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神書》~
1. 卷四·附方穴圖
2. 十四經穴歌一
3. 手太陰肺經
中府雲門天府列,俠白孔最尺澤穴,列缺經渠太淵好,魚際少商如韭葉。
白話文:
從中府穴開始,接著是雲門穴、天府穴、列穴,再來是俠白穴、孔最穴和尺澤穴,然後是列缺穴、經渠穴及太淵穴,最後到達魚際穴和少商穴,這些穴位就像一片片的韭葉一樣排列在手太陰肺經上。
4. 手陽明大腸經
手於陽明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谿偏歷連溫溜,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髎隨五里,臂臑肩髃巨谷常,天鼎扶突禾髎接,終於迎香二十行。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學中的手陽明大腸經的走向和主要穴位。
「從商陽穴開始,這是位於手指的部位。然後經過二間、三間兩穴,到達合谷穴,這些都在手掌區域。接著是陽谿、偏歷、溫溜等穴,沿著手臂下行。下廉、上廉以及著名的三里穴,都在前臂及上臂的位置。再來是曲池、肘髎、五里等穴,這些位於肘部附近。接著是臂臑、肩髃、巨骨等穴,分佈在上臂和肩部。之後是天鼎、扶突、禾髎等穴,這些在頸部。最後,大腸經在面部的迎香穴結束,總共包含了20個穴位。」
5. 手太陽小腸經
肩俞天宗及秉風,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天容上顴髎,卻入耳邊尋聽宮,支正少海肩貞走,腕骨陽谷可養老,少澤前谷後谿隅,太陽穴一十九。
白話文:
從肩俞穴、天宗穴以及秉風穴開始,再到曲垣穴,接著是肩膀外部的穴位和肩中穴。然後到達頭部,經過天窗穴和天容穴,往上到顴髎穴,再往後退回到耳邊找到聽宮穴。另一路線則從支正穴出發,經過少海穴和肩貞穴。接下來是手腕部位,包括腕骨穴、陽谷穴以及養老穴。最後,我們將看到少澤穴、前谷穴、後谿穴,以及太陽穴,總共十九個穴位都在這條手太陽小腸經上。
6. 手少陰心經
九穴極泉及少衝,青靈少海少府尋,通里陰郄卻靈道,心經穴法在神門。
白話文:
在手少陰心經上,總共有九個穴位。這些穴位分別是極泉、少衝、青靈、少海、少府、通裏、陰郄、靈道,以及神門。當我們要針灸或按摩手少陰心經時,就是尋找並作用於這些穴位。
7. 足厥陰肝經
足厥大敦行間穴,太衝中封蠡溝列,中都膝關至曲泉,陰包五里陰廉切,羊午章門近期門,復始太陰雲門接,老師便使神針法,病人良心久中悅。
白話文:
從足厥陰肝經的起點大敦穴開始,沿著經絡依次是行間穴、太衝穴、中封穴、蠡溝穴,然後到中都穴、膝關穴直至曲泉穴。再從陰包穴、五里穴、陰廉穴一路下行。經過羊午穴、章門穴,最後到近期門穴,就又回到肺經的雲門穴,形成一個循環。當醫生熟練地使用針灸療法時,患者在長期治療下會感到非常滿意和愉悅。
但需注意的是,此處的「羊午」、「近」可能為誤植或特有術語,在中醫經絡穴位上並無此名,可能需要進一步核實。而「老師便使神針法,病人良心久中悅。」則是在描述醫生熟練運用針灸治療,病人因此感到長久的舒適與愉悅。
8. 足少陽膽經
少陽足重瞳子髎,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僚,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及腦條,風池肩井淵液液,輒筋日月京門好,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下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膽經血穴通如此。
