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樓玉鑰》~ 卷下 (1)
卷下 (1)
1. 卷下
2. 喉風針訣
喉風諸症。皆由肺胃臟腑深受風邪,鬱熱風火相摶,致氣血閉澀,凝滯不能流行,而風痰得以上攻,結成種種熱毒。故宜以針法開導經絡,使氣血通利,風痰自解,熱邪外出,兼有諸藥奇方,層層調治其症,安有不效。針曰氣針誠為諸藥之先鋒,乃喉風之妙訣,功效可勝言哉。
凡臨諸症先從少商、少衝、合谷,以男左女右,各依針法刺之。若病重者,再從囟會、前頂、百會、後頂、風府、頰車、風池,諸穴針之。留肩井、尺澤、曲澤、小海、少海、商陽、中衝、照海、足三里、隱白,諸穴。看病勢輕重用之,不可一時針盡。如遇喉風極重之症,方可周身用針。
開通周身經絡,使風熱結邪得殺其勢,而氣血遂能流利運行,佐以奇藥內治,自無不神效。若針路無血,乃風熱壅塞,則受郁邪日深,最為險症,多致不救。是科臨症,每於針下便能判定吉凶,有心究此,宜細思詳察焉。
白話文:
對於喉風的各種症狀,都是由於肺和胃等臟腑受到風邪侵襲,導致熱氣和風火交纏,使得氣血堵塞,無法順利流通,因而風痰得以向上攻入,形成各種熱毒。因此,適合使用針灸的方法來打開經絡,讓氣血得以通暢,風痰自然消失,熱邪得以排出體外。同時,配合各種特殊藥物進行多層次的治療,效果顯著。
針灸被稱為氣針,確實是所有藥物的先驅,是治療喉風的絕妙方法,其功效無法言喻。
面對各種病症,應先從少商、少衝、合谷這些穴位開始,按照男性左側、女性右側的原則,根據針灸法進行刺擊。如果病情嚴重,再考慮囟會、前頂、百會、後頂、風府、頰車、風池等穴位進行針灸。留著肩井、尺澤、曲澤、小海、少海、商陽、中衝、照海、足三里、隱白等穴位,根據病情的輕重來決定是否使用,不能一次性針灸完所有的穴位。只有在遇到極度嚴重的喉風病例,纔可全身進行針灸。
通過針灸打開全身的經絡,使風熱結邪的威力得到削弱,氣血就能流暢運行,再輔以特殊藥物內服治療,效果必然神奇。如果針灸過程中沒有血液流出,表示風熱已經嚴重阻塞,受困的邪氣日益加深,這是極為危險的情況,多數情況下無法救治。在這個領域,醫生通常能通過針灸即刻判斷出病情的吉凶。對此感興趣的人,應詳細思考並仔細觀察。
3. 附纂神應經用針咒法
咒曰。天靈節榮。願保長生。太玄之一。守其真形。五臟神君。各保安寧。針一下。萬毒潛形。急急如令敕。凡攝針默唸咒一遍。吹氣在針上。想針如火龍。從病人心腹中出。其病速愈。按針用咒法。非出素問意。但使針時專心於內。不致外馳也。
白話文:
咒語如下:祈願天靈節榮,保佑長生不老。在太玄之境,守住真實的自我。五臟中的神君,各自都安寧無恙。當針刺入,萬毒就無所遁形。這一切,都是依照命令緊急進行。
通常在施針時,默唸一遍這個咒語,然後將氣息吹在針上,想像這根針像一條火龍一樣,從病患的心臟或腹部穿過。這樣,病患的疾病就能迅速痊癒。
使用針灸時配合咒語的方法,並非出自《黃帝內經》。然而,它讓施針者在針灸過程中能專注內心,不被外界幹擾。
4. 論針形至微何能補瀉
譬曰如氣球焉。方其未有氣也則懨塌不堪蹴踢。及從竅吹之。則氣滿起胖。此虛中則補之之義也。去其竅之所塞。則氣從竅出。而球復懨塌矣。此實中則瀉之之義也。
白話文:
比如說就像一個氣球一樣。當它還沒有充氣的時候,就顯得扁塌塌的,無法踢或拍打。等到我們從小孔裡吹氣進去,氣球就會因為充滿了氣而膨脹起來,這就是當東西空虛時,我們用補充的方式來填補它的道理。反之,如果我們把塞住小孔的東西拿開,氣就會從那個小孔跑出來,氣球又會變得扁塌塌的,這就是當東西過於充實時,我們用排出的方式來減輕它的道理。
5. 針法主治歌
火針主刺周身病。淫邪溢於肌體中。為風為水關節痹。關節一利大氣通。火針者。即古人之燔針也。凡周身之淫邪。或風或水溢於肌體。留而不能過於關節。壅滯為病者。以此刺之。使關節利大氣通。則淫邪壅於經絡風虛腫毒。傷於肌體者。皆可去也。
白話文:
