指時即可找到。也有人說,它位於手腕中上側兩筋之間的凹陷處。灸二七壯,它蓋在陽谿穴上。
手中指第一節穴位於手中指背側第一節前方的凹陷處,治牙齒痛,灸兩手中指背這個穴位七壯,下火立竿見影。
中泉位於手腕外側,陽池穴和陽谿穴之間的凹陷處,灸七壯。
主治胸中氣滿不得臥肺脹滿彭彭然目中白翳掌中熱胃氣上逆唾血及心腹中諸氣痛○又治少腹積聚腰脊周痹咳嗽大便難腎俞以年壯肺俞大腸肝俞太衝各七壯中泉獨陰曲池同
白話文:
治療肺部脹滿、呼吸困難、眼睛發白、手掌發熱、胃氣上逆、吐血以及心腹疼痛。
還治療小腹積聚、腰背疼痛、咳嗽、大便困難,在腎俞、肺俞、大腸俞、肝俞、太衝穴各灸七壯,中泉穴、獨陰穴、曲池穴各灸一壯。
手掌後,白肉際穴。主治:霍亂轉筋,在兩臂及胸中。灸手掌後,白肉際七壯。
虎口。治小兒唇緊,灸此穴,男左女右,七壯;兼承漿三壯。煩熱頭疼,針三分。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手足髓孔,手髓孔在腕後,尖骨頭宛宛中;腳髓孔,在左足外踝後一寸。俱主痿退風,半身不遂,可灸百壯。
兩手研子骨。治踠豆瘡,灸兩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壯,男左女右。
河口。治狂走、驚癇,灸河口五十壯,在手腕後陷中動脈。
肘尖。治腸癰,屈兩肘尖骨頭,各灸百壯,則下膿血者自愈。又云,正灸肘頭銳骨。
八關八穴,在手十指間。治大熱、眼痛、睛欲出,針刺出血,即愈。
小骨空穴,在手小指二節尖上。治眼疾及爛弦風眼,灸九壯,以口吹火滅。
二白四穴,在掌後橫紋上四寸,手厥陰脈兩穴相併,一穴在兩筋中,一穴在大筋外。主治:痔漏下血,癢痛,針入三分,瀉兩吸。
龍元二穴,在列缺上,青脈中。主治:下牙痛,灸七壯。兼合谷、下三里、神門、列缺,各三壯。呂細二七壯,治牙頰痛。
奪命,在曲澤上。主治:目昏暈,針三分,禁灸。
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間,虎口赤白肉際,屈掌取之。主治:頭風及牙疼痛,針一分,灸七壯。
上都二穴,在食指中指本節岐骨間。主治:手臂紅腫,針一分,灸七壯。
中都二穴,在手中指無名指之間,本節前岐骨間。治手臂紅腫,針一分,灸三壯。
下都二穴,在手小指無名指之間,本節前岐骨間,針一分,灸三壯。
四縫,左右十六穴,在手四指內中節橫紋,紫脈上,針。
白話文:
手掌後方,白肉交界處有一個穴位。主要治療霍亂引發的抽筋,這種抽筋會發生在雙臂和胸部。灸此穴七壯。
虎口穴,位於手掌與手腕交界處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治療小兒嘴唇緊閉,灸此穴七壯,男左女右,並兼灸承漿穴三壯。煩熱頭疼,針刺三分。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手足髓孔,手髓孔位於手腕後方,尖骨頭突出處;腳髓孔位於左腳外踝後方一寸處。都可治療痿退風、半身不遂,灸百壯。
兩手研子骨,位於手腕後方突出的骨頭。治療踠豆瘡,灸兩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壯,男左女右。
河口穴,位於手腕後方凹陷處,動脈附近。治療狂走、驚癇,灸河口五十壯。