白話文:
從足少陽膽經開始,總共有四十三個穴位連綿不斷,首穴起於眼眶外側的瞳子髎。接著經過聽會、客主人、頷厭等穴,然後到達頭部的懸顱、懸釐、曲鬢,再到率谷、天衝、浮白等穴。
再往下是竅陰、完骨、本神等穴,還有陽白、臨泣、目窗等穴,再通過正營、承靈、腦條等穴。之後來到了頸部的風池穴,然後是肩井、淵腋、輒筋等穴,並通過日月、京門等穴。
接下來,膽經沿著腰部的帶脈、五樞、維道等穴下行,再通過居髎、環跳、中瀆等穴,再往下則有陽關、陽陵泉、陽交等穴。最後,經過外丘、光明、陽輔等穴,這就是膽經的血液循環路徑和穴位連接方式。
9. 足太陰脾經
隱白大指端內側,爪角宛宛如韭葉,本節後陷為大都,核骨下中尋太白,公孫節後一寸關,商丘踝下微前安,三陰交上踝三寸,骨外陷中仔細看,更上三寸太陰絡,一名陷骨須審約,膝下五寸尋地機,陰陵泉穴宜斟酌,血海三寸上膝髕,內廉之際白肉分,魚腹上越起觔處,腹內動脈為箕門。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
隱白穴位於大拇指的內側末端,位置形狀像韭菜葉,就在指甲角旁邊。
大都穴在本節後方的凹陷處。
太白穴在覈骨下方,中間可以摸到的位置。
公孫穴在骨節後方約一寸的地方。
商丘穴在腳踝下方,稍微向前一些的位置。
三陰交穴在腳踝上方三寸,骨頭外側的凹陷中,需仔細找尋。
再往上三寸,是太陰絡穴,又名陷骨穴,要精確找到。
膝下五寸的地方可找到地機穴。
陰陵泉穴的位置要慎重斟酌,通常在膝蓋下方。
血海穴在膝蓋上方三寸,靠近膝蓋內側,大腿與小腿交界處的白肉部分。
魚腹上越起觔處,也就是腹部肌肉上方,可找到箕門穴,該穴位於腹部動脈上。
10. 足少陰腎經
湧泉起足少陰腎,屈足卷指中心定,然谷針上內踝前,大骨陷中宜陽立,太谿踝旁跟有脈,大鐘跟後曲中拘,水泉溪踝下一寸,踝下即是照海穴,復溜二寸踝上參,交信後廉以筋骨,腨分六寸尋築賓,陰足脈內取來難,輔骨之下大筋下,小觔之上屈脈安。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
從腳底湧泉穴開始,這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當你彎曲腳趾時,湧泉穴就在腳掌蜷縮處的中心位置。然谷穴位於內踝前方,針刺定位在大骨凹陷處,這就是陽立的位置。
太谿穴則在踝骨旁邊,緊鄰腳跟有脈搏的地方,大鐘穴在腳跟後方,曲中拘束處。水泉穴在內踝下方一寸處,而踝骨下方的穴位就是照海穴。
復溜穴在照海穴上方兩寸處,交信穴則位於筋骨後緣,大約在小腿肚分叉處往上六寸的地方,可以找到築賓穴。
在足部內側脈絡的定位較為困難,具體來說,是在輔骨下方的大筋之下,小脛骨上方,彎曲的脈絡處,這就是足少陰腎經的走向和穴位分佈。
11. 足陽明胃經
罕有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地倉大迎頰車峙,下關頭維人迎對,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迎,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滿梁門分,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存,水道歸來沖次髀,伏兔陰市走梁丘,犢鼻足下三里上,上廉條口下廉逢,豐隆解谿衝陽足,陷谷終從厲內庭。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