「火針」這項針法主要用來治療全身各類病症。當不正常的病邪滲入人體肌肉與組織中,不管是風邪或是水濕所導致的關節疼痛與僵硬,只要關節活動一改善,整體的氣血循環就會順暢。
所謂的「火針」,就是古時候的「燔針」。凡是全身受到異常病邪影響,無論是風邪或是水濕滲透到肌肉和組織中,如果這些病邪滯留在關節無法流通,造成身體不適,都可以使用火針來治療。讓關節活動順暢、氣血循環良好,那麼滯留在經絡中的異常病邪,以及因為風邪、水濕所導致的腫脹與毒素,還有對肌肉和組織造成的傷害,都能被清除掉。
6. 行針次第法十二歌
7. 一取穴歌
取穴先將爪切深。須教毋外慕其心。令他榮衛無傷礙。醫者方堪入妙針。
凡下針用左手大指甲重切。所針之穴。令氣血開。教病者心專於內。不要外馳。然後下針。使針不傷榮衛。方堪入妙。
白話文:
在取穴的時候,首先要用左手的大拇指指甲深深地按在要針灸的位置上,讓穴道處的氣血得以流通。同時,引導病人將注意力集中在體內,避免心思分散到外界事物上。這樣做,能夠確保針灸時不會傷害到人體的營血和衛氣,從而讓醫生能精準地下針,達到絕妙的治療效果。
大意是: 醫生在進行針灸時,會先用大拇指指甲在穴位上用力按壓,使穴位處的氣血得以流動。同時,也會指導病人將精神集中於身體內部,避免分心。這樣做可以確保針灸時不會傷害到人體的營養系統和防禦系統,醫生纔能夠精確地施針,發揮出最佳的療效。
8. 二持針歌
持針之士要心雄。手如握虎莫放鬆。欲識機關三部奧。須將此理再推窮。
凡下針之時。須心小力雄。以右手持氣針於穴上。勢若握虎。不敢放鬆。著力漫旋。插直至應止之處。吸氣三口。然後方提針徐徐而出。凡機關三才奧理。欲先識於心。而行於針者。須將此再三推究可也。
白話文:
拿針施針的人,心態要堅定勇壯。手握針時要像握緊老虎一樣,不可輕易鬆懈。要了解人體三部(上、中、下)的奧祕,必須對此深入研究。
在下針的時候,心態要謹慎,力量要足夠,用右手拿著針對準穴位,動作要像抓著老虎一樣有力,不能放鬆。用力緩慢地旋轉針身,插入至適當深度,然後吸三口氣,之後才慢慢提起針頭,緩緩地拔出。對於人體三才(天、人、地)的深奧道理,想要先在心中有所認識,再實際應用到針灸上,就必須對這些理論進行反覆的研究和理解。
9. 三溫針歌
溫針之理最為良。口內溫和審穴方。毋令冷熱相爭摶。榮衛宣通始安詳。
凡下針必先將所用之針入於口中。使針尖溫熱。審定穴所。方可刺下。勿令冷熱相爭。庶血氣調和。而得安詳也。
白話文:
溫針的原理確實非常優良。在使用前,要將針放入嘴裡溫暖,並精確地確定穴位的位置。不可讓針太冷或太熱,以免造成身體不適。當經絡順暢,身體的防禦系統得以正常運作,人就會感到平靜舒適。
無論何時下針,一定要先將使用的針放在嘴裡,讓針尖變得溫熱。確定好穴位後,才能進行針刺。避免針的溫度過冷或過熱,這樣才能使血液與氣體調和,讓人感到平穩和舒適。
10. 四進針歌
進針理法取關機。失經失穴最不宜。陽經取陷陰經脈三思已定針自愈。
凡下針要病人神氣定息數勻。醫者亦如之關機。最切忌太忙。須細審經絡穴所在何部分。不可輕施其針。失於經絡穴所也。如在陽部。必取筋骨間陷下之處。則不傷於筋骨。如在陰分郄膕之內動脈相應間。則以爪重切經少待片時。方可進針。而不傷於榮衛。又必三思已定。然後下針。病可愈矣。
白話文:
進針的原理和方法,關鍵在於掌握適當的穴位。如果選擇錯誤的經絡或穴位,那是非常不適合的。對於陽經,應選在肌肉骨骼間的凹陷處下針;對於陰經,則需深思熟慮後再行針,針灸後疾病自然會好轉。
無論如何,每次下針前都應該讓患者平靜心情,呼吸均勻,醫生也同樣需要保持鎮定。最忌諱的就是匆忙行事。必須詳細檢查經絡和穴位的位置,不能隨意施針,以免錯過正確的經絡和穴位。比如在陽性部位,應在筋骨之間的凹陷處下針,這樣就不會傷害到筋骨;如果是陰性部位,在膝窩內部的動脈附近,則應用手指重壓經絡片刻,再進行針灸,這樣就不會傷害到血液循環系統。只有在確定無誤後再下針,才能真正達到治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