肘尖,位於肘部尖骨頭處。治療腸癰,屈肘尖骨頭,各灸百壯,可使膿血排出而自愈。也有說法是正灸肘頭銳骨。
八關八穴,位於十指間。治療大熱、眼痛、眼球突出,針刺出血即可痊癒。
小骨空穴,位於小指第二節尖端。治療眼疾及爛弦風眼,灸九壯,以口吹滅火。
二白四穴,位於手掌後方橫紋上四寸,手厥陰脈兩穴相併,一穴在兩筋之間,一穴在大筋外。主治痔漏下血,癢痛,針入三分,瀉兩吸。
龍元二穴,位於列缺穴上,青脈之中。主治下牙痛,灸七壯,兼灸合谷、下三里、神門、列缺各三壯,呂細二七壯,治牙頰痛。
奪命穴,位於曲澤穴上。主治目昏暈,針三分,禁灸。
大都二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之間,虎口赤白肉際,屈掌取之。主治頭風及牙痛,針一分,灸七壯。
上都二穴,位於食指和中指本節岐骨之間。主治手臂紅腫,針一分,灸七壯。
中都二穴,位於中指和無名指之間,本節前岐骨之間。治手臂紅腫,針一分,灸三壯。
下都二穴,位於小指和無名指之間,本節前岐骨之間,針一分,灸三壯。
四縫,左右十六穴,位於手四指內中節橫紋,紫脈上,針。
3. 足部
膝眼在膝頭骨下兩旁陷中刺五分禁灸
主治膝冷痛不已○兼髖骨治腳腿腫痛
髖骨在膝蓋上梁丘旁外開一寸
主治兩腳膝紅腫痛寒濕走注白虎歷節風痛腿風不能舉動
風市在後
交儀
治婦人漏下赤白月水不利灸交儀穴在內踝上五寸
營池
主婦人下血漏赤白灸營池四穴三十壯在內踝前後兩邊池上脈一名陰陽
漏陰
治婦人漏下赤白四肢酸削灸漏陰三十壯穴在內踝下五分微動脈上
足太陰太陽穴
白話文:
膝眼位於膝蓋骨下方兩側凹陷處,針刺五分深,禁灸。主要治療膝蓋冰冷疼痛。同時,也可以治療髖骨疼痛,以及腳和腿部腫痛。
髖骨位於膝蓋上方,梁丘穴外側一寸處。主要治療雙腳膝蓋紅腫疼痛、寒濕入侵、白虎歷節風痛、腿部風寒導致無法活動。
風市穴位於髖骨後方。
交儀穴位於內踝骨上方五寸處,主要治療婦女白帶異常、月經不調。
營池穴位於內踝骨前後兩側池上脈,主要治療婦女下體出血、白帶異常。
漏陰穴位於內踝骨下方五分處,微動脈上,主要治療婦女白帶異常、四肢酸軟無力。
足太陰太陽穴,沒有明確的說明。
治婦人逆產足先出刺太陰入三分足入乃出針穴在內踝後白肉際骨陷宛宛中胞衣不出刺足太陽入四分在外踝後一寸宛宛中
足踝
白話文:
治產婦逆產,胎兒足先出,治療方法:刺太陰經,針刺深度為三分,足部入產道後再出針;穴位在內踝後方的白肉與骸骨交界處,凹陷的地方。若胎盤未排出,則刺足太陽經,針刺深度為四分,穴位在外踝後方一寸,凹陷的地方。
治小兒重舌灸右足踝上七壯○又云灸兩足外踝上七壯○又治齒頭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脈上七壯○又治轉筋十指拘攣灸足外踝骨上七壯○又治翻胃吐食灸內踝下稍斜向前有穴三壯或曰向前一指○又治諸惡漏中冷瘜肉出灸足內踝上各三壯二年六壯
白話文:
-
小兒重舌:用艾灸灼燒右腳踝骨上方,七次。另有一說是在兩腳的外踝上方各灸七次。
-
齒痛:用艾灸灼燒外踝上方的突起骨處,交脈上,七次。
-
轉筋、十指拘攣:用艾灸灼燒足外踝骨上方,七次。
-
翻胃、吐食:用艾灸灼燒內踝下方稍斜向前的一個穴位,三次,或說是向前一指處。
-