很少會針灸到的足陽明胃經,它途徑了承泣、四白和巨髎這些部位,再經過地倉、大迎和頰車,接著是下關、頭維和人迎,水突、氣舍連接到缺盆。後續又通過氣戶、庫房、屋翳,然後到達膺窗、乳中、乳根,接著是不容、承滿、梁門,再到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沖門、髀關,再往下是伏兔、陰市、梁丘,然後是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谿、衝陽,最後到達陷谷、厲兌、內庭。
這描述的是足陽明胃經在人體上的路徑,以及沿線的主要穴位。
12. 足太陽膀胱經
足穴太陽六十二,睛明攢竹參差參,五處承光上通天,絡卻玉枕天柱畢,大杼風門引肺俞,厥俞心俞膈俞住,膽俞肝俞脾俞通,胃俞三焦腎俞中,大腸小腸膀胱俞,中膂白環兩俞輸,自從大杼白環去,脊中三尺肩上髎,次髎中復下會陽,承扶殷門至浮郄,委陽委中罅膊內,挾脊附分當太陽,行皆第二行魄戶,膏兮神堂譩譆路,膈關魂門旁陽綱,胃倉肓門意舍至,胞肓並行下⿱罒⿸厂魝邊,藏舍周已合陽昱,承筋承山居其次,飛陽跗陽至崑崙,僕參申脈連金門,京骨束骨入通谷,小指外側至陰會。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
足部膀胱經絡有六十二個穴位,開始於眼睛內角的睛明穴,然後是攢竹穴,位置參差不齊,接著是五處、承光、通天等穴位,之後是絡卻、玉枕、天柱,最後到大杼、風門、肺俞等穴位。
再往下,經過厥陰俞、心俞、膈俞,然後是膽俞、肝俞、脾俞,連通胃俞、三焦俞、腎俞,然後是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關、白環俞,兩個俞穴相輸。
從大杼到白環俞,沿着脊椎中央三尺至肩上髎穴,再依次爲次髎、中髎、下髎、會陽,然後是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臑內、挾脊、附分,與脊椎並行,位於太陽穴下方。
這些穴位都在身體的第二行,包括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旁陽綱,然後是胃倉、肓門、意舍,最後到達胞肓穴,並且與之並行的是下鼓穴。
最後,穴位在脊椎末端合陽俞,承筋、承山穴緊隨其後,飛陽、跗陽、崑崙穴,僕參、申脈、金門穴相連,京骨、束骨、通谷穴,最後到達小指外側的至陰穴,結束整個膀胱經的路徑。
13. 手厥陰心包經
九穴厥陰天池會,天泉曲澤都無異,郄門間使內關停,大陵勞宮中衝備。
白話文:
換句話說,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手厥陰心包經上九個主要穴位的名稱與排序。
14. 手少陽三焦經
二十三穴手少陽,關衝液門中渚旁,陽池外關支溝會,會宗三陽四瀆配,天井穴合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偏,天髎天牖同翳風,瘈脈顱息角孫通,耳門禾髎絲竹空。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上總共有二十三個穴位。從手部開始,第一個穴位是關衝,然後依序是液門、中渚,都在手的側邊。再來是陽池、外關和支溝,這些穴位彼此相連。接下來是會宗、三陽、四瀆,它們的定位也相互配合。天井穴和合清冷淵穴都是此經絡上的重要穴位。消濼、臑會、肩髎的定位稍微偏離一些。天髎、天牖與翳風穴的位置相近。最後,瘈脈、顱息、角孫、耳門、禾髎和絲竹空也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穴位。
15. 任脈經
任脈經兮三起於,陰會上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接,陰交神闕水分立,下脘建里循中脘,上脘巨闕起鳩尾,中庭膻中帶玉堂,紫宮又行華蓋處,璇璣天突廉泉冷,上頤還以承漿起。
白話文:
