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神書》~ 卷三·瓊瑤神書人部 (4)
卷三·瓊瑤神書人部 (4)
1. 八取捻之法講論答問三十二法
八取捻之法,何也?
答曰:主病人不知人事,方可用捻。捻者,三也,是三才也。病者血氣不來,上捻不來者,死不治也。
白話文:
「八取捻之法是什麼呢?
回答是:這方法主要用在病患已失去意識的情況下。所謂捻法,指的是三次,象徵天地人三才。若病人的血氣三次都無法通過捻法調動,也就是說,上部的捻法無法讓血氣迴流,那麼這種情況下的病人,生命危急,治療效果可能不佳。」
2. 手足陽明答問三十三法
手足三陽三陰,表裡引經,循攝氣上、氣下。
答曰:手法者在手,心傳口授秘法。
白話文:
「談到手部和腳部的六條陽脈與六條陰脈,它們在體內外循行,引導經絡,控制著氣的上升與下降。
回答說:這些手法是運用在手上,是用心傳遞、口頭教授的祕訣方法。」
3. 六陰六陽本經秘法訣三十四法
太陽經,足膀胱,手小腸,上下循,下後補。
少陽經,足膽,手三焦,上下循,下後補刮。
少陰經,足腎,手心,下後刮戰。
厥陰經,足肝,手包絡,上下循,下後補。
陽明經,足胃,手大腸,上先提循,下後瀉。
太陰經,足脾,手肺,上補,下後循提。
白話文:
【太陽經】,腳部相關的是膀胱經,手部則是小腸經,調理時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循行,最後在下方進行補法。
【少陽經】,腳部相關的是膽經,手部則是三焦經,調理時同樣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循行,最後在下方進行補法與刮法。
【少陰經】,腳部相關的是腎經,手部則是心經,調理時在下方進行刮法和刺激。
【厥陰經】,腳部相關的是肝經,手部則是包絡經(心包經),調理時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循行,最後在下方進行補法。
【陽明經】,腳部相關的是胃經,手部則是大腸經,調理時首先在上方進行提升式循行,最後在下方進行瀉法。
【太陰經】,腳部相關的是脾經,手部則是肺經,調理時在上方進行補法,最後在下方進行循行與提升式調理。
4. 陰陽配合講論三十五法
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下應之。溫涼寒熱,四時氣候溫涼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寒涼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地有陰陽,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辛甘酸苦鹹,五味是也。辛甘淡也,地之陽也;鹹酸苦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陰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也,陽中之陽也。
陽中有陰,日中至黃昏,天之陰,陰中之陰也。
人身之陰陽,故人亦應之。人身之陰陽,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臟為陰,腑為陽。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與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
所以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也。陰陽者,何也?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知其所則施針,循、氣上、氣下也。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脾也。
白話文:
[陰陽配合講論三十五法]
天空有陰陽之分,表現為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氣候變化,這些都與三陰三陽的理論相對應。溫暖、涼爽、寒冷、炎熱,這就是一年四季的氣候特徵,其中溫暖和熱是天的陽性表現;而寒冷和涼爽則是天的陰性表現。這就是所謂的天之陰陽。
大地也有陰陽之分,表現在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之中,它們各自對應著生長、成熟、化育、收穫和儲藏等階段。五種味道:辛、甘、酸、苦、鹹,也同樣符合這種陰陽理論。辛、甘、淡這三種味道是大地的陽性表現;而鹹、酸、苦這三種味道則是大地的陰性表現。這就是所謂的地之陰陽。
在陰中還藏有陽,例如從清晨到中午,這是天空中的陽性時間,也是陽中的陽。
而在陽中也藏有陰,例如從中午到黃昏,這是天空中的陰性時間,也是陰中的陰。
人體也有陰陽之分,因此人體的健康狀態也會受到陰陽影響。人體的外側屬陽,內側屬陰;背部屬陽,腹部屬陰;臟器屬陰,腑屬陽。心、肝、脾、肺、腎這五臟屬於陰,而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這六腑則屬於陽。
由此可知,陰中有陰,陽中有陽。那麼,什麼是陰陽呢?例如冬天的疾病通常出現在陰部,夏天的疾病通常出現在陽部,春天的疾病通常出現在陰部,秋天的疾病通常出現在陽部。瞭解這些規律,就可以在治療中選擇合適的針灸方法,調整氣血的運行,使氣血上行或下行。背部屬陽,其中心臟是陽中的陽;背部屬陽,其中肺臟是陽中的陰。腹部屬陰,其中肝臟是陰中的陽;腹部屬陰,其中脾臟是陰中的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