各種惡漏、中冷、瘜肉突出:用艾灸灼燒足內踝上方,每一側各灸三次,兩年六次。
外踝尖在外踝尖上三寸
主治外轉筋可灸七壯或刺出血
踝尖在足內踝尖上
主治下牙痛○又曰腳足轉筋不忍內筋急內踝尖七壯外筋急外踝尖七壯
內崑崙在足內踝後陷中
主治轉筋針入六分氣至瀉之
承命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中
治狂邪驚癇灸三十壯一日七壯
足踵
治霍亂轉筋灸湧泉三七壯如不止灸足腫聚筋上白肉際七壯立愈
陰陽穴在足拇指下屈里表頭白肉際
治婦人下漏赤白注瀉灸隨年壯三報之
獨陰在足第二趾下橫紋中
白話文:
外踝尖上三寸處,可用灸法,灸七壯或針刺出血,主治外踝轉筋。踝尖位於足內踝尖之上。主治下牙痛。腳足轉筋、內筋急痛時,可在內踝尖灸七壯;外筋急痛時,可在外踝尖灸七壯。內崑崙穴位於足內踝後陷中,針刺六分深,氣至瀉之,主治轉筋。承命穴位於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中,灸三十壯,一日七壯,主治狂邪、驚癇。足踵可用灸法,主治霍亂轉筋,灸湧泉穴[三七]壯,若不止則灸足腫聚筋上白肉際七壯,可立即痊癒。陰陽穴位於足拇指下屈里表頭白肉際,灸隨年壯三報之,主治婦人下漏、赤白帶下。獨陰穴位於足第二趾下橫紋中。
主治乾嘔吐伏梁奔豚積聚小腸疝氣死胎胎衣不下胸痛吐冷酸水太衝三壯內關二壯獨陰五壯足大指內初節橫紋中三壯尾窮骨五十壯○治臍下結塊如盆關元間使各三十壯太衝太谿三陰交各三壯腎俞以年壯獨陰五壯○陰卵偏大入腹灸太衝獨陰三陰交關元足第二指上穴灸足第二指上一寸隨年壯治水病
手足小指穴
白話文:
主要治療乾嘔吐、伏梁奔豚、積聚、小腸疝氣、死胎、胎衣不下、胸痛、吐冷酸水,太衝穴按壓三壯,內關穴按壓二壯,獨陰穴按壓五壯,足大指內側初節橫紋中按壓三壯,尾骨尖端按壓五十壯。治療臍下結塊如盆,關元穴和間使穴各按壓三十壯,太衝穴、太谿穴、三陰交穴各按壓三壯,腎俞穴按壓以年齡為基準的壯數,獨陰穴按壓五壯。陰卵偏大入腹,灸太衝穴、獨陰穴、三陰交穴、關元穴、足第二指上穴,足第二指上一寸處隨年齡按壓壯數。治療水病,按壓手足小指穴。
主治食注灸手小指尖頭男左女右隨年壯○又治消渴症初灸兩手足小指頭及項椎隨年壯又灸膀胱俞橫三間寸灸之亦隨年壯五日亦報之又治㿗疝灸手小指端七壯左灸右右灸左
白話文:
治療食道異物、氣管異物、手部燙傷,以男左女右手小指尖為灸點,隨著年齡增長逐年增加施灸壯數。 治療消渴症,先灸兩手足小指頭和項椎,然後隨著年齡逐年增加施灸壯數。再灸膀胱俞穴,在背部第三腰椎棘突下左右三寸處,施灸壯數亦隨著年齡逐年增加。灸治間歇期為五日。 治療疝氣,以手小指尖為灸點,左灸右,右灸左,每次七壯。
血郄即百蟲窠在膝內廉上膝三寸陷中
主腎臟風瘡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止
氣端在足十指端
主腳氣日灸三壯神效
鶴頂在膝蓋骨尖上
主兩足癱
白話文:
血郄穴位於膝蓋內側上方三寸的凹陷處
主治腎臟風疹,針刺深度為二寸半,艾灸二十一次即可停止
氣端穴位於腳趾末端
主治腳氣,每日艾灸三次,效果神奇
鶴頂穴位於膝蓋骨的尖端上方
主治雙腳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