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卷一 (12)
卷一 (12)
1. 手少陰心經
少血多氣
少衝井木,也在手小指內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
少府滎火,也在手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穴是,針(二分),灸(三壯)
神門腧土,也在掌後銳骨端陷中,治五癇,針(三分,留七呼),灸(七壯,炷如小麥)
通里在腕後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靈道經金,也在掌後一寸五分或一寸,針三分,灸三壯
少海合水,也在肘內廉節後陷中,屈肘向頭取之,頭痛禁灸,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
這條經絡特點為氣多於血。
少衝井木:位於手的小拇指內側末端,距離指甲邊緣約如韭菜葉寬度的地方。針刺時深度大約一分,若要灸療則需灸三壯。
少府滎火:在小拇指關節後方的凹陷處,正好對應勞宮穴位置。針刺時深度大約二分,若要灸療則需灸三壯。
神門腧土:在手掌後方突出骨頭末端的凹陷處,用於治療五種癇病。針刺時深度大約三分,且要停留至七次呼吸時間,若要灸療則需灸七壯,每一壯大小如小麥。
通裏:在手腕後方一寸的凹陷處。針刺時深度大約三分,若要灸療則需灸三壯。
靈道經金:在手掌後方一寸五分或一寸的位置。針刺時深度三分,灸療需灸三壯。
少海合水:在彎曲手肘時,位於手肘內側關節後方的凹陷處。當有頭痛情況時禁止灸療。針刺時深度大約三分,若要灸療則需灸三壯。
2. 手太陽小腸經
多血少氣
少澤井金也在手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前谷榮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一分)灸(一壯)
後谿腧木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針(一分)灸(一壯)
腕骨原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有岐骨罅縫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陽谷經火也在手外側,表腕銳骨下陷中針(二分留二呼)灸(三壯)
小海合土也在肘內尖骨筋外,自尖端上去五分陷中,與心經少海內外相對,屈肘取之針(二分)灸(三壯)
天窗在頸大筋前,曲頰下動脈應手針(三分)灸(三壯)
聽宮在耳中珠子前動脈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這條經絡特點是血液較多而氣較少。
少澤穴:位於手的小指外側,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寬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一分,可以進行灸療一次。
前谷穴:在手的小指外側,位於指節前方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一分,可灸療一次。
後谿穴:同樣在手的小指外側,位於指節後方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一分,可灸療一次。
腕骨穴:在手的外側,手腕前方突起骨頭下方的凹陷處,有骨縫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三分,保持三秒,可灸療三次。
陽谷穴:在手的外側,表面手腕上尖銳骨頭下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二分,保持二秒,可灸療三次。
小海穴:在肘部內側尖骨外側的筋肉旁邊,從尖端往上五分的凹陷處,此穴與心經的少海穴相對,彎曲肘部可找到,針刺深度為二分,可灸療三次。
天窗穴:在頸部大肌肉前方,曲頰下方的動脈處,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療三次。
聽宮穴:在耳朵中珠子前方的動脈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可灸療三次。
3. 足太陽膀胱經
分)灸(三壯)
多血少氣,背部二行三行,並從脊骨而用。
至陰井金,也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二分),灸(三壯)。
通谷榮水,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二分),灸(三壯)。
束骨腧木,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白肉際,針(三分),灸(七壯)。
申脈在足直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針(三分)。
崑崙經火,也在足外踝後跟骨上五分陷中動脈,針(三分),灸(三壯,炷如小麥大)。
委中合土,也在膕中央約紋中動脈,針(八分),灸(三壯)。
噫嘻在肩膊內廉挾脊第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半,針(六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至百壯)。
膏肓俞在第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半,四肋三間,去𩨹骨容側指許,灸(百壯至五百壯)。
上髎在第一空腰踝下挾脊陷中,針(三分),灸(七壯)。
次髎在第二空挾脊陷中,針(三分),灸(七壯)。
中髎在第三空挾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下髎在第四空挾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大杼在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五分),灸(七壯)。
風門一名熱府,在第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二分,留七呼),灸(五壯)。
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五分,留七呼,刺中肺三日卒),灸(百壯)。
心俞在第五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得氣即瀉),灸(禁一三灸)。
膈俞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至百壯)。
肝俞在第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六呼,刺中肝五日卒),灸(七壯)。
膽俞在第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五分),灸(三壯)。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腎俞在第十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刺中腎則六日卒),灸(隨年壯)。
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小腸俞在第十八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曲差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髮際動脈中,針(二分),灸(三壯)。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
對於血多氣少的情況,會在背部的第二行和第三行,沿著脊骨進行治療。
至陰穴屬金,位於腳小趾的外側,距離趾甲角如同韭葉寬度的地方,針灸深度為二分,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通谷穴屬水,位於腳小趾外側,趾節前方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二分,也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束骨穴屬木,位於腳小趾外側,趾節後方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京骨穴在腳外側大骨下方的肉際,針灸深度為三分,會進行七次的艾灸。
申脈穴在腳踝外側正下方的凹陷中,可容納趾甲的肉際,針灸深度為三分。
崑崙穴屬火,位於腳踝後方,跟骨上方五分處的動脈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進行三次的艾灸,艾炷大小如小麥。
委中穴屬土,位於膝窩中央的動脈紋中,針灸深度為八分,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噫嘻穴在肩膀內側,夾脊的第六椎下兩旁,相距各三寸半,針灸深度為六分,會停留三口氣的時間再出針,艾灸次數為二七次至一百次。
膏肓俞穴在第四椎下兩旁,相距各三寸半,四肋之間,離脊骨側邊可容側指的位置,會進行一百次至五百次的艾灸。
上髎穴在第一腰椎下方,夾脊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進行七次的艾灸。
次髎穴在第二腰椎下方,夾脊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進行七次的艾灸。
中髎穴在第三腰椎下方,夾脊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二分,會停留十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下髎穴在第四腰椎下方,夾脊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二分,會停留十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大杼穴在頸後第一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五分,會進行七次的艾灸。
風門穴又名熱府,位於第二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二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五次的艾灸。
肺俞穴在第三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五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若刺中肺部三天內可能有嚴重反應,會進行一百次的艾灸。
心俞穴在第五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感覺到氣感後即可出針,艾灸是禁止的。
膈俞穴在第七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至一百次的艾灸。
肝俞穴在第九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六口氣的時間,若刺中肝臟五天內可能有嚴重反應,會進行七次的艾灸。
膽俞穴在第十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五分,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脾俞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
胃俞穴在第十二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三焦俞穴在第十三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腎俞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若刺中腎臟六天內可能有嚴重反應,艾灸次數隨年齡調整。
大腸俞穴在第十六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七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小腸俞穴在第十八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六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膀胱俞穴在第十九椎下兩旁,相距各二寸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會停留六口氣的時間,會進行三次的艾灸。
曲差穴在神庭穴旁一寸五分,進入髮際的動脈中,針灸深度為二分,會進行三次的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