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澗

《重樓玉鑰》~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喉風三十六症

2. 鬥底風

欲識人間鬥底風。十分紅腫在心胸。更加痰壅咽喉內。針藥無功命必終。

此症初起吞嚥不下但胸前紅腫漸至結喉。一時難安。初起能咽水者。可治。先用角藥加摩風膏少許。冷井水調噙。取痰次開風路針。(所謂開風路針者蓋喉風都是風邪按穴針刺開其風壅之路使之外出也)三吹冰硼散。四用紫地湯如病勢緊急湯水不能下。遍身作痛。氣喘眠臥不得。

循屋下行。胸前赤腫。凡吐痰涎後仍不退者。百無一治。每初起胸前便現青筋須用破皮針。(即鈹針也)針青筋邊。立效。

樞扶氏曰。是症宜用雄黃解毒丸。服之。吹赤麟散。

白話文:

這病症被稱為「鬥底風」。患者會感到心胸處有嚴重的紅腫,加上痰塞在咽喉,導致針灸和藥物都無法奏效,若情況持續,可能會危及生命。

病症初期,患者會有吞嚥困難的情況,且胸前會出現紅腫,慢慢擴散到喉部,令人極度不適。如果患者在剛開始時仍能吞嚥水份,那還有治療的可能性。治療方法首先是使用角藥,加上少量的摩風膏,用冷井水調和含在口中,目的是要清除痰液。接著進行開風路針療法(開風路針,是指針對喉風這種由風邪引發的疾病,透過針刺穴位來打開阻塞的風路,讓風邪得以排出)。再來是三次吹冰硼散,最後服用紫地湯。如果病情緊急,患者無法吞嚥湯水,全身疼痛,呼吸困難,無法平躺,並且紅腫擴散到胸前,一旦吐痰後,紅腫仍不消退,那麼幾乎無法治癒。

若是在病症初期,胸前就出現青色的血管,應該使用鈹針(即破皮針)針刺青筋邊緣,立刻見效。

樞扶氏指出,這種病症應使用雄黃解毒丸,服用後再吹赤麟散。

3. 叉喉風

叉喉之症最為殃遲了三時命不長。病者能依方法治。管教依舊進茶湯。

男子婦人喉內生此疾者。極為急症。先咽喉作緊。風痰上湧多有綿涎內緊外浮腫不能飲食漸至咽喉緊閉。如叉叉住。甚則頭面浮大其患最速。宜急治之。若一二日不知治者多致殞命先用冰硼散開竅。次用風路針三用摩風膏少許和角藥調噙。取喉內痰涎並用角藥敷頸外浮腫處。服紫正散加開關散如病勢已極。不能開關者。不治。

按此症既速凡初起當用赤麟散吹之。其效更捷。

白話文:

【叉喉風】的病症非常危險且發展緩慢,但一旦拖過三個時辰,性命就會受到威脅。如果病人能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還是能夠恢復到正常飲食的。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只要喉嚨內出現這種疾病,都是非常緊急的情況。初期會感到咽喉緊縮,風痰大量上湧,常伴有大量的黏液,喉部內外均會腫脹,導致無法正常飲食,逐漸地,咽喉會完全閉塞,就像被叉子卡住一樣。嚴重時,甚至頭臉也會浮腫,這種病情發展非常迅速,必須立即治療。如果一兩天內未能得到治療,往往會危及生命。首先應用冰硼散來通暢氣道,接著使用風路針,再用少量的摩風膏混合角藥,含在口中,以清除喉內的痰涎,同時也用角藥敷在頸部外側的腫脹部位。服用紫正散加上開關散,但如果病情已極其嚴重,無法打開氣道,就無法治療了。

對於這種快速發展的病症,剛開始時,應使用赤麟散吹入喉部,效果會更為迅速。

4. 咽瘡風

咽喉此症不為良黃爛成瘡作禍殃。依法頻施無效處。必然長夢入黃粱。

初起生咽喉間。或紅黃色如粟形者日久滿喉成瘡。及滿口生者。漸變紫黑不能吞嚥。先用角藥次開風路針。服紫地散以冰硼散吹之。即效惟風熱實症可治。若內傷咳嗽吐血後而發此症者。切不可用此等藥致枉人命也。

樞扶氏曰。按咽瘡一症雖曰真陰虧竭相火熏灼上升咽喉發為咽瘡。最為虛損惡症。然其間虛實陰陽。亦當分別治之凡屬實症。由於風熱者。必須發熱惡寒。瘡色紅黃。右脈浮數有力因病人平昔過食煎炙蘊積於胸膈。今又新受風邪。感觸而發。治宜以喉科諸藥投之。自然獲效。

