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51)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一卷 (51)

1.

中馬肝毒:雄鼠屎三七枚,和水研,飲之。(《梅師》)

馬咬踏瘡,腫痛作熱:鼠屎二七枚,故馬鞘五寸,和燒研末,豬脂調敷之。(《梅師》)

狂犬咬傷:鼠屎二升,燒末敷之。(《梅師方》)

貓咬成瘡:雄鼠屎燒灰,油和敷之。曾經效驗。(《壽域》)

兒齒不生:雌鼠屎(兩頭圓者)三七枚,一日一枚拭其齒。勿食鹹酸。或入麝香少許尤妙。(《小品》)

小兒白禿:鼠屎瓦煅存性,同輕粉、麻油塗之。(《百一選方》)

小兒鹽齁:鼠屎燒研,水酒空心服之。一歲一錢。

小兒燕窩生瘡:鼠屎研末,香油調搽。

毒蛇傷螫:野鼠屎,水調塗之。(邵真人《經驗方》)

壤土,見土部。

白話文:

**馬肝中毒:**取公鼠的糞便二十一枚,加水磨成汁,喝下去。

**被馬咬傷或踩踏造成的瘡,腫痛發熱:**取鼠糞十四枚,加上舊的馬陰莖鞘五寸,一起燒成灰磨成粉,用豬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被瘋狗咬傷:**取鼠糞二升,燒成灰,敷在傷口上。

**被貓咬傷而形成的瘡:**取公鼠的糞便燒成灰,用油調和後敷在患處。曾經有療效。

**嬰兒長不出牙齒:**取母鼠的糞便(兩頭圓的)二十一枚,每天用一枚擦拭嬰兒的牙齦。不要吃鹹的和酸的食物。如果加入少量麝香效果更好。

**小兒頭上長白禿:**取鼠糞在瓦片上燒至保留藥性,和輕粉、麻油一起塗在患處。

**小兒鹽齁(一種皮膚病):**取鼠糞燒成灰磨成粉,用水或酒在空腹時服用。一歲的小孩服用一錢的量。

**小兒因唾液引起的瘡:**取鼠糞磨成粉,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被毒蛇咬傷:**取野鼠的糞便,用水調和後塗在患處。