任脈開始於人體的三個起點,分別在陰部會合處、曲骨穴以及中極穴。接著沿著身體前線,經過關元穴、石門穴和氣海穴,再連接到陰交穴、神闕穴和水分穴。其後,它順序通過下脘穴、建裏穴及中脘穴,再往上至到上脘穴和巨闕穴,從鳩尾穴開始延伸。然後,它通過中庭穴、膻中穴和玉堂穴,再到達紫宮穴,並行進至華蓋穴的位置。最後,它穿過璇璣穴、天突穴和廉泉穴,再經過上頤穴,最終在承漿穴結束。
這描述了任脈沿著人體前線行進的路徑和相關的穴位。
16. 督脈經
督脈皆行二十七,穴始長強接腰俞,陽關命門當懸樞,脊中筋束行陽至,靈臺神道長身柱,陶道大椎俞啞會,風府腦戶連強間,後頂百會前頂會,上星神庭到素髎,水溝兌端齦交住。
白話文:
督脈總共有二十七個穴位,起始點在長強穴,然後連接到腰俞穴。接著經過陽關、命門,對應到懸樞穴。再通過脊中的筋束,行至陽的位置。後續有靈臺、神道、身柱等穴,再依序是陶道、大椎、俞啞、會風府、腦戶,然後連接強間穴。後頂、百會、前頂等穴也相繼排列。最後從上星、神庭到素髎穴,經過水溝、兌端,最後止於齦交穴。
17. 十四經穴歌二
18. 手太陰肺經
為君試舉手太陰,少商手指細端尋,魚際大指本節後,太淵出掌後中心,經渠寸口陷中是,列缺腕上半寸針,孔最腕上量七寸,尺澤肘中約文論,俠白出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應,天府腋下凡三寸,刺衄不止功可勝。
白話文:
讓我來幫你探討手太陰肺經的穴道位置。首先,少商穴位於拇指側邊的指尖。魚際穴則在大拇指本節後方。太淵穴在手掌後方的中心處。經渠穴在所謂的寸口,也就是手腕脈搏跳動的地方。列缺穴在手腕上方約半寸的位置。孔最穴則在手腕上方七寸處。尺澤穴在肘部彎曲時,肘紋中間的位置。俠白穴在天府穴下方,離肘部五寸且能摸到動脈的地方。天府穴在腋下三寸的位置。如果刺擊這些穴位造成出血不止,其療效會更顯著。
19.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經屬大腸,食指內側名商陽,本節前有二間穴,本節後有三間當,歧骨陷中尋合谷,陽谿腕中上側詳,腕後三寸是偏歷,五六寸間側溫溜,曲肘曲中求曲池,池上三寸三里有,上廉里下側一寸,廉此下一寸灸肘,肘髎大骨外廉上,五里肘下三寸取,臂臑肘上一寸量,肩髎之下穴當別。
白話文:
「手陽明經絡屬於大腸系統,開始於食指內側,這裡的穴道叫做商陽穴。在本節前的穴道叫做二間穴,在本節後的則是三間穴。在鼻翼旁邊的顴骨凹陷處可以找到合谷穴。陽谿穴位於手腕中上方的側面。在手腕後方三寸的地方是偏歷穴,而五六寸之間的側面則是溫溜穴。當你彎曲手臂時,曲肘的內側折紋中點就是曲池穴。在曲池穴上方三寸的位置是三里穴。上廉穴則在三里穴下方的一寸側邊。廉穴下方再一寸的地方就是可以進行艾灸的肘穴。肘髎穴則在大骨外側邊緣的上方。五里穴位於肘部下方三寸的地方。臂臑穴則在肘部上方一寸的位置,而肩髎穴下方就是別穴。」
20. 手少陰心經
小指內廉名中衝,少府節後直營宮,腕後一寸名通里,陰郄掌後為液中,神門掌後銳骨端,掌後半寸靈道通,少海肘內節後是,青靈肘上三寸容,更有極泉凡二穴,腋下筋脈貫入胸。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
小指內側邊緣的地方被稱為中衝穴。 少府穴位於關節後方的直線路徑上。 在手腕後方一寸的位置,我們稱之為通裏穴。 陰郄穴則在手掌後方,可稱為液中。 神門穴就在手掌後銳利骨頭的末端。 而在手掌後半寸的地方,可以找到靈道穴。 少海穴正好位於肘內側關節的後方。 青靈穴在肘上方大約三寸的地方。 另外還有兩個穴位叫做極泉穴,它們位於腋下,貫穿筋脈,進入胸部。
以上就是手少陰心經的穴道位置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