若虛症。形色白而乾燥不潤內熱口渴飲食微少疼。惟咽津液其痛更甚。此由真陰已虧。虛損所致。然內傷有二種。一屬氣虧,為陽虛。一屬血虧為陰虛。陽虛者。兩寸浮數遇勞益甚而行。動則氣喘此脾肺氣虛窮及腎水。須培補中土。庶無差誤今時醫不識。以清涼利痰之劑治之。

遂致喉間變生咽瘡。頓成不治之症。若陰虛者。兩尺洪數。重按無力現於外者。內熱咳嗽吐痰衄血。或飲食日減。此肝腎陰虛不能蓄養龍雷真火蓋陰虛則火旺。火旺則水竭。水竭則腎元枯涸。腎元枯涸則相火奔騰而浮上斯喉痹咽瘡。痰結煩燥聲啞之症作矣俗曰火燒灶門是也。

其時若以六味補水真水不能驟生。以生脈保肺而久炎之肺又非參麥能療。以八味降火。而咽喉之地難受桂附之性。以滋腎丸互治水火。而水火不能既濟。惟急用甘露飲治之。使水火各安其位。得以浚其源而安其流。能導龍歸海使五行自有相生之象然後再按脈察色。分別治之。

或八味六味或歸脾養榮諸方佐之。自然獲奏神效稱為靈丹。然患者亦當早治勿待病入膏肓。雖有神丹。亦無濟也。

白話文:

咽喉這病症並不是輕易就能康復,黃色潰爛成瘡,成為大禍。即便按照法則頻繁治療,若仍無效,終將一命嗚呼。

剛開始在咽喉間生成,可能是紅色或黃色,形狀像粟粒,隨著時間推移,整個咽喉都可能形成瘡。甚至蔓延到口腔,逐漸變成紫色或黑色,無法吞嚥。先使用角藥,接著開風路針,服用紫地散,並用冰硼散吹在患部,通常會見效,但只有風熱實症可以這樣治療。如果是在內傷、咳嗽、吐血之後產生這種病症,千萬不要用這種藥,以免枉費性命。

樞扶氏表示,咽喉瘡這病,雖然說是因為真陰耗盡,相火燻烤導致咽喉生瘡,是最虛弱且嚴重的病症。然而,虛實陰陽之間,也需要區別治療。對於實症,由風熱引起,必須有發燒、怕冷的症狀,瘡色紅黃,脈搏浮數有力。這是因為病人過去過度食用油炸食物,積存於胸膈,現在又受到風邪影響,因此發病。應該用喉科的各種藥物治療,自然可以見效。

如果是虛症,顏色呈白色且乾燥,內熱口渴,飲食量少,疼痛。只有在吞嚥唾液時,疼痛更加劇烈,這是因為真陰已經耗盡,虛損所致。然而,內傷有兩種,一種屬於氣虧,是陽虛;一種屬於血虧,是陰虛。陽虛的人,脈搏兩寸浮數,遇到勞累會更嚴重,活動時會呼吸困難,這是由於脾肺氣虛,影響到腎臟,必須培補中土,才能避免錯誤。現在的醫生不瞭解,用清涼利痰的藥物來治療。

結果導致咽喉生出咽瘡,立刻成為無法治癒的病症。如果陰虛,兩尺脈洪數,重按無力,在外表上,會有內熱咳嗽、吐痰、鼻血,或飲食逐日減少,這是肝腎陰虛,不能蓄養龍雷真火,因為陰虛則火旺,火旺則水竭,水竭則腎臟功能衰竭,腎臟功能衰竭則相火奔騰上浮,於是喉痹咽瘡,痰結煩躁,聲音嘶啞的症狀出現了,俗稱「火燒竈門」。

此時,即使使用六味地黃丸補水,真水也不能立即生成,用生脈保肺,但長期發炎的肺部,也不是人參和麥冬可以治療的,用八味降火,但咽喉部位難以承受肉桂和附子的性質,用水火滋養的滋腎丸互相治療,但水火不能同時得到緩解。只有急用甘露飲治療,讓水火各自安於其位,得以疏通其源頭,穩定其流動,能引龍歸海,使五行有相生的現象,然後再根據脈象和麪色,分別治療。

或者用八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或者歸脾養榮等方,自然可以獲得神效,被稱為靈丹。然而,患者也應當及早治療,不要等到病情嚴重,即使有神丹,也無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